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喜欢是A,那么讨厌是B。今天你对我是A还是B呢?
远儿手绘从人际关系上说,“我喜欢你”是“我”本人从内心发出的,由内而外地一种情感表达。
而“我讨厌你”是否是因为对方的行为引发了我的讨厌呢?从外界引发的情感表达。
那么“我”喜欢和讨厌的背后又是自己内心的一种什么模式呢?
“我喜欢你”的背后
首先,喜欢是如何发生的呢?
心理学中有一种“多看效应”,即对于一个事物看得次数多了,就慢慢喜欢了。有的时候,我们对一个事物或者对一个人觉得很有好感,很喜欢,其实是因为你很熟悉他们!
当在一个陌生的场合,我看到了自己熟悉的事物,就会特别喜欢它!
比如陌生party上的老同学,看到他的时候会觉得格外亲切和喜欢!
或者每天面对一个熟悉的事物和人,突然他们给了我一些意外,我就会觉得他们特别美丽,好喜欢!
比如我们说情侣夫妻关系时,总是说,偶尔来点新鲜感,这个新鲜感,不就是那个熟悉中的小意外吗?
支撑“喜欢”的原则
心理学中有一种“人际互惠原则”也称“相互原则”。简单来讲就是那句话:“因为你喜欢我,所以我喜欢你!”这应该是,好多恋爱开始的一种普遍心理。
但是这句话细品后,居然会有一份期待的压力。
因为这份喜欢,貌似后面附带着一份同等喜欢的回应。根据互惠原则,好像不回应就是一种不平等。而我们所说的“两情相悦”似乎让这份平等有了最理想的状态。
可是从喜欢的初心来看,“因为你喜欢我,所以我喜欢你。” 这句话让喜欢不再纯粹。你喜欢的是我这个人,还是说完后我应该给你期望的反馈呢?
这样互惠原则的喜欢,让我不禁发觉,原来这种喜欢已经让这份感情变成了从外向内的走向。因为期望对方的回馈,所以我才喜欢你。这个喜欢是有一个暗示的回应的。
那么什么才是纯粹的喜欢呢?或者什么才是令人舒服真正的喜欢呢?
当一个人对你说:我喜欢你,不是为了让你喜欢我,而是如你所是。
这种喜欢,是一种不带目的性,内心自然流露的感情。为什么会有这样自发生成且强大的情感呢?
让我想到了,对于感情的一个理想状态:福杯满溢,幸福自有的状态。
是的,在关系中,看似“喜欢你”是一个寻找爱的过程,其实更多的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当内心的爱充盈时,对于喜欢我们会专注于给予,而不是等待表达后的那个回应。
当我们在抱怨,为何别人不同样向自己说出“喜欢你”时,不妨自问:“我有没有喜欢自己?”一个深深喜欢自己的人,才会去全然包容对方,自然地喜欢周围的人。这样的喜欢才是纯粹且舒适的喜欢。
而当我们抛掉自我,一直在追逐“我喜欢你,所以你也要喜欢我”的状态时,不妨停下来问问自己内心,到底是真的喜欢对方,还是只是想要一个追逐的回馈呢?
喜欢的表达
如何表达自己的好感呢?
家人之间
说实话,作为一个内向的人,曾经的我一直羞于表达对他人的好感。即便是在家庭中也是如此。
明明看着妈妈为大家烹饪的香喷喷的饭菜,内心充满欢喜和感激,却说不出口一个“谢谢,您辛苦啦!”
明明很关心父母的身体,却把关爱说成了:“你怎么老爱逞能,能不能休息一下?”
变形的喜欢表达,会让对方误会为指责……
朋友倩,是一个很优秀的妈妈,但是以辅导儿子功课的时候总是冲突不断,儿子总是吐槽妈妈爱生气!
倩也很委屈,明明心里对儿子是一万个喜欢,可怎么就是不被理解呢?
通过反思和学习,慢慢她总结出了一个表达喜欢的赞美三部曲:
首先,赞美孩子做出的具体事件。
然后,从具体事件中提炼孩子的优秀品质或习惯。
最后,明确表达此时此刻她的真实感受。
这样的表达在细致中有具体的行为支撑,言之有物,喜欢的具体而真实!接收方也能感受到你的用心和真诚!
对于父母也是一样,父母的爱深沉而又含蓄,他们羞于直白说出对于你的喜爱,那么我们可以去表达自己的喜欢呀!
大声朝着他们说:我喜欢你,我爱你!可能气氛会尴尬,那么我们就找一个他们可以接受的方式表达喜欢:
夸赞具体事件:妈妈,你今天这几个菜做得真不错,味道刚好,真是色香味俱全,比饭馆的菜高级太多!
具体事件中提炼优秀品质:所以我觉得您就是一直聪慧,做个饭都有自己的特色!
此时此刻自己的真实感受:我们真是太幸福了,家里有一个这么能干的妈妈!
亲人之间要勇于表达,因为他们是离我们真心最近的那个人!
