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读Tim Ferriss的这本《巨人的工具》。我发现当我用“这本”来指代某本书时通常意味着我喜欢或者认同书中的内容,而用“那本”指代时则往往在表达了我对作者或作品的某种隐含的不认可。第一句话我原本用的是“那本”,后来改了,因为不想在只是翻了翻还没有仔细读完的情况下就来个先入为主的否定评价。
怎么说呢?我的心情有点复杂,特别是在放弃了对“从事学术工作以获得成功”的幻想之后,我对“成功”的定义感到困惑。我自认为具备书里那些“巨人”所拥有的相同特质:自律,关照自己的身体和精神健康,有明确的目标并且愿意为此付出行动,向外部学习并且善于将外部刺激转化为内在驱动力,整体上乐观 。而且我相信那些已经成功的“巨人”也一定如我一样:普通,有各种性格和情绪上的缺陷,经历着我的挣扎,困惑着我的困惑。只是“成功”遮蔽了这些,看起来不那么“正确”的东西。
书中的内容,对于那些完全不具备同样特质却想要取得类似成功的人的借鉴性最大,但是,对我这样具备相同特质只是在某些关键性条件上与他们不一样的人来说,我只是没有一个世人可见的成功来证明“我是对的”而已。成功者身上必备的“硬件”我并不缺少,但成功具有偶然性。
从读王森的那本《就想开家小小的咖啡馆》开始,我就意识到“成功”和“美貌”以及“财富”一样,是模糊而强烈地存在于所有人心中的愿望,只要因为某个契机被点燃,人人都渴望去争取一下。就像古时候的乱世,英雄辈出,百家争鸣,人人都有自我表现的欲望——即使不是人人,只要有一部分就足够影响社会的气氛。现在,那不只是“渴望”,更多的是一种“焦虑”。这种焦虑是哪里来的呢?一部分是人自身所处阶段的需要,一部分是周围人焦虑的影响,一部分是有一些人在故意制造“焦虑”,以生产他们自己的“成功”。
母婴产品,教育产品,保健品,美容产品,知识产品,这些产品一开始是为了满足某种合理“需要”而出现的,可是后来为了追逐更多的利益,各领域的商人们就开始大量地诱惑需求者的“焦虑”,现在,各领域的“专家”级人物也加入了利益追逐者的行列,更成功地制造出人们在各阶段的标配“焦虑”,更精准地投放。曾经这种焦虑只存在于垂死的病人身上,现在所有人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夹裹在其中。母亲焦虑自己和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老人焦虑自己不能健康地活久一点,姑娘们焦虑自己的容貌无法在同龄人中胜出,“精英”们焦虑自己被甩出圈子或者找不到圈子。
我数了一下,如果没数错的话,Tim Ferriss一共记录下109位所谓的名人和成功者,基本上都是美国人,大概还有几位英国人吧,都是西方世界的例子。这些特质当然具有普适性也很吸引人,但它们能在东方条件下产生同样的效用吗?“相关非因果”,错误的归因会让人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会让人开始做不切实际的尝试,会让“知足常乐”“力所能及”的东方标准显得既无趣又软弱。
焦虑似乎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新的“生态”。在这种生态环境下,仍然会出现“适者生存”的局面。“to be, or not to be”——It's still the question.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