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青春期到了,没怎么注意,就是近来感到说话有些跟以前不一样,顶嘴的时候多了。有一次因为玩手机的事儿,我们俩有了很大的冲突,伤心,只能劝自己,我生的我养的,我生的我养的。
有时候事情明明是那样的,但他偏偏要故意反着说。这就是青春期的表现吧。或许也不尽然,但知道他有了变化,所以仔细想想,感觉到,青春期的他和快要更年期的我在未来的日子里可能还会有很多的这样那样的纠结,所以写下了有关的几条建议给他看,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陆续把这几篇写给青春期孩子的话放在头条号上。
声明,仅代表个人观点,也希望家有青春期孩子的家长可以互相交流。
关于青春期
孩子,这样的方式跟你交流,希望不光是言过即过,希望你可以静下心来看看想想。
青春期真得是个很美好的时段。十三岁之前,真得只是孩子,无论大人还是自己都这样认为。
但是青春期到了,虽然不能就说是一个大人了,但是证明,你是一个有思想的人了。
十几岁的年纪,从初中到高中,因人而已,大部分人都是13--18周岁这个年龄,这一阶段要体力有体力,要朝气有朝气,要精力有精力,还尽可以有丰富多彩的理想和高远的甚至在大人看来不切实际的梦想,这就是青春期。
所谓叛逆,说到底就是自己是个有思想的人了,不需要父母再像小时候一样的事无俱细地无微不至地去提醒去照顾去管教了,我可以自己安排自己的吃喝拉撒睡,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还可以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可以交自己喜欢的朋友,爱自己欣赏的女孩。但是,叛逆不是反着来,不是明知错的,偏要去做,为了跟父母做对,证明自己长大了,这种想法本身就证明还没长大,只会让人觉得可笑;不是为了引起父母家长注意做伤害自己或伤害他人的事,实现自己的存在感,存在感是靠自己刷的,重不重要是看自己强大不强大,你强大了在团队里就是重要的,不用说存在感就是强的。在家里,不用刷存在感,正常的父母,对自己的孩子永远会付出无私的关心和照顾,经常批评你是在乎,不理不睬有时是气急无奈之举,妈妈也会耐下心来改变态度,尽量不急不燥地好好和你说。
青春不一定叛逆,这个词说得有点贬义。我觉得配合青春成长期的更应该叫主见,就是有自己的喜好,判断和观点。比如,什么场合,我想选择哪件衣服,可能跟父母想的就不一样;比如高中选文理科,父母想让我选文科,可我更喜欢选理科;比如,高考填报志愿时父母想让我学金融,可我更想学网络工程;父母想让我学师范,可我更想学新闻,或更想当歌手上音乐类专业;父母想让我学建筑设计,可我更想当导演,或是更想选航空航天等等。当然这个前提是你考得不错,那这么多选择的机会,到那时,可能会为选专业一家人争执纠结好几天,想想那也是幸福的纠结;
如果学的不好,当然在选汽修和餐饮之间估计也没什么和父母可争执可纠结的,也就好选多了,再比如没上大学在职业如快递、还是外卖、工人或是售楼员之间做选择也没那么多可纠结的了。
所以,叛逆和青春期并不是一定共存的,叛逆有时只是有的孩子给自己放纵犯错的一个借口;也是社会学家对青少年犯罪的一个特定的用词和解释。更多的孩子到了青春期虽然偶尔因为一些小事跟父母顶嘴,但知道自己做得对与不对,知道自己该怎么做。所以,青春期就是长大的一个初步过程,总得来说,一个正常的积极上进的青少年就是有思想,有主见,有自律,知对错,辨荣辱,分轻重。
我希望你能好好思想下,你想怎样度过自己一生唯一仅有的青春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