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一代人的学习与焦虑

作者: 点爷 | 来源:发表于2017-03-17 23:59 被阅读64次

罗胖的《罗辑思维》视频在3月8日播完后便停了。

那个感觉像极了《老友记》04年播完最后一集宣布停播一样。

仿佛一个时代的完结~

之前分享过一首歌《Let her go》大意就是表达:

我们都在失去的时候才开始,哀鸿遍野~

所谓爱情,总是粉墨登场,而后猖狂逃脱!

罗胖在告别视频里分享了一个很重要的话题--我们这一代人的学习。

是的,我们这一代人的学习跟之前我们父辈学习东西已经完全不一样,甚至跟我们自己十年前的学习也不一样。

十年之前,我们为了求生(For Surviving),而今天我们求存(For Living)。

十年之前,我们学成归来,而今天压根儿学无所成,没有终点。

所以我们焦虑了,因为需要学的东西很多,但是我们每个人的时间又他妈那么有限。

我们得上班吧,

我们得赶公交吧,

我们得七嘴八舌话家常吧,

我们得刷微博微信刷头条吧,

我们得辅导孩子作业吧,

我们得旅游血拼吧,

我们得享受基本的人类权利啪啪啪吧!

...

这些TM的都得花时间呀!

时间不够啊~

所以,不管你现在如何,反正我焦虑了!

焦虑始于对未来、未知不确定的恐慌!

罗胖的这一刀“疼痛销售法”真的很厉害。

他要让你心甘情愿地看到自己的病,

然后再告诉你,"来,老子有药,你丫要不要(活命)?"

我们就含着泪,磕着头说,“要,求你给我!"

所以罗胖给了5点方法论来解决如何学。

第一,向牛人学习。

知识很复杂,但是牛人、达人、行家在不断进行认知迭代与升级。

你要学习来的最快的方式方法---找到这些牛人或者他们的老巢。

咯,你马上想到了罗胖的“得到”。

其实最近咪蒙的公文就推送了“分答”,

还是其他大牛在分享“在行”。

所以,知识是有的!

知识型人才也是有的!

平台框架也是有的!

关键是你---只有热情一把火还是有深刻的改变自己的持久力?

第二,不断搜集新概念,高效学习。

就类似前一篇跟大家分享的阅读力一样,我们需要扫目录,寻找概念,特别是新的概念,然后集中突破。

如何做到1小时快速阅读完一本书?

比如我最近在给学生们讲英文里提到的日本文学里的俳句(Haiku)。

作为一名有情怀、有节操的老师,我就上维基、上知乎、上豆瓣、翻墙去看Youtube甚至买了一本日本文学史来研究俳句,而这其实就是一种主体性阅读。

针对“俳句”这个概念,我深入去了解,去掌握。

(关于主题化阅读以后我还会专门分享!O__O "…也没准儿)

这样的方式方法,能让我们对一个事物、一个概念从表层的浅尝辄止,到深入了解,再深入浅出,融会贯通。

第三,缝合-输出、分享、表达是检验是否掌握的唯一标准,没有第二。

我以前经常在培训分享的时候用到荀子·修身 里的那句话,

不闻不如闻之,

闻之不若见之,

见之不若知之,

制止不若行之。

翻译成英文就更加直白易懂:

I hear and I forget.

I see and I remember.

I do and I understand.

I share,I master!

分享的平台有很多,

来,我给你画个图你便一目了然:

当然我2月份给我哥哥分享的《你也想当知识型网红?看完以后你再说!》也提到过。

第四,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

接纳我们这个大时代里时间被分解成很细碎的状态,然后充分利用你的1分钟、3分钟、5分钟时间进行相应的工作、生活的安排。

第五,立定目标,随时扣动扳机。

我们都很喜欢制定年计划,但是年计划会因为我们在实际过程中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所以不妨对你的季度、每月以及分解到每一周的工作进行细化跟追踪落实。

以上分享内容用一张简单的思维导图分享便是如下:

以上便是今天的分享,

我要去看书了!

毕竟学习跟分享是我这个公号除了“黑”以外的底色!

既然这么黑,来听吉克隽逸的《彩色的黑》☟

彩色的黑 by吉克隽逸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这一代人的学习与焦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ipzi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