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时,收到了两笔非标城投的正常回款。
城投第357次正常收租,这次是某直辖市下属某区的非标
城投第358次正常收租,这次是某省会城市下属某区域做的非标。
非标城投今年延期的风险依然明显高于过去几年,但它相对于其它类型的非标品种来说,风险几乎算是要小得多。
主要拿去买城投债券的标债风险能更小一些,但就是成本降的太厉害了。
现在跑去拿所谓高收益城投债券的总成本都不超过9%;把产品闲置期间费用、管理费、托管费、承销费、还有在交易所里面需要缴的税费全扣完后,现在买的债券,未来运作下来估计能有6个点就不错了。
最近他们还弄出来一只标债资管:
标债资管业绩基准预计5点几。。。。。
哎。。。。。
美国国债收益率都是五点几啊。
很难下得去手啊。
所以未来标债资管并不是没有,只是它的业绩基准可能会越来越低,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而非标的成本,虽然也在降,但降幅不明显。
当存款产品大幅降息,标债资管也大幅降息后,非标成本降的少了,实际上非标存在的风险溢价也就更大了,当然非标的风险也明显增加了,这玩意就跟学习一样,犹如逆水行舟,降幅慢了,实际上风险都是在增加。
估计在美联储结束加息之前,非标城投都会过苦日子,买高风险股票的、地产债的,那种日子就更难熬了。
美联储加息的大背景下,大家的钱都难赚,有时候少亏都是赚。
最近又有了新的化债信息:
仅靠发的那点1.5万亿的特殊再融资债券,肯定是不够的。
除了极少数几个拿的额度多点的地方效果会稍微明显点外,其他大多数地方估计连水都打不浑。
说雨露均沾都有些夸张了,充其量也就是下点毛毛雨,长期根本不解渴。
好的是一揽子化债政策工具中,后面国有的大行,还会进来参与化债,参与债务置换。大行带头做了,其它的中小银行才会跟着放款,现在的中小银行,都在看大行的态度了。我们五六月份去的时候,平台的人就在说关键看国有大行的态度,说白了就是要等上面出松口子的政策。
希望未来能好起来吧。
有时候,我们内心也是矛盾的,既不希望城投出现大面积的延期风险,那种伤害太大了;也不希望大面积下暴雨后,让城投风险长期过小。长期过小后,那收益率就太低了。
15,16年时也下过暴雨,然后当时把非标城投的收益干到了短期内只有五六个点,市场上投资人没办法,然后才跑去买公园省的非标,当时公园省的非标也才只有六七个点,那帮人进去后,结果后面遇到去杠杆,很多资金从公园省流出,然后公园省非标才开始大量出现延期的。
我们正式开始进城投时,都已经是18年底,那个时候正处在一波低谷期,很多地方的非标收益都很可观。
像5点几的标债,如果要是再降猛点,把非标收益率也降到5点几,那种就真不好玩了。实际上现在江浙地区有部分非标就只有五六个点啊,那些玩起来都挺鸡肋。
您进的时候虽然成本低,风险偏低,等一年后,两年后,甚至三年后,您还不知道城投所处的周期是波峰期还是波谷期,这些都是存在一定变数的,没有人能完全预测准。
所以对我们来说,城投适当有风险,让极少数地区的城投偶尔适当有延期,不发生长期的大面积的延期风险,要先有了风险,才能有风险溢价,这种环境估计才是最优的环境。
让不能参与其中的人,看见有人买城投没回钱而觉得自己不买就是赚。
让参与其中的人虽然遇到延期风险,但最终坚持下来能赚到钱。
只有这种情况下,才能让大多数人都满意。
不能把风险做得太高,太高了,大多数参与人不满意;也不能让风险太低,风险太低后,外面没参与的人也会有意见。
风险适中,可控,往往才是最优、最棒的选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