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猴就是一个小孩子,学得了本领,也还是一个正在成长中的小孩子。按说让他只管吃喝玩乐就好,不必为他费心。可是谁家小孩子是这样长大的?一者社会不养闲人,必然还要用他,二者他也必定不会安于闲适,一定会干些事,好把一身本领施展出来。一个不太懂事的孩子要逞能,恐怕多半会闯祸。所以太白金星献计把猴子招上天来,封为弼马温,确实是防微杜渐有远见的。受封就意味着得到权威社会的认可,孙悟空当然很高兴。可是当他得知弼马温只是一个不入流的官,别人原来在骗他,不由大怒,反出天庭,自立为齐天大圣。这是第一次双方真正对立。一番争斗后,天庭让了一步,承认孙悟空为齐天大圣。可是这种虚假的尊重很快由于蟠桃会而再次被戳穿,第二次对立发生,刀兵之争更甚于前。结果是孙悟空被天庭捉住,送进老君的八卦炉。没想到孙悟空没被毁掉,更多了火眼金睛的本领,逃出来三反天庭,十万天兵望风披靡。玉帝只好请如来击败孙悟空,将他压在五行山下。
孩子为什么闹腾?这个问题家长、老师和社会一直在问。从大闹天宫的故事里,我们可以窥见端倪。如果没有社会规范,孩子想怎样就怎样,这种情况下,根本不存在闹腾不闹腾的问题,可是一旦有了社会规范,孩子的行为和这种规范不一致,那就是闹腾了。
从主观方面看,孩子闹腾有两个基本原因。第一是他对社会规范没有很好掌握。面对玉帝自称老孙,这是说话规范没掌握,是闹腾;别人没请他上宴会做客,他就大为不满,掀了桌子,这是行为规范没掌握,也是闹腾。这种没掌握社会规范,实质是认知水平不够。对此,我们可以通过教导来设法提高其认知水平,以求得问题的解决。第二是他的能力在增长,需要在做事中进行自我确证。刚出生的石猴,天庭不认为他闹腾,因为那时的他没有什么做事的能力。能够夺了龙王的定海神针,这种闹腾的水平就相当于一个弼马温。能打败李天王和哪吒,这种闹腾的水平相当于一个齐天大圣的头衔。能击败十万天兵天将,这种闹腾水平就高到当时社会体系无法容忍的地步了。能力有多大,闹腾才可能多厉害,从这个角度看,闹腾也正是孩子成长的一种明证,我们应该可以从这里得到一种慰藉。相对应的是,从来不闹腾的孩子,我们倒很可能需要为其担心,因为这也许意味着他们未曾实现能力应有的发展。
从客观方面看,孩子闹腾也有两个基本原因。第一是相应的社会规范不尽合理,有改进余地。比如孙悟空不会说话,随便和这个那个称兄道弟,是很不符合当时社会规范了,可是大家不计较,也就成了新的习惯,也没有影响交流顺畅实现。这似乎足以说明之前的说话规范也可以改动。事实正是这样。说话在以前是一件比较繁琐的事,光敬语和自谦词的使用就很不简单,可是现在除了个“您”字外几乎都不讲究了,即使这样,我们并不觉得现在的情形有怎样的不方便和不合适。由此出发,也许对孩子的很多闹腾,我们都可以多一些理解和宽容,少一些指责和压制。第二,很多闹腾不光是行为上的,更是情绪上的对立;细究起来,这种闹腾往往指向同一个原因,即对孩子的不尊重。孙悟空一开始何曾想过当弼马温,当齐天大圣,夺玉帝位子?都是一层欺瞒一层欺骗一层欺侮,一步步发展来的。一个不尊重,换得一个反抗闹腾,几次不尊重,换得几次反抗闹腾,加强的不尊重,换得加强的反抗闹腾。认真体察,给孩子以应有的尊重,不因他年纪小而忽略他或者欺侮他,这是每一个家长、每一个老师、每一个成年人都应该做到的。你理解和充分照顾到孩子的情绪,孩子才可能照顾你的情绪。
有没有天生顽劣不堪教导的孩子?大概很少。就是孙悟空那样大闹天宫泼天闹腾的,他当弼马温照顾马时,也曾尽心尽力一丝不苟。他是多么愿意好好做事情,多么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啊!可是这种小小愿望都不能得到满足。好吧,那就闹腾起来,大家都不要想安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