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的一篇关于微信礼仪的文章,表达的观点是:大家使用微信时,要注意使用微信礼仪,让对方跟你交流时感觉舒服。
反面教材
表情使用不当
微笑表情:今天在很多社交工具尤其是微信里面,微笑表情的意思是:“我就静静地看着你装,不说话”,等同于“呵呵”。
“微笑招手”:这个表情在很多微信语境下,已经不是“再见”的意思,而是含着笑说:滚。
交流方式不当
比如在微信里面,如果一个人发“你好”,而你和这个人不太熟,有些人(尤其是在忙的时候)会选择不回复这条消息。如果收不到回复,通常他的下一句就是“在吗”。
在吗?这个表达方式在微信里是不妥的,这是微信的特性决定的。
电话,是一个同步独享沟通工具。你愿不愿意和这个人沟通的决定,是通过按不按下“接听”这个键来决定的。按下去了,就相当于同意分配一段独享的时间给对方。然后,你们用“你好”、“你也好啊”来完成握手协议,在谈话过程中,用“对”、“是”来确认收到对方的信息,彼此同步。
邮件,是一个异步分享沟通工具。你愿不愿意和这个人沟通,是通过回不回复邮件来决定的。就算你回,从收到邮件、到回复邮件,你的这段时间,是分配给很多人共享的。这段时间你可能一边思考如何回复,一边做很多其他事情。直到收到你的邮件后,对方才会再进行他的下一步,是异步模式。
微信是介于电话和邮件之间的沟通工具。
回到刚才"在吗"的话题,你说他在吧,他可能正在走路。你说他不在吧,他可能正在微信上聊天。也可能,他此刻正在微信上聊天,一分钟后他就要走路。所以,他回复你“在”好呢,还是“不在”好呢?
万一回复了“在”,然后开始走路,你下面的话没人回复,你会觉得很不礼貌。
如果回复“不在”,你会觉得这是几个意思,明明回复了,还说不在?
我很庆幸我没有在微信问过别人在不在,而且我也反感别人问我在不在,文章说这种反感是因为:
你在试图用电话或者QQ的“职业化”方式,试图在微信里面表示礼貌,然后启动一段锁死独享时间的沟通。
正确方式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说句“你好”,然后就以有事说事的心态,简短地说清楚你想说的事情。这样,给对方足够的自由时间,来选择要不要回复你,或者如何回复你。总之,让对方舒服。这一点我也认同,就像别人问我在干嘛的时候,我有一种被审问的感觉,我在想为什么你不先说说你在干嘛,然后我们再往下聊呢?开头就问我在干嘛,我在忙的话,就不方便回复你,对你也不礼貌,回复你,我就没时间了,假如不忙的话,我做的事也是简单轻松甚至无聊的事,跟你聊的话题也变得从无聊开始了。
总结
微信交流,首先要了解微信的特性,不能将微信和电话或邮件的交流方式混淆,其次要让对方感觉舒服,不要以自己以为的礼貌的方式跟别人交流。
![](https://img.haomeiwen.com/i9992928/7655f8c22ba00fed.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9992928/a6be86af6f481ddb.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