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这是一个主观起决定作用的感情状态。从小学开始,自己就是一个喜怒外显的孩子,高兴了,脸上乐开了花;生气了,皱着眉头,语气冰冷。这就是自己,用俗语来说,就是小孩子的连,说变就变。随着年龄的越来越大,我的这个外显情绪的状态一直还有,对于我的人际交往产生了一些影响。初入单位,我总是把自己当成学生,总是用学生思维来做人、做事,本以为自己很真诚,却不想当时的自己只是情商低的表现。
微博上有句话,你要做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情绪,在职场当中,是最百害而无一例的。每个人都以自己设定的人设在职场中互相交往。我情绪不稳定,但是善于反思和学习。我看到的会交往的人,总会想想这些人是怎么做的。但是,我忽略了一点,那就是东施效颦。我自以为我可以照搬,却不知道别人的背景是什么,别人与他人的关系如何等等。我仍旧犯了学生思维,掉进了低情商的穴洞。别人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我就跟着看。殊不知,我看的仅仅是山,仅仅是水。就如同我看到冰山一角,就以为自己了解整个冰山,但是冰山下的一切,我一无所知。自己就像一个透明人,别人看自己,一眼望穿,我看别人,需要拿着放大镜。有人说,当你觉得和谁相处舒服的话,说明这个人比你聪明。聪明的人会把控自己的情绪,懂得调节自己当下的状态,不会让情绪成为自己成功路上的拦路虎,而是垫脚石。
曾几何时,我认为善于与他人交往的人,可真是让人讨厌。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也是太虚伪,太做作,太会奉承他人。我也一直秉承我就是这么直接的人,我和你关系好,所以我不想说假话,标榜自己的真诚。现在回想这些曾经的想法,真是可笑极了!现在的自己,通过读书、吸收他人的经验,我开始转变观念,转变自己对情绪、对情商的看法,开始注重将来孩子性格培养的目标。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这是为人的高情商,这是懂得依据不同的人进行不同的交往,不能搞一刀切。在教学中,我明白要因材施教,要有针对性的对待学生,明白他们之间的差异。那么在与人交往中,不是也要区别对待交往的对象吗?到我28岁这一年,我才渐渐明白这个道理。读书,真的是成本最低的高回报事情。
因此,我慢慢发生转变,情绪上更平和,心态上更平和,用脑做事,而不是用情绪处理事情。做一个不懂声色的大人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