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定位
一个人能走多远,最终取决于见识。

一个人能走多远,最终取决于见识。

作者: 自文墨 | 来源:发表于2018-06-04 19:04 被阅读458次

    但凡人的知识面稍微宽一点,交际的圈子稍微广一点,了解事情稍微全面一点,命就会好很多。

    寒窗苦读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态度,但是社会竞争是一种非常长期且复杂的系统竞赛。寒窗苦读是成功的因素之一,和经济条件好、智商好、出身好、长得美一样,都只是其中的一个变量而已,而命运是很多个变量的结果。

    我们必须承认,社会是分层次的。20世纪80年代,农村和城市就有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农民进城被称之为“盲流”,城市间也分三六九等。我们处在的社会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好的社会,横向对比全世界也是相对公平的。因此才会有逆袭这个词语出现。处在底层的人,首先要认清这个现实,才能有希望。假定社会分为100层,站在金字塔尖的是1层,最底下是第100层。

    一个人目前处于70层,他相比69层的人有明显的劣势,家境也好,智力也好,颜值也好,运气也好,总之有差距。如果他的努力程度和69层的一样,他最多呆在70层,甚至会跌倒71层。很多逆袭者的误区在于,只看到自己的努力看不到别人的努力。庆幸的是大部分人一生都是处于松懈状态,达不到80%都努力,这才给了逆袭者机会。

    美国商业部前部长骆家辉在当选华盛顿州州长时讲,从他爷爷家到州长官邸只有100米距离,但是他们家人走了两代人的时间才完成了层级的跨越。

    讲一个逆袭的故事。

    18世纪末,英国有一个人,按现在的定义就是标准的”草根“。由于出生于穷苦人家,十几岁就煤矿里面当童工。为了改变命运他拿出部分工资去读夜校,19岁才会写自己的名字。因为地位低下,他的恋爱和婚姻也不顺利,娶了一个大他12岁的农村女仆,他的太太在为他生下一个儿子后便去世了。 

    这位主人公年轻时没有过上一天好日子,可以说是“催人泪下”。不过靠自己的努力,他在31岁时当上了矿上的技师。他终于有钱将儿子送入学校,并跟儿子一起学习。当时矿上瓦斯爆炸很多,他几乎同时和英国著名科学家汉弗莱·戴维爵士同时发明了安全灯。经过几十年的发明权之争,这位技师并没有因这项发明争到什么钱。

    对此他并没有在意,而是专注于另一项伟大的发明。历史给了他一个称呼——火车之父,他就是英国伟大的发明家乔治·史蒂芬森。

    这不是写鸡汤,而是希望用这个故事对比我们身上不足之处。不是要抱怨社会的不公,而是需要付出足够的努力。

    和投资自己一样重要的就是找一个好的配偶。

    金融巨子约翰·摩根讲的三个基本要求——迷人、有气质、聪明,基本素养——不搬弄是非而且性格好。巴菲特也曾说过要找一个比自己更优秀的人。找一个不如自己的人是一生的麻烦。聪明人会欣赏聪明人,而且只有聪明人才会欣赏聪明人。母亲的智力水平对孩子的影响比父亲还大。在一个完美的婚姻中,双方都应明白关系的亲密度和重要性依次是“夫妻优先于子女,更优先于双方父母”。恋爱的激情,是化学物质分泌所带来的愉悦,婚姻则是由两个人一同构造一个舒适的共同体。

    人生需要做减法

    选择太多,导致人太浮躁,不愿意长期呆在一个地方、一个领域努力经营。而做到顶级都是需要时间的。印度人的种姓制度比我们历史教科书介绍的还要复杂得多,分成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4个阶层,每个阶层内还会不断细分。找配偶只能选择同层种性的人,选择余地特别少。印度虽然近年来发展很快,但依旧非常穷,当它的精英通过读书或者工作移民到一个新国家后,几乎没有可能在回到印度。在美国一个普通的岗位,一个中国人要是三年内没有升值加薪,他必然会选择跳槽。印度人却能在这个岗位待上30年。由于印度女性在婚后常常不上班,承担了教育孩子和管理家务的事情。也让很多男人有更多的时间花在工作上,这也让他们更有竞争力,硅谷的很多大企业高管都是印度人。

