拆页十 来自第五章《打造适合自己的心智模型》
P131 你无法从不擅长的事情里学到知识
无法胜任某项工作的人缺乏提高自己的能力,因为他们分不清能与不能之间的区别。这种现象被称为“邓宁一克鲁格效应”,是元认知中一个较为热门的议题。发现这一现象的人是心理学家大卫•邓宁与贾斯汀•克鲁格。他们的研究显示,不能胜任某项工作的人会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而且感觉不到自己的表现与实际要求之间的差距,觉得没有必要试着改进。(两人有关这一议题的第一篇论文的题目就是《不擅长与没想到》。)
邓宁与克鲁格还发现,可以教育不能胜任某项工作的人,让他们学着准确判断自己的表现,从而提高他们的能力,简而言之就是让他们的元认知更为准确。一系列研究证明了这一发现,他们两个人让学生参加逻辑测验,并要求学生们评估自己的表现。第一项实验的结果证实了预想的情况,即能力最差的学生对自己的表现茫然不知,平均得分在后12%的学生相信自己的一般逻辑推理能力排在前68%。在第二项实验中,等学生参加过第一次测验并评估了自己的表现后,研究人员会给他们看另一组学生的答案,然后让他们看自己的答案,要求他们重新估算自己回答正确的题目数量。得分在后25%的学生在看到同学更优秀的作答后,还是不能准确判断自己的表现。事实上,这些学生仍倾向于更加高估自己的能力。
第三项实验研究了表现不佳的人能否学着提高自己的判断能力:在逻辑推理测验中,给学生们出10道题目,测验后要求他们评估自己的逻辑推理能力以及测验成绩。同样,得分在最后25%的学生对自己的表现估计过高。接下来,其中半数学生接受10分钟的逻辑培训(内容是如何验证演绎推理的准确性),另一半学生则进行不相干的任务,之后让全体学生重估自己的测验成绩。现在,那些受过培训的学生能够较为准确地估计出自己做对题目的数量,也能清醒地比较自己与他人的成绩;而那些没有受过培训的学生则坚持己见,认为自己表现得很好。
不能胜任某项工作的人是无法从自己不擅长的事情中学到东西的。为什么会这样呢?邓宁与克鲁格有几条理论。其中一条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很少从其他人那里获得关于自己技能与能力的负面反馈,因为人们不喜欢讲坏消息。即便有人能得到负面反馈,他们还必须准确理解为什么会失败。要成功需要做对所有的事情。相反,失败则可以归结到任何一个外部理由上:做不好事情怪工具不合适是很容易的。邓宁与克鲁格还提出,某些人只是不够敏锐,意识不到其他人的表现如何,因此他们不太能看出任务所需的能力要求,这就导致他们在做比较时对自己表现的判断较差。
「I,重述知识」 为什么不能胜任某项工作的人是无法从自己不擅长的事情中学到东西?
第一、对自己本身不通透的事情没有正确的认识,从而对自己的能力判断错误,高估自己;
第二、别人的反馈倾向于正面的多,给负面反馈的少;
第三、即便别人给了负面反馈,本人不见得听取意见,越是不懂越是自以为是,是不会有正确认识的。
第四、对别人成功的经验和原因没有敏锐度,不懂得反思和学习,看不出新知识新技能的要求意达标还需要做出哪些努力。
「A1,激活经验」 曾经你想学习一个技能,但没有老师教你(真人老师、网络老师、书籍老师),你靠自己摸索学习,最后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其中的过程如何?
第一次开线下拆书课,当时拆研班里逢给小组的挑战任务是自愿结小组磨课,我们小组选的是当月共拆书《学会提问》,别的组员的书还没到,还不能磨课,而我的拆书课时间 已定,所以必须先行完成。没办法,自己单枪匹马先冲吧。
仔细阅读书籍好几遍后,选定片段,因为这本书比较烧脑,我又侧重于学习者获得感,所以中间有一个片段选的内容讲起来会多一些,回顾以前听师父的拆书课内容,结合拆书成课上的技巧,开场用辩论赛来引出主题,批判性思维看问题。其后定规则,用拆书成课学到涂大侠老师的技巧,小组赛返红包作为奖励,调动大家积极性,第一次花式拆书,现场效果比较好。
随后再三征求学习者反馈,自己做复盘反思,我知道第一次开拆书课,还是会有些不足,自己的ppt很一般,现场时间把控还需要加强,预估问题不足等,需要再多练习。之后在我们拆研班小组磨课时我已经做了复盘,并介绍了经验,大家对几个技巧很赞同,比如辩论赛等给大家提供了参考意见,我也觉得很开心。
「A2,规划运用」 如果你是培训师或者拆书家,请运用拆页中的原理,设计你的课堂教学,你会运用在课堂教学的哪几个方面,挑选一个写出你的设计。 如果你不是培训师或者拆书家,那么请为自己学习或者教会孩子学习某个技能,运用拆页中的原理。
我们在看一本书的时候,对于扩充自己认知的地方很收益很有感觉,但当你学习并巩固这些知识后便觉得好像大家也懂了,尤其在开拆书课时我就有担心学习者的获得感不强,针对这一点,回顾自己当时初读本书的感觉,哪里最有收获,对学习者讲解时心里有数,有所侧重。
课堂上互动,回顾知识点,对每个片段设置A技能演练,最后再总结回顾,演练过程中如果有学习者没有理解,出现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状况,我会鼓励后给正确的回馈,(负面回馈),让学习者有清晰的认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