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临沂大学文学院邢斌教授以《2022年冬,我在临沂城送外卖》一文,看了一遍,很感动。再看一遍,除了感动,还有以下感慨:
1、送外卖的人很多,邢教授只是节假日和晚上送外卖,仅一个月,即写出如此深的感受,还有各角度的观察和思考。让人不由得想到:同样是一个教室,同一个老师授课,每个人的收获是不同的。——准确地说,邢教授送外卖正如他自己所说,体验,给自己油头粉面的内心减减肥。
2、送外卖这么苦这么累风险这么大,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坚持?
邢教授的回答:我看到了越来越多的女性和老人骑手风驰电掣争分夺秒。可能再危险再苦再累,他们也离不开这3、4000块钱的收入。家里的孩子、病床上的老人、银行发来的房贷还款短信……都在提醒着他们: 跑起来,快些跑!
这篇文章,让我们真实感受到外卖员的焦虑与忙碌,不是来自于欲望,而是真的因为生存,因为要活下去。
3、这篇文章为什么感人?
正如作者自己所说:有时候,精心修订过的数字会误导世界。还不如我们日常的体验。
这一字字,每一个数据都是他一个月的真实体验、经历过的,浸着汗水和苦水得出的。
4、虽然作者是教授,也经过一个月的真实体验,但他还是有疑问:
是否有一种公司,不仅能让我赚钱糊口,还能教我们学点好的东西?这是我心中最大的疑问。究竟谁在阻碍我们过上有最低体面水准的生活?
这也是自己每次看到“急行骑士”的疑问。
今看报纸,得知西安雁塔区社城街道融创宸院社区,参与基层治理,邀请外卖员、快递员等新业态工作人员,变身“社区”监督员,实现“监督员”派单,社区“接单”。
为什么呢?
因为此群体对社区情况熟悉,流动性强,接触面广,是社区治理不可缺少的好帮手。这让社区治理更加精细化,也提升治理效能。同时社区也为这些“监督员”们提供暖心的微服务:驿站歇脚,下车躲雨充电等。
这是最暖心的新闻,让人看到外卖员、快递员,除了本职工作外,还有更大的价值可以拓展,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5、文章最后,以张爱玲看流浪剧团后台的女演员,在寒冬中化妆换装,张爱玲说的一句话结束:这才是真正有生命力的女人,再苦再穷,大世界天崩地裂,也挡不住她们活下去,就像野草一样。
这让人读后感动、伤痛,同时又给予人力量、希望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