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读书让生活美好成功励志交际心理人文社科精品
《明朝那些事儿》: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1)

《明朝那些事儿》: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1)

作者: 林不梦 | 来源:发表于2018-04-01 00:22 被阅读314次

文/爱读书的夜小篱

唐太宗曾说:”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我曾以为历史是很枯燥的事情,是那些发黄的史书,是晦涩难懂的文言文,是残台断网、古庙荒冢。在初高中时代,学历史就是背背背,很无趣地记住各个朝代的兴亡、各种制度的作用或意义。虽然我当时称得上是“背书小能手”,但这些一本正经的官话在我眼里实在还不如古诗词有趣。所以在分科选了理科,特别是在高二圆满考完水平测试后,我便如临大赦,再也没碰过历史。

一直到大二时在某个书单看到作者强烈推荐《明朝那些事儿》,对其赞不绝口,我又刚好入手了kindle,便买了它的电子书,好奇地翻开了它。一看,便再也不能轻易撒手,也就此被当年明月圈粉。

确认过眼神,你是对的书。

当年明月以诙谐有趣的网络语言向我们娓娓道出明朝三百多年的故事、人物,自大明武太祖皇帝朱元璋起,到明朝灭亡,其中的金戈铁马,儿女情长,权谋诡谲,要什么有什么。那些曾经在我眼里很高大上、像天人一样神秘的名人们,如朱元璋、王守仁等,作者也不是像历史书一样罗列完他们的成就就算了,而是把镜头拉近,细细道来他们身上的所有故事(当然是史书上有记载的),让他们一下子变得鲜活起来。

原来历史是很精彩的。

最近准备研究生复试,为了缓解紧张感又把它看了一遍,依然感触良多,这真是应了那句话:好书是经得起看的。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本来打算一篇文章将我的感触写完,但写着写着发现如果写完的话会很长很长,所以打算分开来写,每篇写一两个感悟,说不定可以写成一个系列呢哈哈。

1.朋友圈的重要性。

有句话叫做,和你最亲近的5个朋友的素质和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这辈子能达到的高度。

真理就是真理,从古到今都是适用的。若把放到封建王朝那个可以以一己之力决定整个国家命运的君主身上,这句话的威力无限放大,不仅是影响皇帝一个人的命运,而是整个国家的存亡,无数黎明百姓的生存。

君不见,朱元璋身边忠臣能人良多,文有一生算无遗策的刘伯温、被称为孔明在世的朱升,武有用兵如神的徐达、战无不胜的常遇春......这些人不仅是他的手下,也是与他并肩作战的战友。在他们的帮助下,他在元末的农民起义中杀出一条血路,结束了荒唐腐败的元朝统治,又打败了陈友谅等其他起义力量,建立了明朝,从一个穷人孩子浴火重生成开朝皇帝。

君不见,明英宗朱祁镇宠爱宦官王振,王振凭借英宗的喜爱和信任,不择手段地把持朝政、在前朝安插自己的亲信、排除异己,朝纲混乱。后来瓦剌进攻明朝,英宗在王振的煽惑下,一意孤行,决定亲征。英宗和王振率五十余万大军(注意这个数字)从北京出发,由于组织不当,一切军政事务皆由王振专断,随征的文武大臣却不参与军政事务,军内非常混乱。随后明军狼狈逃到土木堡,瓦剌军紧逼明军。土木堡地高无水,将士饥渴疲劳,仓促应战。瓦剌军四面围攻,骑兵破阵而入,挥长刀砍杀明军,明英宗被俘,随征大军几乎全部战死。这次战役,明史上称为“土木堡之变”。这次大败影响深远,成为明王朝由初期进入中期的转折点。

还有亲近刘瑾的明武宗朱厚照(没错就是那个非常爱玩的皇帝)、亲近千古奸臣魏忠贤的明熹宗朱由校(是的就是那个很有名的木头皇帝)等等,都是由于“亲小人、远贤臣”而使得朝纲混乱、百姓名不聊生啊!