    人的幸福感和成就的取得,不是来回选择的结果。而是在没有多少选择时深度经营的结果。这种现象称之为“不选择反而获得幸福”

    人有两个特殊的天赋是机器无法取代的:一个是艺术的创造力和想象里,另一个是梦想和浪漫的情怀。

    芝麻和西瓜,没有保护好自己的性格(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为了拿免费的东西抢破头

    ·为了省1元出租车钱,在路上走10分钟

    ·为了抢几元钱的红包,每隔三五分钟刷一次微信

    ·为了挣几百元的外快,上班偷偷干私活

    ·为了“双十一” 抢货不睡觉

    ·为了一点点折扣在网上泡两个小时,或者跑几家线下店

    不仅时间利用非常没有效率,于是渐渐习惯于非常低层次的追求。

    举一个捡芝麻、丢西瓜的例子:2016年阿里巴巴四名程序员修改脚本,瞒着公司多刷了124盒月饼,被公司无情的开除了。糟糕的思维方式和衡量价值的标准,决定了人不幸的命运。

    苹果公司的产品线一个巴掌就能数过来,却是全世界最挣钱的公司。因为他在捡西瓜,他们并没有为那些蝇头小利动心,而是把目光放得更长远。这个道理其实大家都知道,但是大部分人看到芝麻依旧会去捡,捡多了,西瓜自然留给了那些有智慧的人。

    庄子在《养生主》开篇讲“吾生也有涯,而知无涯也”,大致意思是,我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知识是无限的,以有限的生命追求无限的知识,是要失败的。很多事情不做其实也无关大体,那就别做了,这样就不会让你每天忙忙碌碌了。生命是有限的,当钱达到一定程度后,其实并不重要了。我们需要的是获得时间的自由。

    人生成功的秘诀在于做减法,而做减法的关键在于能够跳出一般人的思维方式,找到那些其实无关紧要的事,然后下定决心那那些事情放弃掉。

    巴菲特说过每个人终其一生,只需要专注做好一件事就可以了。

    我们要知道,幸福生活才是根本,其他不过是达成这个目的的手段而已。

    起跑线的输赢对一生的影响并不是那么大。

    有些人学习成绩好,但也只是在那个阶段好而已。出社会工作后,被之前不如自己的人超越了的例子比比皆是。不是说他不够聪明,而是不能坚持去学习。我们必须树立“人生是马拉松长跑”的想法才能笑到最后。在这条道路上,每过一个阶段就有人主动退场,请注意,是主动退场。最后的赢家。不是一开始跑得最快的人,而是为数不多坚持跑下俩的人。这里分享一个故事。

    美国中部密苏里州有一所独立高中,1901界的毕业典礼上,查理·罗斯以年纪第一名的优异成绩从学校毕业。他身旁站着一个比他矮半个头的哈里。哈里其貌不扬,来自一个非常朴实世代务农的家庭。

    罗斯考进了当地的密苏里大学,毕业后成为了新闻学院的第一位教授。在随后的几十年里,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影响力越来越大,1945年罗斯被杜鲁门总统任命为白宫负责新闻和出版事物的首席秘书。从他的经历可以看出,一个人即使赢在了起跑线上,成功也要靠自己的长期努力。

    和罗斯相比,哈里无疑在起跑线上输得一塌糊涂,在高中毕业的十多年里,他因为家庭贫困,无法上大学,没有人脉,没有机会,一事无成。当罗斯在新闻界大显身手的时,哈里还在为温饱发愁,但在最后的长跑中,他却赢得非常漂亮。他就是美国第33任总统哈里·杜鲁门。1945年,接替了去世的罗斯福,从副总统上位为总统。 杜鲁门是美国历史上第九位没有大学学位的总统。

    杜鲁门的成功过程说明,即使起跑线上领先,优势其实未必能持续很久。他的成功可以概括为耐心、运气、勤奋。只有一颗强大的心脏,才能让自己坚持不懈的跑下去,即使跌倒也能不断的爬起来(并且一边跑一边欣赏沿途的风景)。最终跑到终点的会是这样的人。

    “玻璃心,伤不起”

