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听到积极思维这个词的时候,是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很庆幸 当时并没有坚持阅读完整本书的自己能看到积极主动这一章节。因为这本书,才有幸将积极主动思维这几个字在我心里种下一个种子。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问到天气的好坏会影响你的心情么?万里晴空蓝天白云OR阴雨绵绵,会就此决定你这一整天的是心情开朗还是不爽抱怨么?当时看到这里我也问自己这个问题,我的答案是:很不幸,前二十多年我都会因为外在事务的变化影响自己的心情,情绪也总会取决于别人的言行。意识到这一点 在我心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当时做出的第一个改变仅限于生活中此类事情的触类旁通。
在工作中做出积极的改变是在今年的7月份,当我和我的上司讨论最近招聘的试岗同事,来来走走有主动离职的有因为能力原因离开的,都有什么共性时 我说了一句“感觉都很不积极主动适应新环境”。说完这句话我内心是震惊的,因为意识到 与我所说的对比,其实我并好不到哪里。第二天起 上司给小组成员开会,可参加可不参加我都会去,观察她讲话的逻辑,对同事提出异议后的解决方法和态度。同时积极增加自己的工作内容。这是我当时做出的第二个改变。
如果没有遇到《精时力100天训练营》,可能我所能想到的做到的就这么多了。很庆幸在课程的中期,崔律美美哒有一节课“心力:积极思维&然后呢?”中讲到,一件失败的事情,消极的人会将此事花一个句号,此事到此为止。而积极思维的人致力于问号或是逗号,此事未完待续。这样还不够具体不够落地对不对,因为即使我们意识到了这一点,在生活中实际该怎样做还是不清楚。给出了一个小方法:“凡事多问一句 然后呢?”
如果此刻还意识不到这句话的威力,极力建议在生活中和工作中多多用几次。比如:上司临时交待了一项任务,好难完成啊balabala.....,但此刻可以问一句然后呢?我能做什么呢?是推掉这个任务还是积极寻求解决的方法;看到同事烤出了美味的食物也想买一个烤箱,但是老公肯定会反对,然后呢?我能做什么改变他这种想法呢?他是担心我一时兴起还会利用率不高,那然后呢?我是不是可以通过先搜集够多少和烤箱相关的菜谱向他证明利用率以及三分钟热度的问题。
不知道读到这里的你有没有发现,小小的一句话,其实是将自己的状态和思维拉回到“我要做些什么来达到我想要的结果”上。这里我的第三个改变便更加落地和细节了。凡事多问一句话,能尽“自己”之事便去做。
人人都知道,培养专注力,培养积极思维这些都是好的事情。但是我还是想说出积极思维的改变在我生活中和工作中带来的好处。因为只有赋予一件事更多的意义和价值才能在内化成习惯前继续坚持下去。
做出第一个改变时我减少了生活中因为外在因素影响心情的次数,比如今天一出门外面正在下雨(上海这种天气可不少),我会想幸好不是倾盆大雨,还能边打伞边去地铁口;当老公因为约定一起出行,却因为爱睡懒觉推迟时间了,我会想 出行本来就是开心,而且并没有耽误景点的预约时间,等会他吧。夫妻间感情的储蓄值越来越高。第二个改变是在工作上我做出改变后 仅仅一周之后(因为太震惊当时对方的开头语 所以对时间记得很清楚) 部门主管约我逛街时聊到因为部门调整原因接下来我要独立处理一些事务,薪资也已替我向公司申请。第三个改变在距离主管约我那次逛街后的半年时间,我的上司决定离职,离职前推荐我和另一位小伙伴分别管理两个部门。
不用去想是幸运成分还是实力成分占据多少,因为我坚信如果我未曾做出一些行动去转变以前的思维和行为,成长、幸运这些词汇都不会降临在我身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