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律

作者: 哭泣的骆驼1124 | 来源:发表于2018-12-15 20:57 被阅读5次

    最近1个月,为了身体的健康,我开始健身了,期初给自己制定了一个计划,就是一周去4~5次健身房,从而完成一些有氧和无氧的训练。与此同时我通过手机APP记录着自己的健身频次和内容,以便更好的掌握自己本阶段的完成情况。从结果来看,完成情况还算不错,基本上能够完成每周健身4次的任务以及训练内容,然而纵使结果上达标了,我还是敏锐的发现自己心理上有了一些起伏和变化,对自律这件事儿也有了重新的认识,或者说是更深刻的认知。

    心理变化的部分是这样的,期初的2周,我的心态完全没有变化,很主动,注重自己训练的完成质量,并且很愿意和身边同样健身的同事聊一些关于健身的具体内容,甚至在空闲时间会无意识的在网上找一些教程来指导自己的健身内容,同时对自己圆满完成了2周的健身任务有一种得意或者满足的情绪。接下来的2周,心态开始变化了,我会有意识的想逃避健身或者减少每次健身的训练内容,很被动,甚至到了健身时间,我还抱着一点儿侥幸心理,就是要是有客观因素导致我不能去健身就好了(过后会自责)。不过在完成健身后,我还是觉得很开心,当然也许是大脑分泌多巴胺或者内啡肽等物质,不过自律带给我的成就感还是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总体上,这两周我的感觉像是被自己制定的计划拖着走,被“自律”这个人设给绑架了,弄得我不得不去执行,同时我会对同事聊一些健身的内容产生比较抵触甚至排斥的情绪。最近这周,我会有意识的让自己不去感知计划的存在,希望自己能自发地去健身,但是完成情况并不好,我需要在本周剩下的几天都去健身才能完成既定计划。

    通过对自己健身这件事儿的总结,我对自律这件事儿的理解是这样的。

    1、不必为自律的纠结而自责

    不纠结的事儿不用自律,就像对于相当一部分人来说,吃饭和睡觉是时间到了就要做的事儿,是自然而然的习惯,而对于另一小部分人来说只有饿了才会吃饭,困了才会睡觉,吃饭睡觉是本能,不吃饭不睡觉会付出代价,会困,会饿。两部分人都欣然接受了吃饭睡觉这件事儿,内心一点儿也不纠结。而自律这件事儿不同,首先,不自律不会付出沉重的代价,无非是可怜的那一点儿内心的负罪感,随时间流逝自然消失,自律这件事儿有可商量余地;再者,自律是源自内心与身体上的统一,内心想健身,身体本能的不想去,二者都是自由意志的体现,需要博弈,需要平衡,这会儿就会纠结要不要去,最后那些遵从内心或者人为放大内心的声音的人完成的心里的使命召唤,这本身就是一个纠结的过程。不纠结和机器人没有什么区别,无非就是内心指令-身体执行罢了,所以我觉得纠结是很正常的,也是有价值的,大可不必为了纠结自律而产生负罪感,让自己时刻去质疑最早制定自律的这个计划是否值得自律,这是很有必要的事儿。

    2、自律的过程必然是枯燥的

    就像高晓松说的那样,“追求意义太多,必然会少了很多意思”。一样东西,特别想要,自然不太会关注到取得它的姿态是否优美,吃相是否难看。就好像去了一个新地儿,满心想着去一个地方打卡一样,必然会忽略掉一些风景,这很正常,不正常的是那个内心一直打卡的地方值不值得自己忽略掉一些风景,这件事儿是需要考虑的,也是需要纠结的,问问自己的内心,这就回到了不必为自律的纠结而难过的自责这部分,

    3、自律不等于偏执

    随着健身的继续,我发现自己是为了健身而健身,为了完成周计划而健身,那个为了身体健康的初衷被模糊了,甚至被抹掉了,长此以往,我觉得这和偏执没什么区别。不会变通的自律有点儿作茧自缚的意思,甚至会给周围人带来压力,过于强调完成结果,忽略最初内心的声音,这样的自律观感不好不说,反而没有意义了。

    4、自律的价值被过于放大了

    最后一周我健身的完成情况并不好,但是还是去了几次,没有理会计划存在的情况下,我觉得去健身是很自然的事儿,训练完很开心。至于每周有没有完成4~5次好像没那么重要,身体变健康更重要。那些关于自律会毁掉人生、不自律下场会很惨、极度自律会拥有开挂的人生的说法有点儿危言耸听,觉得不至于。心底真想做的事儿,只需要不断有意识的强调做事儿的初衷和原因,自然会完成的。

    以上就是我关于自律的理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自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jcz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