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几天母亲节礼物成为知乎上大火的话题。我曾抽空浏览了很多回复,好看又实用,精美且奢华,从洗衣液到香水,从化妆品到运动衣,品类层出不穷,宣传也各有新意。
但,她真的需要这些吗?有人可能会说:是的,是这样的。
你是否熟悉这样一些话?
我曾送母亲一套价值一千多的衣服,等我再次回家时,它们仍旧带着包装盒安静的藏在柜子里。我问她原因,她只肯说农活太多,穿了也就浪费了。
我送母亲的化妆品她不肯用,逢人串门才肯拿出来炫耀。我和她说这是擦的涂的,她笑。直到现在,那盒在大城市里廉价的可怕的化妆品仍旧只在别人串门时才能发出光芒。
我送了些日用,但最后全用在了我回家的时候。
我什么也没送,只是打了通电话。三十分钟,罕见的长。只是二十五分钟都是她在嘱咐我。
2.
不知何时,我们都养成了送礼的习惯。工作不顺,买点东西送领导;孩子调皮,买点东西送老师。我们一丝不苟的用这种方式在拉近我们与他人的距离。简单而且有效,用自己所能挣的钱中一小部分就能解决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大问题,何乐而不为?
但这种方式真的适合父母吗?
又或者,她也同样的在过你所过的生活吗?拥有着和你一样的圈子,一样的消费观念吗?
答案是否定的。并不是每个人都来自于大城市,很多奋斗着的人都从贫苦破旧的乡下来。所以很多的母亲,从我们一出生,她的青春就此宣告终结。孩子今天和谁谁吵架,孩子要上学,孩子考了县里初中和高中,孩子要去她从没听说过得城市里读大学。甚至,孩子要带回大城市的女朋友,她也要忙前忙后的做自己最拿手的菜,穿上偶尔出门才肯穿的崭新的过时衣服……
换句话说,她把自己的岁月毫无保留的送给了你。而你却用敷衍生活的方式回礼给她,这样好吗?不知道你是否记得当年儿童节拼命想要的汽车模型,那大概是她干了几天苦工才换来的。那个时代慢而穷,感情看得到,摸得着,打在身上会留下伤疤。但这个时代太快,以至于感情都成为能被消费的东西。
3.
这句话还记得吗?
妈挺好的,别惦记,好好工作,钱不够就和我说。
你可能很不耐烦,是的,这通电话既打扰你和女朋友要煲的电话粥,又怀疑你在这大城市里的生活能力,有些生气,然后敷衍挂掉电话。
但,这是她所能为你做的最后一点事了吧。
14岁,她不敢再打你,害怕你在同学面前没有面子。
16岁,她一改往日的喋喋不休,不再讲道理,告诉你高中该如何如何,只是送了你本书。你要知道,她的学历只有初一,她在你十六岁的某个晚上突然发现,往后余生,已然没法在指教你。那是她第一次难过的想哭。
19岁,你上大学,临走前夕她让你抱抱她,然后在像个孩子哭了起来。大概她觉得做了一辈子的大学梦,终于实现了吧。
22岁,你很少去电话,开始谈女朋友。她偶尔打来也只是怯生生的告诉你好好照顾你的她和你自己。
……
4.
曾经有一个短片,讲的是父母终将在某一站下车,比起那一站在哪里,他们更关心从此以后你的旅程是否顺利和快乐。
我们都在责怪父母的古板,然而他们却只是为了保护你;我们都在责怪父母的俗气,然而他们却用肩膀把你抬进所谓的上流社会。他们的生命就在你的到来才充满了意义。
我的日子难过点就难过点吧,他(她)过得好就行。
这大概是所有父母的心声。
5.
所以母亲节最好的礼物应该属陪伴了吧。往返车票会比化妆品更昂贵吗?大概不会的。
2019年的母亲节正好周日,与其挑选礼物,不如回去看看吧。放弃这周的约会吧,别觉得损失了什么。因为有人曾为你放弃了半个世界不是吗?
回去吧,可能她总有讲不完的家长里短,可能她做菜的手艺确实比不上西餐厅的大师,可能她一直分不清地铁和火车,可能她会给你带一大包看起来土里土气的物件,可能……
可是,她很想你,她很想见你。
她对你说了很多谎,比如:别回来了,工作要紧。
6.
就像毛不易在《盛夏》里唱的:
就回来吧,回来吧
有人在等你啊
她大概会拿着有点泛黄的老照片,指给你看:
这是你,那年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