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学习国学经典
太上之治1️⃣:《我们都是百姓,百姓何苦为难百姓?》

太上之治1️⃣:《我们都是百姓,百姓何苦为难百姓?》

作者: 太平盛世读经典 | 来源:发表于2023-10-24 06:56 被阅读0次
何苦为难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说在行文之前:

  • 《道经》十六章:从皇帝、皇位继承人的角度阐述了自我精进的阶梯,属于高位者的视角;
  • 本章从百姓的角度阐述了社会治理状态的评价标准,属于下位者的视角;

太上,下知有之;

  • 太上:比上还上;
    1、脑海中跳的最快的两个词是“太上皇”,“太上老君”。
    2、上,“上善若水”,上是最的意思,是极致的意思。
    3、太上,太上,比上还上,这是统治者最高的追求。
  • 下知:前文提到“高,下相倾”,因此这里的“下”是指黎明百姓。
  • 有之:有这么一个人,之就是“高”,就是统治者,皇上,圣上,圣人。
  • 太上,下知有之:社会治理最好的状态,就是黎明百姓只是知道有这么一位统治者的存在,至于他的事迹、行为、法令都无从察觉。百姓对他的感知,就像神龙见首不见尾、就像大道无形一样,存在亦不存在。
  • 对我们的启示:
    1、太上,高高在上,道法自然,我们在生活中不要有这么高的要求。
    2、好高骛远,不会有什么好结果,更不可以照搬说,只要下属知道我的存在即可,来一个神龙见首不见尾,成天见不到人,那么不管是开公司,还是干事业,还是日常上班,结果可想而知。
    3、下知有之,是结果,不是过程。是一直通过贵言、为无为治理好一个国家后的呈现的民间状态。

其次,亲而誉之;

  • 其次:其是指“太上”,次,差一个层次;
  • 亲而誉之:
    1、下亲之:百姓心向着统治者,自发的亲近他。有他在,百姓心安,充满安全感。
    2、下誉之:百姓赞美、歌颂统治者,认可统治者的行为、法令。
    3、此刻,百姓能够清晰的感知到统治者的存在,神龙落地,道法现形。
  • 对我们的启示:
    1、下亲而誉之:这是我们可操作的,可追求的层次;
    2、我们为什么会对一个人感到亲近?因为他柔和、包容,在他面前,我们能做到心安,整个人比较放松,不担心说错话、做错事的后果。
    3、包容不是纵容:人会做错事,人会说错话,但这不是说我们对任何事都要给予原谅。
    4、我们包容的前提是“明”,是“明白四达”。掌握了事情的脉络,才能做到原谅可以原谅的,惩罚不可以原谅的,这才是我认为的包容。
    5、我们为什么会赞美一个人,因为他做的事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好的,是符合公序良德的。这就是公;
    6、联系十六章内容:想要做到这一步,需要做到“知常容,容乃公”,并且很好的进行了实践“公乃王”。

说在最后:

  • 太上也好、其次也罢,今天阐述的内容都是属于善政的范畴;
  • 当下的社会,我们需要学习的也是这个部分;
  • 工作给予我们的是平台,脱离开这个平台,人人都是平等的;
  • 工作之外,我们是朋友,我们是平等的,我们都是百姓,百姓何苦为难百姓?

相关文章

  • 墨子.尚同下

    【原文】 子墨子言曰:“知者之事,必计国家百姓所以治者而为之,必计国家百姓之所以乱者而辟之。”然计国家百姓...

  • 【经书】道德经17(双赢管理)

    1、原文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侮之信不足也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2、断句 太上,不知有...

  • 孱夫子言治制

    人不能人,自己不能人,人人不能自己。强治弱,强治强,强治千万,百姓治百姓,农人治农人,穷人治穷人,富人治富...

  • 了解打坐(五十八)我自然

    太上曰: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

  • 从心看《道德经》太上下知章第十七

    太上下知章第十七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犹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

  • 一柱擎天头势重,十年踏地脚跟牢

    最近看了一些关于对联的资料,记录一下。 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

  • 百姓的疾病治理

    百姓的疾病治理,怎样才是中医之法? 中医,一定不是去治理百姓中的个体,一定是治社会的根本。 百姓疾病的根本在哪里?...

  • 【道德经】第三章——笔记感悟(4)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翻译:圣人治理的原则是,排空百姓的心灵,填饱百姓的肚子;削弱志向,强...

  • 《道德经》译注之 十七

    太上,不知有之; 其次,亲之、誉之; 其次,畏之; 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 功成事遂,百姓...

  • 十七.《功成事遂》自然顺遂。

    太上,下知有之; 其次,亲而誉之; 其次,畏之; 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 悠兮其贵言。 功成事遂,百姓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太上之治1️⃣:《我们都是百姓,百姓何苦为难百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qvr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