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有个女生给柠檬留言,她对柠檬说:
自己已经离职快3个月了,但接替她工作的小刘,却仍三番五次的询问她已经交接过的工作内容,还总是催促她立刻回答,弄得好像这是她的责任一样,必须随叫随到。
这让她感到不满,但之前碍于情面只得一次次替小刘解答了问题,现在她忍够了,终于拉黑了小刘。
她问柠檬为什么小刘可以这么理直气壮的来一次次麻烦她?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柠檬觉得她忽略了人际互动中一个重要的原则,那就是——“控制预期”。
如果你也有过类似的经历,现在不妨先问自己一个问题:
为什么别人总会优先选择找你帮忙,而不是去找其他人?
这可能有很多原因,但有一点不能忽视,那就是:
你平时给的答复都太痛快了。
在对方看来,你是个很好说话的人,找你帮忙的成功率是非常高的,你每次也都完成的很好,此外他们还会认为让你帮忙是没有成本的。
如果让别人对你产生了这个印象,他就会养成遇到事情就找你的坏习惯。
如果某一次你拒绝了对他的期帮助,他不仅不会反省自己的行为是否给你带来了麻烦,还会把你前面的好心帮助,当成是自己的能力,认为是他靠口才说服了你。
现在你拒绝了他,他会觉得你这个人很自私很冷漠,一点小忙都不愿意帮。
那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避免自己总是被类似的问题困扰呢?
这里柠檬建议大家可以学着去“控制预期”。
简单来说就是,在事前先降低别人对你的预期,事后再给对方一个高于预期的结果。
拿上面那个女生举例,:
如果小刘多次询问你已经交接过的工作内容,你又不想撕破脸,那可以选择先暂时搁置,等过几个小时再回复。
因为如果立刻回复会让对方产生一种你很闲的感觉,而且觉得你是随传随到的,等上几个小时再回复:
“刚刚在忙工作,手机没注意,是有什么事吗?”
可以让对方明白你是有自己的生活的,并没有义务每时每刻等待她的询问。
同时,当对方提出问题后,也不用那么详尽的解答,可以简化自己的回答。
比如可以说:
“都过去这么久了,我也记不清了,但之前我在交接的时候说过,你翻下交接的文档找找吧,现在我手头上还有事要忙,等下班有空再给你查查。”
如果对方在那个当下很着急,那么得到这类回复后多半会自己去想办法,而不是继续纠缠你要答案,而且这整个过程你所表现出的态度也算是配合,没有拒绝或是为难。
这样的事情多几次,小刘就会明白,自己在你这的优先级是非常靠后的,而且你也不一定能轻松搞定她想解决的问题,这样以后她就不会遇见什么问题都找你了。
柠檬希望大家明白,对于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做的事情我们自然是该当仁不让,但是如果有人频繁地要求你去做你没有义务去做的事情,并让你感到困扰时,那你就应该考虑去控制对方的预期。
还是拿这个案例来说:
如果你在离职前已经交接完毕了,在离职后也多次指导过她,她仍然事事麻烦你,那么你也不必抱着所谓的“责任心”不断给自己制造压力和麻烦。
如果她真的处理不了那只能说明她没有能力胜任这个岗位,这是她的能力问题,不是你的问题。
如果平时什么都答应、都妥协,那只会让你越来越委屈,当委屈累积到了临界点,你在某一天突然爆发,那结果不但会把你之前在圈子里辛苦积累的好感清零,还容易被人在背后说是你个爱计较,小心眼,只顾自己的人。
有的时候,保持自己的立场,运用语言的技巧说“不”,也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