亲贤臣,远小人,此明朝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明朝所以倾颓也!

放到人民民主集中制的今天,我们大可不用担心国家领导人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我们要担心的只是自己:朋友,你刷亮眼睛看看你的朋友靠谱没!

如果你的朋友圈都是一些自律上进的人,即使你再懒惰,在其感染下,你也会自觉地反思自己,朝他们靠近。

你刚掏出手机准备打游戏,看到周围的人都在看书背单词,这时候你不会脸红吗?快醒醒拿起书看看吧大哥!

你低分飘过了四级便沾沾自喜,而你的朋友们都高分刷过六级互相道喜,此时你的笑容一定会僵在脸上:我得快点报名六级去!

你容易因为取得了一点成就而满足,而你的朋友们却不断前进、持续牛逼,恭喜你,为了不被他们落下太多,为了几年后仍然能势均力敌地当好朋友,你也会开始鞭策自己不断前进。

而如果你的朋友都是一些不思进取、无所事事、好吃懒做之人,那么惨了,你的人生就像陷进了沼泽里,慢慢地就陷进去了。

你突发愧疚想拿起单词书背单词,身边人摆出扑克牌:“假勤奋干嘛,学英语有什么用,来玩会呗!”你会想着“他们都玩,我也跟着玩好了”,然后就扔下单词书去了。

你想努力学习考上一个好大学,你的朋友们和家人一脸鄙视:“读书有什么用,网上说有个卖垃圾的都身家几个亿呢!”你能守住不被“洗脑”吗?

甚至不乏有些心态扭曲的朋友啊,他们没有做到的事,也不想你做到,他们身在黑暗里,也不想你看到阳光,表面和你吃喝玩乐称兄道弟,实际上想尽办法、见缝插针地阻止你一切变得更好的行动。这样你的人生全是乌烟瘴气,还有什么奔头呢?

你身处什么样的圈子,你就会遇到什么样的人;你结交了哪些朋友,你脾性也会慢慢接近这样的人。所谓的“圈子决定论”并不是没有道理的。一个人不能选择自己的出身,但可以决定自己的未来,和优秀的人在一起真的很重要。

你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

所以,交朋友要慎重,结交那些能带动你变得更好的人。

如果你现在的朋友是不务正业的吃喝玩乐君、破罐子破摔的示意人等会让你变差的人,请及时止损。

相关文章

  • 《明朝那些事儿》: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1)

    文/爱读书的夜小篱 唐太宗曾说:”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我曾以为历...

  •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不知有多少英雄儿女随着历史的车轮滚滚而逝,谁也阻挡不住历史的脚步,正如谁也无法阻止自己...

  •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有趣的商鞅变法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原,称为始皇帝,历三世,亡国。 所有人都说,商鞅于前359年在秦国实施的改...

  •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观《鸦片战争》电影有感 影片讲述的是中国一段令人深思的历史:道光年间,国内鸦片泛滥...

  •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说起看电视剧,以前我还是蛮喜欢的。记得大概2000年的样子,江西卫视有播《铁齿铜牙纪晓岚》,当时觉得还是挺不错的,...

  •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下午,跟随儿子来到北京西总布胡同拍景。 西总布胡同位于东城区东南部,东起朝阳门南小街,西至东单北大街,南邻新开路胡...

  •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你不讲武德。 你和我谈“讲武德”是吧!项羽在鸿门宴上和刘邦讲了武德,结果就是霸王别姬、乌江自刎。

  •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此典句出自[唐]吴兢《贞观政要·卷二·论任贤》: 太宗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

  •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从前些年的《明朝那些事》开始,喜欢上了明史,其实每一段历史都有它有趣之处。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这般格局对于普通人来...

  • 以史为鉴知兴替

    (勿忘九.一八) 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又称奉天事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明朝那些事儿》: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hto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