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浅显的观察,存在一少部分不爱用手机电脑的年轻人,也有一少部分爱用电脑的中老年人。问题是,这两个极端相互比较,谁更容易获得幸福?
把问题放到具体的条件下去讲,即有1980至1990左右出生的客户,对待电子银行的相关业务非常抵触,常以“看不清”“不了解”“不习惯”等理由拒绝使用手机银行,当厅堂的智能机柜发生轻微的故障,便吵嚷着去柜台办理业务,然而类似想法的客户,其实是少量的,实际多集中在1970前或者1970至1980出生的人群。相反的,有很多70后乃至50后、40后,可以自己独立操作手机,虽然没有年轻人那么轻松快速,但是可以相对正确地操作自己的应用程序界面,这类客户群体也很难找到。现实大概率的情况是年轻人用手机很顺手,老年人对手机电脑啥也不熟悉。
为什么我会对这两个小概率的群体感兴趣呢?因为我的观察当中有个很深刻的印象,就是不喜欢手机电脑的年轻人,多是学历较低的体力劳动者,对精神层次方面的接触相对较少;能够独立使用电子产品的中老年人,多是学历较高的群体,甚至在曾经或目前正在从事管理性质的岗位,对待新鲜事物,接受能力并不逊色于年轻人。所以我断定后者会比前者更容易追求生活上的充实感、幸福感。(对于这个“印象”,我并没有系统的数据统计分析,单纯的印象记忆想象)
这个观察感受,带给我一个启发,人的一生不能停止学习,不能停止精神追求,不论自己身处什么角色,哪怕是退休了,也不能休止接受新鲜事物的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