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快到了。清明节必不可少的一项习俗就是扫墓,远在他乡的游子也赶回家扫墓祭祖。然而,同事的一席话,却又赤裸裸地点明这看似后人在努力维系宗亲血缘,实则诚心敬重逝者的人很少。
"老人活着的时候不孝顺,死后又装模作样地才去祭奠,有意思吗?"
这句话可能片面,但在一定程度上却又那么血淋淋地揭露我国在“尊老”问题上的伤疤和痛点。近年来,媒体报道出的关于儿女虐待家中老人的新闻比比皆是,通过武力殴打、语言嘲讽谩骂、拒绝赡养等方式对待老人的行为更是屡见不鲜。由于我国在反虐待老人方面的法律机制起步晚,加上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认为“家丑不外扬”,致使对施虐者的犯罪行为定罪更加困难。老人晚年的生活是否得到应有的照顾和保障,更多是靠道德伦理的约束,而非法律。然现今社会,道德伦理已基本丧失其威慑力。
泸州市龙马潭区一89岁老人疑因幺儿怀疑其有房屋赔偿款而未为其修葺房子,遂将老人赶出家门。老人共育有五男一女,却相互推脱各自的赡养义务,甚至除幺儿外其余几个儿子十多年从未探望过老人,也不曾在经济上给予老人一点帮助。
巴东县茶店子镇一七旬老汉身患重疾,膝下二子因父亲年轻时未能为其带来丰厚的财产,时常对父亲进行冷嘲热讽,谩骂殴打。二子宣称自身经济拮据而父亲年轻时也从未对他们做出过帮助,所以拒绝赡养父亲。
山东东营市广饶县一名老人遭到儿子儿媳施暴虐待,全身多处受伤,一侧乳房被人用烙铁烫伤,多根肋骨断裂。
广东省清远市一老人因与儿媳妇关系不和,所以双方分隔两地居住已久。春节年后老人独自一人从老家来到儿子城中住所欲探望儿孙,因登门前未提前告知儿媳妇,惨遭儿媳拖行至巷口并一路暴打,儿子在家也一直未露面劝解。据了解,打人妇女还是当地一幼儿园的园长。
很多人会以为,只有造成老人身体上受到伤害才算是“虐待”。根据我国目前的法律体系和道德标准,肉体虐待、情感或心理虐待、经济或物质层面的怠慢或剥削等行为都可以被判定为虐待老人。施虐行为的发生从不分人的文化程度或经济状况,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也很看中清明节的风俗习惯。既然老人生前被他们弃之如敝履,老人逝世后为什么还要假惺惺地去祭拜呢?
1、为了走排场,为了面子
如果你问,活人为什么要在清明当天祭拜先祖呢?长辈能给出的答案大抵为,因为这是老祖宗留下的传统,所以后辈都要恪守,不管愿不愿意有没有道理,照做就是了。清明不祭祖,外族人就会把“不团结”“没良心”这顶帽子扣在家族每个人头上,沦为被嘲笑和欺负的对象。
2、让后辈形成祭拜的习惯
每年走祭拜的仪式,让后辈懂得它的重要性。在中国传统观念中,逝者并非真的逝去,他们只是到另外一个世界享乐去了,而活人烧拜的祭品则是逝者在另一个世界享乐的保障。他们对父母的祭拜,更大程度是为了让自己的子女乃至后辈族人铭记自己,不忘为其在极乐世界享乐提供保障。
3、指望先祖保佑后辈财源滚进,身体健康、心想事成
传说仙人都有神力,一指一弹间化腐朽为神奇。这就对了,极力讨好先祖,奉上最好的祭品,双手合十,默念许愿,祈求先祖保佑心中所想终能实现。
不管怎么说,清明节是我大中华一大传统节日,祭拜先祖,缅怀先烈的传统习俗中华儿女也必须要谨记。对于那些父母健在而不赡养致使老人在生理和心理上受到伤害的不孝子孙,与其每年这天走个排场,借此潜移默化影响后辈来满足私欲,还不如在全面发展儿女的智力天赋和体能的同时,以身作则教会儿女明辨是非,用心感化孩子,爱自己也应爱他人。孩子只有从心里尊重你敬爱你,你的现世才能过得安慰,后世也能被铭记。与其求爷爷告奶奶望逝者为你衣食无忧的生活,帮你带走病疾顽症,不如脚踏实地勤恳奋斗、坚持锻炼合理安排作息膳食,未来一直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最后,套用同事的一段话,
“人活着的时候你明明有条件却置老人于不管不顾。人死后又猫哭耗子哭得死去活来,你咋不上天呢,就不怕老人被你吵厌烦了弹跳起来扇你两耳光?”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