    由于过分强调起跑线的重要性,老师和家长不断告诫孩子,一朝落后、永远落后。孩子们一遇到一点不顺利,一点失落,就害怕得要死。用不了多久,孩子的心就会变得很脆弱。如果一开始处于顺境,就越发的自信能一直走下去。但人难有永远的好运,一旦遭遇挫折,便成了一件了不得的大事,“整个人都不好了”,最后变得输不起。玻璃心一旦养成,副作用会非常大,一辈子都会是大问题,走不出心里的阴影。

    先让父母成熟起来。儿孙自有儿孙福,我想这是老人应有的智慧。想让孩子成为精英,自己要先成为精英的父母。大气、开朗、不斤斤计较,不倚老卖老。

    向死而生,衰老最后体现在人类身体的全面崩溃,就像一面千疮百孔的墙,即使能修复一两个小洞,对面那面要倒的墙没有多大帮助。只要每天开车和坐车时想着系上安全带,人均寿命就能延长两到三周。假定一个人目前30岁,他的寿命是70岁,按一年365年来算,他只剩下14600天而已。《自私的基因》一书的作者道金斯讲,我们不过是基因的载体,所有物质的生命,不过是基因为了延续和进化的目的而存在的。当我们能站在一生的高度过每一天时,就能活出精彩。

    论运气

    时间是你的朋友,而时机不是。也就是说,耐心是成功的第一要素。任何经历合理利用都是财富,不善于利用都是浪费时间。社会上不上强者生存,而是适者生存。在成功时感谢帮助过自己的人,感谢上天安排的命运,在厄运中泰然自若,看清自己,或者更容易等到时来运转的时候。问心无愧是我们唯一稳得的报酬。我们能做的不过是“尽人事,听天命”

    由俭入奢易,反过来则千难万难。《庄子·外篇·秋水》的“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事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之教也”说的是,对于在见识上不长进的人要少和他们来往,更不要和他们争论,因为道理讲不通,徒费口舌。缺乏爱的人难以大气,不大气的人做不成大事。比贫穷更可怕的是缺乏规矩,踩到别人脚趾而不自知。其结果是,轻者没有人愿意帮助他们,重者是人家会和他们做对,而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帮助是不行的。

    缺乏见识、缺乏爱、缺乏规矩是比缺钱更可怕的事。没有钱,有一辈子的机会能够获得,而缺少这三样东西,纵然后天再努力,格局和气度都会太小,终难成大器。人最终能走多远,取决于他们的见识。我们常讲“名师出高徒” “要与比自己好的人为伍”,实际上就是为了提高我们的见识。

    富兰克林在他的自传讲过这样一件事情,他曾经有一位政治上的对手,那个人颇有影响力。为了把他争取过来,他用了一个创造性的方法,他去向对方借书,而对方还真借给他了,于是两个人后来成了朋友。钱锺书在《围城》讲过这么一个观点。借书有利于男女之间的交往。借一次书,还一次书,至少接触了两次。要是能一起谈论书中的内容,接触的机会就更多了。生活中我们总是在买一些并不需要的东西,然后因为它们堆满了房间、塞满了抽屉而心烦。一本好书,本身也可以帮助我的重新认识自己、认清世界,弄清心头百思不得其解的疑惑,并最终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阅读不仅让我们在冷酷无情的科技时代获得喘息,而且重启了大脑深度思考的功能,还是抵抗狭隘、思想控制和舆论支配的方式。

    在风险投资领域有一条金科玉律——投资就是投人。成功的交友是人一生最重要的投资。

    ·凡事三思而行,不要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对人要和气,但不要过分狎昵。

    ·相知有素的朋友,应该用钢圈箍在你的灵魂生,可是不要对每个泛泛之交的新知滥施你的友情。

    2009年,腾讯找到吴军博士,希望他能加入腾讯。因为需要一两个合作者一起工作,他找到了他长期合作的伙伴,也是他的挚友朱会灿博士。于是第二年他们就一同到了腾讯。两年后因为吴军博士需要回美国,他和会灿商量了他的想法,并在没有反对的前提下回到了谷歌。会灿考虑良久,半年后也随吴军博士回到了谷歌。又过了两年,吴军博士打算创立一家风险投资基金,事先也把打算告诉了会灿,起初基金规模小,他不建议会灿离开谷歌,等到基金规模大了,他依然会为会灿保留合伙人的位置。两年后基金做的不错,福利也可以向谷歌看起了,他才建议会灿加入他们。而会灿也如约答应了。吴军博士说,像会灿这样的人,是他最应该珍视的财富。

