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太能和这个世界和解。
开学一个多月了,挺忙的而且恢复朋友圈更新了,所以就没怎么写文章记录情绪,近几日国庆假,特地来记录一下还有印象的一些情绪碎片。
也是无人在意,但好在大二的我开始真正享受孤独,不再对大学抱有温暖期待了。
每天活在朋友圈里,情绪难免浮躁大起大落,正好小长假到了,也不会有什么人找我,干脆退个两天微信,学着和自己融洽相处。
退了两天微信后,心血来潮登了一下,主要也是担心微信超过三天吞消息(这个以前上高中时还真经历过)。
确实没什么人找我,除了小学同学的出游邀约、一个高中同学发来的中秋祝福、改作文兼职的一些小事,失落多少有点,但已经比我想象中的好一些了,还是被一些人记住的,尤其是那个同学的中秋祝福,起源于前两天和她的一场chat,真的很感动!小学同学的出游邀约,因为国庆小长假的短促,和一些行程安排,就拒绝了,我想我确实没有什么维持社交的精力。
然后就刷了眼朋友圈,嗯……又开始焦虑了。
还是一如既往地“去生活化”朋友圈,真情实感的文字少得可怜,经营意味相当浓厚,而我甚至不能苛责任何一个具体的人,因为我们大家都脱离生活,脱离活的生活,甚至对此有些厌恶,又或者说,借朋友圈这个私人公众平台包装自己,暗暗地向外界传递:我的生活精致温馨。
其实也不能这么说,毕竟正值中秋节。
只是我总会怀念一些毫无防备的真情实感。
以至于班长心血来潮在班群里发的节日祝福,没有一丝一毫回应的欲望,事实上回应的人也不超过十个,大学班集体是这样的,我早已在朋友圈感受了个真切:大家对朋友圈永远是看热闹心理,而非发自内心地想了解人。
好吧,这个话题到此为止,再传播一点其他的负能量。
我真的很讨厌大学的小组展示,将我的狼狈暴露得一览无余,哪怕间或会收到一些反馈,也都是安慰为主,并非出自对能力的认可。
好烦。
上周帮一个挺喜欢的同学一个小忙:她抢不到票只能提前回家,但错过了第二天的小组作业,于是我主动提出和她交换,也就是我在半天内解决一场个人展示。
其实当时我和她达成了共识,就是一个简单的现汉问题应该费不上那么长时间去展示,她认为一两分钟应该就能讲完且不需要ppt,我也这么认为。于是整理了个六百字文档就心满意足地收工。
没想到第二天还挺狼狈的。
大家并没有把这当作一两分钟的任务,ppt图文并茂不说内容量和实例也相当丰富,课后的朋友圈里甚至有同学记录自己为此熬了三个大夜,也收获了一片同学的点赞。
说不上来什么滋味,心情复杂。我只能说我自己的情况当然是意料之中,可没想到大家都卷得毫不含糊,老师甚至当众提醒我这事关平时分,只花半天时间是不是太唐突了,为什么那个同学前一天下午才找人,太不厚道了些。
平心而论,经历了综测的心理折磨后,这学期的我其实对绩点不抱过多关注了,从头到尾在一些细枝末节上狂卷活得也太紧绷了些,我已经大学了诶,未来无论走哪条路都避免不了无意义的忙碌,为什么不趁现在找自己。
但老师直截了当的对平时分的提醒难免让我陷入了复杂的心理情绪:是啊,为什么那个同学不早一点找人,抢票总不能是那一天的事吧,为什么我自己也不考虑前因后果地接了。
算了,生活中的倒霉事够多了,不差这些,比起这些模模糊糊的误会,更让我寒心的其实是在每一次小组作业中感受到的冷漠吧。观众并非摸鱼观众,对讲得好的同学不吝夸赞,但好像不会有人考虑到发挥一般甚至糟糕的人的情绪状态,毕竟大家永远是看客,追求高质量的看客。
我唯一庆幸的是这样一调换这一场小组作业无需和别人沟通,还挺符合我避人情绪的。
但人的自私、冷漠、慕强,我这辈子可能也无法释怀,尤其是尚处于弱者无人问津状态的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