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索脉
脉动有忽密忽疏形象,往来快慢交替出现而无规律,但后世以乍疏乍密相称,如解乱绳索之状。
《难经·十五难》:“冬脉石,反者为病……来如解索,去如弹石曰死。”
本《难经》提出冬石脉,由脉气来时,沉濡带滑而显石象,为正常冬季脉象,并以常衡变,若脉气来时长而软,似解绳索那样无力,而去时则急促有力,似以弓弹石一般即为死脉。
冬石脉,应肾脏,属于冬旺的北方水。脉中只有石象,没有冲和的胃气,便是肾真脏脉显露,为死脉。
仲景言:脉来忽而快,忽而慢,毫无秩序的必死,脉紧急而硬,好像绞紧的绳索,也主死脉。脉紧急如转索,此必无柔软之象,乃胃气已绝,主死。
叔和言解索脉,至数较快,散乱无序,反复出现,而无一定规律性,似用手摸在长而散乱无序的绳索上那样,乍疏乍密。
按诸家之意,忽快忽慢,忽强忽弱,忽大忽小,散漫不聚,反复出现,如解绳索,速率多在85~140次/分,快慢与强弱交替出现较为明显,且多见于两尺部,宜在浮、中二部探取。
(1)特点:脉率不规则,散乱无序,时快时慢,多在90~130次/分之间,脉体或大或小,脉力可强可弱,强者坚强有力而长,弱者细软无力而散,且速率快慢与历史强弱常交替出现,形象清晰。
(2)机制:肾为先天之本,命门则是人体生命的根蒂,内涵真阳,并蕴藏真阴,肾与命门之火俱亡,阳无蒸腾不化,有阴无阳,则孤阴不生,脉中气血逆乱,行动无序,故脉见忽快忽慢,忽强忽弱,散乱不聚,如解绳索,或尺部显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