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社会心理学》笔记
读书笔记——《社会心理学》(第一章:社会心理学导论)

读书笔记——《社会心理学》(第一章:社会心理学导论)

作者: DunerGee | 来源:发表于2021-10-24 23:36 被阅读0次

自我介绍:

本职业是个程序员,平常也比较喜欢读书,各种类型都有技术的、小说、还有科学类的。
平常也会写一些技术博客,算作时自己的学习记录或者经验分享。
在这里我打算开启一个新的系列,这个系列主要是对自己读非技术性书籍的记录和自己的理解。

读社会心理学的原因:

自己在不忙的下班后或者周末喜欢抛开技术,读一些其他方面的书,这本社会心理学是因为买其它书,然后看到这本比较感兴趣以后好奇买的。

目前的总体感觉

这本书偏理论性,他讲的很多东西都是一些实验案例或者理论,如果你想要通过心理学去分析一个人,那么我的建议是这本书并不是你需要的,但是他能对你的生活与工作起到一些积极的作用。
下面我们进入正题

理论

这本书首先告诉我们了一个好的理论具有哪些特征:

1.能有效概括大龄的观察结果

2.能做出清晰的预测,以便于我们:

2.1 确证或修正理论
2.2 激发新的探索
2.3 指出可能的应用方向

以上就是书中告诉我们的一个好的理论应该有的哪些特征,从以上几点就在此书中我最关心的其实是最后一小条,指出可能的应用方向。
其实在此书的第一章主要是讲的一些实验所需要的与应该避免的,以及作者在实验中的一些观点。主要是从第二章开始。
但是在第一章中我还是觉得有一条时我个人觉得对于我这种门外汉有用的:

后见之明偏差

如果一开始给你一些真正的研究结论(你是这么认为的),那么你也许会认为那些事实是“显而易见”,部分人会自信的认为这是常识。

常识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我们在知道事实真相之后才想起它的存在。后见之明总比先见之明来得容易。有实验表明,当得知实验结果时,人们便突然局觉得实验结果不是那么令人惊讶,至少相对于那些得知实验程序或实验预期结果的人们而言
——Slovic&Fischhoff,1977

你可以回忆一下在生活中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或者在你上学做实验的时候有没有过这样的感觉。

日常生活中我们因突然洞察了使事实得以发生的种种力量而不觉得惊诧了。不仅如此,我们还可能记错了自己先前的观点
——Blank &others,2008;Nestler&others,2010

仔细想想你在微博吃瓜的时候,或者某个瓜突然反转了的时候,你是否因为官方通报或者其他证据而感觉“我早就想到了,果然是这样”
通过这一条也告诉我们在吃瓜的时候不要只看一方观点或者只言片语,不到最后谁也不知道到底是怎样(狗头)
以上就是我自己看社会心理学第一章的一些记录,因为是导论所以没有很多东西。

第二章社会中的自我

在这章中我们会发现很多有用的理论
这篇笔记就到此结束,感谢看到这里的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笔记——《社会心理学》(第一章:社会心理学导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ixeo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