直男的困惑
好多直男,纷纷向我吐槽,女人心海底针,怎么表达喜欢了,妹子就是get不到呢?有时还会生气……
妹子只要问出一个夺命题,他们就会就地阵亡:“你喜欢我什么?”
这个问题太宽泛了,一般很难回答:
说喜欢她有趣的灵魂吧,妹子会反问,“难道我不好看吗?”
说喜欢她长得漂亮吧,妹子会哼一声,“肤浅,你不懂我!”
最后只能沉默,妹子会生气,“原来你根本不喜欢我!”
其实吧,真的是没有什么统一答案,但是大家不彷试试,表达喜欢的三部曲:
说具体喜欢的细节;提取细节中的优良品质和说此时此刻的感受。
比如:第一次见面,那天你的眼睛好亮,看着我的时候,感觉能看到我的心里。你耐心地听我说话,当时我就觉得这个姑娘特别会倾听,特别善解人意,我愿意跟她分享自己所有的心事。就是那种一见如故的感觉,我特别喜欢。
这段话,比“我喜欢你漂亮”是不是具体和真实太多了!
想要别人如何待你,你可以先这样对待别人。因为关系的相处是一种心与心的袒露,如果这个人你真心喜欢,那就不要吝啬表达!
“我讨厌你”的背后
如果喜欢是羞于表达,那么它的相对情感“讨厌”呢?
似乎大家都回避这个词,总觉得讨厌一个人会显得自己很有攻击性,没有包容心。
但是,我想说,世界之大,人们各不相同,个人的喜好也是不同的。不可能是统一不变的。
如果我们承认事物的差异存在,为什么我们不能承认,自己不会喜欢所有人呢?
只有,接纳自己不会喜欢所有人这个真实的状态,才能认清一个现实:我讨厌的人,也许他本质并不坏,之所以我讨厌他,无法和他相处,只是我们的价值观不同,面对问题各人的选择不同而已。
接纳自己“讨厌别人”这个情感也很重要,不忽略、不回避这样的情感,而是默默与它相伴。你会发现,喜欢的人和讨厌的人,他们都是我们生命中不容忽视的对方。
我们可能会害怕和讨厌的人相处,可是如果无法避免,不妨自问:那个讨厌的人,他可以带给我什么呢?他的那些与我相悖的看法和意见的底层逻辑是什么呢?没准儿可以收获到不同看问题的角度和看法。
有的时候,不要急着否定,而是在不同中看看可以吸取什么,即便这个人的行使与你的价值观完全相左,他的出现也是让我们再一次确认和坚定了自己的价值观和界限。
用冰山理论窥视一下意识的最深处,也许那个讨厌的背后,也有我们潜意识的某种投射:
是否那个讨厌的人,他触发了你内心中最回避和最隐藏的那个痛苦或者记忆呢?
是否那个讨厌的人,他轻而易举地就能得到我一直求而不得的东西呢?
朋友小G对我说,她一直以来都不喜欢自己的表姐。因为她从小就发现,表姐跟自己是两类人。她是那种有自己的目标,然后特别努力才能达到自己目标的人。而表姐就是那种,对什么都不在乎,却轻易能得到她想了很久的机会。
她说,表姐的那种不在乎态度,让她非常讨厌,为什么不努力的人,却能轻易得到呢?每每表姐的出现,都让她觉得自己努力坚持不值一提。
我问她:“那你到底讨厌的是表姐,还是她给你带来的那种无力感和挫败感呢?”
她想了良久,说:“也许是她触发了我内心的那个自我怀疑按钮,怀疑自己信奉的努力没有结果,害怕承认自己最后结果的不确定。因为有表姐这样的人存在,他们就是不确定的一环……”
是的,有时我们讨厌的人身上有很多我们复杂的心理因素触发点,也许是被压抑的渴望,也许是一直回避的恐惧,也许是我们极力要否认的过去……
当我们去探究讨厌的背后时,往往已经跟那个人无关了,更多的打开门的那个自己!
喜欢和讨厌最终归于“我”
突然理解了,为什么说他人如镜!从喜欢你、讨厌你这两种对立的感情中,我们最终看到的却是那个镜中的自己。
我们喜欢的那个人,总是会有一些我们理想自我的投射。他对于我们来说,熟悉而又理想化。
我们讨厌的那个人,也总是会有一些我们极力否定和回避的投射在其中。他对于我们来说,陌生而又熟悉。只是这个陌生令人害怕,这个熟悉令人厌烦……
远儿手绘通过“喜欢你”,我们在慢慢形成那个丰盈状态的自己,自己就是喜欢的源泉,坚定地喜欢自己即纯粹而真诚地喜欢他人!
通过“讨厌你”,我们在慢慢看清自己与外界的关系,不断确认和拓宽自己的边界,接受那个隐匿的自己、否定的自己。
那么,最终,我会在这天地间,自由地说:“我喜欢你,如你所是。我讨厌你,如我所是。”当我接纳所有的自己时,我也接纳了所有的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