    人的出生无法决定,能自己决定和选择的只剩朋友了,好的朋友是巨大的财富,而损友则是巨大的负资产。用曾国藩的原则,不要给损友第二次机会,永远不要来往。

    好的产品就是每天都必须用上几分钟,就如同刷牙一样,久而久之用户就养成了使用该产品的习惯。把新的产品放在最显眼的地方,强化你对它们的印象。这就是所谓的爆款效应。谷歌的商业定位就是:将有用的东西传达到千家万户。

    在未来的智能时代,连接比拥有更重要。谷歌和脸书这样的公司并不拥有什么内容,但是它们有对用户的连接。爱彼迎没有自己的房子,却是世界上最大的房屋租赁公司。滴滴和优步没有自己的汽车,却拥有全球最大的出租车公司。懂得了这一点,就理解了互联网经济的本质。

    中国一些投资人,会花很多钱,通过竞标成功和巴菲特吃了那一年一度的午餐。巴菲特跟他说:年轻人,我不用告诉你们该做什么,因为你们很优秀,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我告诉你们不该做什么。第一,不要做自己不懂的事情:第二,永远不要做空股票:第三,永远不要用杠杆投资(不要借钱投资)。巴菲特给这位投资人的建议是,人一生不要两次富有,低谷对人来说总是有的,但是不应该从富有变成穷光蛋,这不仅缺乏智慧,也会让人的生活变得很糟糕。少犯错误比多几次成功更重要。最好的投资是自己的工作和事业,因为我们擅长于此。

    很多家长因为孩子是自己的,怎么看怎么喜欢,觉得自己的后代就是比别人强。但是在做事情上常常会忽略。很多时候,人和人的差距看似在智商、情商和知识上,其实是在智慧上,而智慧的核心是对人性的理解。

    中国现在的独角兽公司,几乎清一色都是从一线城市和思想比较开放的二线城市走出来的。这说明环境的重要性。而且再有钱的商人如果没有核心业务,生意也是不能持久的。司马迁的《史记》讲过,“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今天整个现代经济学上建立在所谓的“人是理性的、商业的人”每个人都是算着帐,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而奋斗的。从史书中学到的智慧,显然要比知道一些故事更重要。

    在销售过程中,把钱收回来是目的,而把货卖出去只是手段。任何一个好产品,都需要顾及使用者的面子。与其说服他来买,不如讲清楚你可以给他提供什么价值,让他自己认可这种需求。

    和人相处的技巧在于,要让对方感觉对你有所需求。如果我们为别人提供价值,而不是一味的推销,我们的产品,甚至我们自己,就会受到欢迎。

    管理者不可能也不应该对员工进行事无巨细的管理,因为员工的主动性很重要。工作中的伪工作者:

    ·不能给公司带来利益,又不能给用户带来价值的改进和升级。

    ·可以通过学习一种新技能高效的工作,却还要守着过去的旧工具工作。

    ·在做事前不认真思考,盲目的试错找答案。

    ·做产品不讲究质量、不认真测试,上线后不停的修补。

    ·不注重用有限的资源解决95%的问题,纠结于那5%的问题。

    ·每次开会找来大量不必要的人旁听(浪费他们的时间),或者去参加不必要的会议。

    成功学上有一个10000小时定律。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10000小时,按比例计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五年。这就是一万小时定律。10000小时只不过是一个必要条件而已,那些伪工作者10000小时都是在从事低层次的重复,不注重学习,懒得总结教训:同时还脸皮薄,也不好意是请教。只在自己的世界精进,他对外界(新知识)越排斥,外界当然也会排斥他。

    1000小时的努力是一个积累效应,第二次努力要最大限度的复用第一次的努力结果,而不是每次都从头开始。10年后因为人工智能技术,大部分人都会失业。如果我们总是能从不中听的话中找到合理性,不仅进步快,而且眼界、气度都会比常人高出很多。

