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6668964/9809cd8f069c7471.jpg)
九八年七月,儿子快六岁了,要上一年级了,恩娣见他一身灵气,确是位可造之才,恩娣觉得应该给他创造最好的环境。
儿子到市里读书要户口在市里,正好公公家有个叔伯的侄子在市政府上班,他们对应的小学是仙桃市最好的小学,公公给他说好了,把儿子的户口转到了他的名下,儿子才得以在仙桃市最好的小学读书。
而此时,仙桃市场出现了一个怪现象,就是整条街都卖差不多的货,利润严重缩水,店铺的租金与税费等各种开支节节上升,恩娣感觉自己在仙桃的生意已到顶峰,仙桃的人流量有限,不可能再有更大的发展,恩娣想到更广阔的天地里拼搏,等赚到可以让孩子受最好的教育,自己也可以安心写作的钱时,就回来。于是恩娣卖了家乡的店,拿着所有的积蓄,来到了这个盛产富商的地方----武汉。
恩娣决定大刀阔斧,开创她事业的第二春。
走前,恩娣对儿子说:“妈妈去武汉给你赚大钱,你可要听爷爷奶奶的话哦。”
他不以为然:“那是好事啊,你安心的去吧。”
可到了走的那天,恩娣提着行李,走下楼梯,来到马路上,往上一望,儿子竟蹲在阳台上,从栏杆的空隙里,泪眼汪汪的望着她,挥着小手向她说再见。恩娣的眼睛一热,泪洒了一地。
刚到武汉,一切都要从头开始,选款式,看面料,找厂子,一天要跑几十里路,辛苦异常,可想到儿子,恩娣浑身有使不完的劲。终于,生意走上了正轨,完成了从零售到批发的过度。
九九年三月,儿子七岁不到,十八号,恩娣正在店里忙生意,同样在汉做生意的姐夫突然过来说:“你们赶快回去,娃儿从楼上掉下来了!”
恩娣吓得半死,坐在车上,胸口疼痛,闭上眼就是各种 可怕的景象,此刻,她觉得来汉创业是她有生以来最错误的一个决定。她不该过早瞥下幼小的儿子,想成什么富翁。没有儿子,她活着有何意?要钱又有何用?
恩娣到家时,已是下午三点多,开门的是婆婆。婆婆见恩娣回来很诧异。
恩娣也很诧异,站在门口问婆婆:“娃儿从楼上摔下来您还不知道吗?”
婆婆说:“娃儿几个(儿子与他几位姥婊都是公公婆婆在照顾)出去玩去了,我正准备把被子晒好了找他们回来吃午饭滴。”
恩娣说:“难道是别人跟我开玩笑?”
婆婆说:“哪个抽烂痉的开这种玩笑?”
恩娣想,现在快四点,婆婆怎么还说找他们吃午饭,问:“他们几点出去的?”
婆婆说:“上午八九点钟出去的。”
恩娣想,竟然让几个不懂事的小孩,在这么繁华的地方玩这么长时间,却没出去看看是否安全,不出事才怪!
恩娣来不及指责婆婆,含着泪飞快往医院跑……
等恩娣赶到医院时,儿子已被一位解放军救起,做了各种检查,只是软组织损伤,并无大碍。
看到躺在床上,肿的眼,脸,鼻组成一个球形的儿子,内疚与心疼将恩娣团团围住,她伏在床沿失声痛哭……
儿子用他的小手拍拍恩娣的胳膊,轻轻地说:“妈,别哭,我不要紧!”
恩娣抓起儿子的手,让泪水和亲吻将她淹没。
第二天,儿子肿消了一半,又能在地上欢蹦乱跳了。恩娣问他是从哪又是怎么掉下来的?他说与两位表姐到商厦玩电梯,裤子卡在电梯里,他怕裤子掉下她们笑话,就假装扯着裤子说跳个舞她们看,一不小心从三楼电梯的顶端掉了下来,幸好是侧着的,左侧的脸撞在了收银台的电脑上,电脑摔坏了,他的脑袋却没事。”
他还洋洋得意的说:“昨天掉下来的时候,我像在坐降落伞呢!”
恩娣说:“你想把妈吓死?”
他说:“妈,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看来我是您的真命天子,以后您肯定要享我的福的!”
看他那满脸童稚,天真无邪的模样,恩娣笑得象花一样灿烂。
儿子出院后,恩娣制了锦旗,买了礼物,怀揣千恩万谢,叩见她们的恩人------沉湖部队的柳景茂先生。见到了他,他说什么也不收礼物,说孩子好比什么都好,还与儿子打了一场乒乓球。恩娣想,“这就是军人-----我梦中的橄榄树!”
儿子完全好后,恩娣不得不回到武汉。
走时她心里不放心,对婆婆说:“您以后把孩子的安全放第一位,其他的事马虎点不要紧。”
婆婆说:“我又不是个勺哩,我不知道哪轻哪重?我孙子有个三长两短,我也活不成!”
恩娣说:“不是活不活的问题,是提醒您的安全意识,您把几个孩子放外面七八个小时都不出去看看他们在干啥?孩子出事了,我都从武汉赶回来了您还不知道,你就没反省下自己吗?我嘱咐您有错吗?”
婆婆才知自己理亏说:“我以后是要注意滴,你安心做你的生意。”
恩娣想,我能安心才怪!决定以后不管多忙都要定期回家看看儿子。最好是快点赚到自己想要的那么多钱了回去一心一意照顾孩子。
这大半年的生意做下来,恩娣觉得批发生意确实比零售来钱快,前途也大。但是硬性条件必须具备。
第一:款式要找准;第二:质量与数量要有保障。
第一点自己可以控制,第二点就由加工厂决定。
恩娣开始做批发就这么顺,是因为她们是淡季来的,厂里都闲着,她只要选的款式不成问题,加工厂她可以过挑过选,质量与数量也完全有保障。一旦加工厂以前的老板忙起来了,恩娣就没着落了。
要想在汉正街立足,必须有与店铺相匹配的工厂。
恩娣想,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站稳。她想到了开厂。
说到开厂,环节就多了,你要开厂,就得有厂房,还得有师傅,有工人。
可与服装流水线从未沾过边的恩娣,从哪里弄到这些资源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