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经常被关于环保封停严查的消息刷屏,这两天突然又再次出现了关于牛仔裤的代价的文章,标题很惊悚,叫《你穿的每一条牛仔裤,都是在用生命买单!》,对于标题党这种哗众取宠的手法,从内心就不对付,极为不爽,然而,对于文章中介绍关于牛仔行业造成污染的事实,却也不敢否认,从去年开始,环保形势便越发严峻,今年更是让很多企业惨叫一片,今天便聊聊关于环保的事情,发表下个人的看法,与各位共同探讨。

对于环保问题,若问行业的所有人,基本上都是支持这政策的,习主席关于环保的两山论,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说法真的是深得人心,人心所向。在牛仔行业里浸淫时间越久,对牛仔造成污染的危害认识就越深,便越能理解行业规范,污染控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然而真正动真格了,还是激起了行业很多人的抵触反对和抱怨。

原因无他,因为严查环保和制定考核标准涉及到了企业的切身利益,只要涉及到自己的切身利益,人们自然便会有不同的反应,会选用不同的标准和角度来看待及应对。中国的牛仔行业,因历史原因,相对比较分散,浆染工厂和洗水工厂也是分散得比较宽广,很长一段时间,并没有专门的工业园区和污水处理池,所以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引起的各种矛盾也是不断。但牛仔行业毕竟是从香港引进的新兴产业,出口能创外汇,内销供不应求,牛仔行业能赚钱,是不争的事实,所以涌入者众,单是广东省,新塘,均安,中山,开平等地快速成为有名的牛仔重镇,产能巨大,占据全世界60%以上的份额,便可以想知道其赚钱的速度和能力。

牛仔行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最关健的地方涉及两大行业,一,浆染行业,二,水洗行业。浆染和水洗是牛仔行业最重要的两大工序,其共同点却是一致的,那便是颜色以及需要耗用大量的水,而使用后的水必须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因为牛仔服装的特色在于洗水后越来越靓,色落自然,绽放炫丽光彩,而色落的效果是由这浆染,洗水两方面所造成,浆染上色,形成底色和面色,再使用各种不同的水洗工艺,使牛仔服装的全部或特定部位形成独特个性的色落效果,由浆染开始,由洗水结束,构造成一个完整的多姿多彩的牛仔服装世界。而在这整个过程中,无论退浆,加软,清洗,中和,降解,化学反应都要使用清水,也会融解混合很多化学物质而成为可能污染环境的污染水源。这些受污染的水必须经过相应的处理才能排放到大自然中,否则会对环境造成相当大的污染,政府对于环保的重视,并不是这几年才开始,我记得早在零零年左右时,我所在的城市中山市就已经开始全面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从源头上进行限制污染对环境的影响。而新塘,均安也是很早就开始了环保工业园区的建设和实施限排政策。由政府相关部门发放有限的排污许可证牌照,集中治理,限制排放。其目的非常明显,将污染限制在可控范围内,更可以形成完整的产业集群,形成规模优势,降低成本,创造更好的利润。

可惜我们有很多人,总是不自觉地会将一手好牌打烂,珍贵有限的排污许可证牌照以其稀缺性,独占性,垄断性,慢慢地演变成为某些人大肆敛财的工具。国人对于权力的极度崇拜来源于其独具非常便利的变现性。工业园区掌控浆染,洗水分厂的水,电,汽之生死大权,而收取高昂租金为无风险收益,他们自然地将牌照的作用发挥到极致,扩容超标成为常态,污水治理却不舍得再投入。企业以盈利为最终目的,只靠出租厂房和设备就能获取巨额的无风险收益,比做实体要好无数倍,所以有这种牌照资源者(往往其本身以前就是服装行业的大佬级人物)逐渐减少甚至放弃牛仔服装主业,无不想尽办法捞快钱,表面上是一张牌照下扩展了几十个车间或者分厂,其实全是租出去赚取租金和所谓管理费的,于是环保逐渐失控便成了业内人心知肚明的既成事实。环保检查事实上演变成了工业园区总厂与执法部门对弈的事情。

而真正的生产企业很多便成了被摆上台面的炮灰或者是听任调遣摆布的棋子和牺牲品。表面上,政府环保执法部门不断在做打攻坚战,持久战,进行常态化严查严打污染者,有的竟使用了无人机来配合检查,搞得跟谍战片一样,让人叹服,更有甚者行强制执行封厂强停的铁腕手段,将环保工作落实到实处,被人垢病为一刀切。环保节能减排真的有那么难吗?最少在技术上不存在任何难题,难的其实应该是利益均衡。

说到底,企业存在的目的便是谋求利润,要想获得生存和发展,首先得有相应的利润,这样才能够生存,然后才可能考虑社会意义和责任担当。微信圈里对于环保严查不顾中小企业死活的言论很多,却较少提及原因,实际上生产经营企业冒着巨大的经营风险,承担着庞大的租赁费用和经营人工成本,为了生存都已经拼尽全力,他们满脑子想的是如何节省成本和节约开支,或者研发出新的洗水工艺成为爆款,求得生存和发展,哪有心思去管什么环保不环保?

其实,对于环保这件利国利民的大事,我们不应只在思想上认同,更应在行动上落实。无论是在技术升级,设备升级,还是化工染料升级上,我们都认真想想是否能有所改变?环保,事实上就是需要我们真正在思想上进行升级。站在未来看现在,我们应该如何做?执法部门应该深挖源头,切实监督工业园区及相关企业将环保相应标准切行落实与执行,而工业园区则应真正担负起治理与管理的责任,放弃杀鸡取卵的做法,将一切责任转嫁给真正的生产企业,真正投入资金进行改造,保证工业废水得到循环利用,治理达标才能排放。毕竟,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为子孙后代留下干净美好的环境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与责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