    大部人过分相信自己的记忆力,以为自己能够记得住,但很快就忘记了。因此,这就是做记录的好处之一。做记录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在做记录的过程中又思考一遍,进步得会更快。

    有一次运动会期间,我和另一位同学骑车溜出去玩,回来的时候才发现运动会已经结束了,我和那位同学说:“既然已经散了,我们回家吧。”那位同学讲了一句话,我一辈子都会牢记,他说:“我们已经走了九十九步,为什么不把最后一步走完呢?”于是我们就进入校园,点完卯才回去。

    巴菲特讲,要用一个合理的价格购买一个公司,而不是用一个便宜的价格购买一个平庸的公司。年轻人第一份工作不要太在乎工资,几乎没有人是靠第一份工作的工资发财的。人有多大的心,就能做多大的事情,讲得就是那些心胸开阔有素养的人。工作只是大家谋生的手段,职业才是我们一辈子要从事的事业。

    最有效的沟通是在第一时间给出直接给出答案,然后补充解释。善于沟通的人会理解对方提问的问题,然后提供有用的信息,而不是按自己的意思解释字面上的问题。求其上者得其中,求其中者得其下。一个人如果追求的层次本身就在中下层,是不可能靠运气不断进步的。人必须掌握一些专业知识以外的知识,只有这样,人的眼界才可以开阔,才能更好的和别人合作,才能调动更多的资源。毕竟今天社会早已不是一个人可以关起门来搞定所有事情的年代。衡量一个专家水平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看他们是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让每一个人都能理解,还是故作高深,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任何一种金融游戏,无非是把一部分人的钱从口袋里掏出来,放到另一部分人的口袋,不可能产生财富,财富终究靠创造才能获得,这是常识。

    商业是本质是让人多花钱而不是省钱。人在满足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后,常常会追求娱乐和享受,而且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这种需求会越来越强烈。当人们有了闲钱以后,很多人反而会愿意花时间、花钱去现场听一场音乐会。

    经营和管理的秘诀:不给选择

    不提供选择的一个直接负面结果可能是永远得不到某些客户,或者在公司无法满足100%的员工。但这其实没有太大的关系,我们不是神,没有能力让所有人满意。

    新技术产品,通常都需要到第三代才能普及,被大众接受,长久的存在下去。比如智能手机,最早的微软、黑莓、诺基亚这是第一代。第二代是苹果的iphone,一款很漂亮的高端手机。第三代是谷歌的安卓,便宜实用,于是普及了。

    鲁迅先生讲,人“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然后他又具体解释道:“我之所谓生存,并不是苟活;所谓温饱,并不是奢侈;所谓发展,也不算放纵。”自由不是钱能买到的,但能够为了钱而去卖掉。盖茨、佩奇、布林和扎克伯格退学创业能够成功,是因为他们找到了挣钱的方法,然后才退学,而不是反过来。用钱来提高今天的生活品质是我的一个原则,这不仅是为了享受生活,更因为未来是在今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于喜欢的东西,如果付出的代价是让生活质量变差,那就算了。想要挣钱多有一个秘诀,就是掌握一些大部分人不会的技能。那些最终能把公司做得很大的人,都是有明确的愿景和方向的。

    风险意识。很多人出国时会买大量的包包带回来,其中就存在三大风险,托运的时候丢失、海关检查补缴税、商品退换货问题。

    说话做事都要达到目的。美国华裔政治家赵小兰接受电视采访中有几个特点。

    ·她的观点非常旗帜鲜明,没有那种“既要……又要……”和和稀泥的废话逻辑,在批评一些人和大学时毫不避讳。

    ·她一直在肯定和认同对方的观点,但是用事实说明他们的行为违背的他们自己的观点。

    ·在采访中,她批评别人总是非常委婉。

    ·她在赞扬亚裔的贡献和所应得的利益一直都是理直气壮,讲亚裔人出色而应得的,因为这个国家历史强调卓越和公平。

    我们很多人讲话的毛病是,夸自己时不好意识,批评别人时总是说得很难听而且缺乏根据。在说服别人方面,事实比口才更重要。


    吴军老师在得到APP开了一个专栏《硅谷来信》,为9万人写了362封信。这本《见识》就是硅谷来信的专栏精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个人能走多远,最终取决于见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iwy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