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上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是什么时候呢?
今天朋友和我讨论起关于他的新房子装修的问题,看到他在聊天框一张张发过来的装修效果图,兴高采烈地跟我讲述着装修风格和材料时,我不禁有一霎那的失神:
「当时在课堂前后桌打闹的我们,讨论着游戏和漫画的我们,竟然也会有一天谈论这些啊。」
一。
少年时代的每一次生日,听得最多的是来自于亲戚朋友的:
「又长大了一岁啊!」
「越长越高了!」
因为「变化」被夸赞,成了过生日时不变的定律。
但那时,还未对年龄有着如同对树桩年轮般清晰的认知,如果非要用一种具象形容出来,只觉得成长就像是推开一扇门走进一间屋子,然后不停地推开门走进下一间屋子。
成长的痕迹被某些东西规规矩矩地标清了刻度,它可以是小学、初中、高中;可以是1米5、1米6、1米7;也可以是出生证、学生证、身份证。
随着认知圈的不断扩大,成长这件事带给了我很多新奇的体验与经历,学会了很多技能,吃到了很多美食,去过了很多地方,也有了很多的五味杂陈的情绪。
后来才渐渐明白,所谓成长,恰恰就是这么回事,一边推开一扇扇房门,一边同孤独、受伤、失落、失去抗争,然后再若无其事地生活下去。
二。
其实我心底还是很害怕长大的,这不一定非得代表心智幼稚,也不是因为害怕承担一些成年人的责任,而是越发觉得:
长大是一件特殊的事,是一件无可挽回,无力阻止的事情,让人无奈且沮丧。
过年回家时,偶然翻出了家里的相册,里面我的照片按照从小到大的年龄顺序排列放着。
从最后一页开始,我慢慢往前翻看,看着一个青年慢慢变成少年,最后变成襁褓中的婴儿,在这个过程中,我竟产生了一种陌生感,仿佛在回顾别人的人生。
所以长大这件事,是怎么做到这么隐蔽、并且这么恒久不变地进行着呢?
从以前居住的房子搬走,还可以随时回去看看;从以前生活的城市离开,也能飞机高铁赶回去转转;小时候丢掉的玩具,现在还可以买到像模像样的同款。
你看,人们对逝去的过去一直存在着困扰,却总有各种各样的方法追忆过去。
可唯独长大这件事,是不可追忆的,就像儿时脊背上被凉席压上的印子,后来渐渐消去,再也找不回来了。
三。
随着年岁的增长,我们也不得不与「生活」这条厚重冗长的铁轨接轨,有人抱怨工作辛苦学业重,有人哭诉房贷高压力大,也有人叹息理想不易靠近。
成长的作用力不再只会“拔”着你往上了,更多的却是压着你往下。
你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时间在从你身体里抽走某样东西。你变得易乏,贪睡,尽力不落下每一顿早餐,喜欢在闲暇的时候晒一晒太阳,盯着流动的水和飞驰的车厢时会怔怔出神。
你发现,身前不远处的那两个代替「长大」的字,叫做「变老」。
每个人在成长的时期里,都会有属于自己的「刻度」,它可以不是年龄、不是证书、不是身高体重。
小学毕业后,一次次尝试,摔得满身伤痕,学会了骑自行车;
大学住宿后,从生涩地把被褥叠成“一团”,到熟练地把被褥叠整齐;
租房后突然欠费断电,摸着黑手忙脚乱地学会了如何充值电卡;
你看,接受“成长”这件事,不需要多么冗长复杂的过程,有时候可能只是一个瞬间。
也许你只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奔走的同时,在忙碌、疲乏、不安和困顿的时候,想一想:
「如果是几年前的我来做这件事的话,能不能做得比现在更好?」
「几年后的我,在某些方面一定是可以超过现在的我的。」
的确,成长带来了很多让我们背负的东西,却也带来了足够面对当下的力量和勇气,以及对未来的信心。
也许在未来某一个普通的早晨,你挤进早高峰地铁嘈杂的人群里,忽然耳机里响起一首歌,刚好其中一段的音调像极了小学音乐课本里的《卡农》,这时候你才释然到:
「原来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了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