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她正努力用自己点滴的行动去争取实现大梦想

她正努力用自己点滴的行动去争取实现大梦想

作者: 齐帆齐 | 来源:发表于2020-12-01 12:08 被阅读0次

她正努力用自己点滴的行动去争取实现大梦想

她叫邬玲子,老家是湖北人,现在在河南省济源市重点高中当老师,业余忙着读书写作、做自媒体,爱学习、爱探索。一直想了解她的成长经历,趁想写人物稿的机会全面了解她。

还记得她是去年春节那天加入我的长期班写作营,今天才知道她原来是如此优秀。其实她有文学功底,只是想了解学习更多新媒体知识。

邬玲子身上有着一股异于常人的坚韧不拔的“狠劲儿”。她从高中开始就一直坚持写作,高中三年周记本和大学四年日记本,直到现在还保存得很好;随着儿子的出生,她开始记录儿子的成长,反思总结自己教育孩子的心得,到现在儿子九岁时,她已写有整整三本,共一百封《写给儿子的信》,真是位有心的妈妈。

邬玲子想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文学水平,写出能慰藉更多人心灵的文章;她想让更多的孩子受到良好教育成人成才,于是她考取了“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想用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父母懂得如何才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让孩子们能更加自信快乐健康成长,长大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

她的座右铭是:“文学修炼心灵,教育改变未来。”她说她的目标虽然很大,但是她会努力用自己点滴的行动去争取实现。

玲子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小时候家境贫困。她从小就被父亲寄予厚望。她永远都记得父亲把她送到学校的第一天早上,就严肃而郑重地对她说: “玲啊,你要好好读书,将来考上大学,不要再像我们一样脸朝黄土背朝天,你要做个有出息的人!”

因了父亲的鼓励引导,让她明白了读书的重要性,从上学前班的第一天起,就开始了努力,成为一名认真学习的学生。

小学三年级之前,玲子的成绩始终不突出,在班级排名中等。在老师眼里她是极其一般的学生,并没有什么引人注目的地方。跟班里成绩好的女生在一起玩的时候,玲子觉得同学们都光芒四射,而自己像个丑小鸭黯淡无光,内心感到深深地自卑。

当她一想起父亲深沉厚重的期望,就不敢懈怠,还是一如既往地努力和用心学习。这种持久的认真和努力,让她渐渐地被老师关注和欣赏。

由于认真学习写钢笔字,她的钢笔字在全班受到表扬,老师夸赞她写的钢笔字认真、工整。由于认真学习,她的成绩也慢慢由班级的中等,变为中等偏上。

令她自己都没想到的是,小学四年级时,全校开表彰大会,她的班主任专门搬了个凳子坐到她身旁,悄悄地告诉她:“你被评为‘三好学生’了,一会儿叫到你的名字,你就上领奖台领奖。”她内心澎湃地一直等到主席台叫了她的名字, 她才带点茫然无措而又兴奋的心情走上领奖台,领到她人生中的第一张奖状,她当时激动地甚至忘了对颁奖的校长说声谢谢。

自此,她带着对班主任、校长和所有任课老师的感激,更加努力用心地学习。

于是,小学四至六年级的每学期,她都被评为“三好学生”。她的父亲母亲很是为她自豪。

然而,小学考初中的时候,她离镇重点初中的录取分数线还是差了两分,想要上镇重点初中的话,要先交九百元的择校费。

那时的九百元,对于农村贫困家庭的父母来说,无疑像一座大山,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母亲让她读中专,早点出来找工作。父亲抽了一夜的烟,最后下定决心让她读镇重点初中。

她父亲东凑西借,受尽冷语白眼,终于凑足了九百元,为她交了择校费,她才得以进入镇重点初中。她在心里下定决心要实现父亲的愿望:这辈子一定要出人头地。

所幸不久,国家教育改革,取消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费,她上交的九百元又退还回来,才不致于使她父母因此而背上沉重的债务。

历经曲折才上了重点初中的玲子,比以往更加努力用心地学习。

初二上学期,班主任安排全班座位时,把她安排到教室的最后一排。当时她视力已有所下降,上课看不太清黑板。再加上和她坐一起的是当时班里长相最帅的男生,几乎班上所有女生对他都有好感,当然也包括她。所以每当上课他跟她讲话的时候,她都无法拒绝。结果她的成绩直线下降,特别是数学成绩,由以前的八十多甚至九十多分(满分一百),下降到五十分左右,经常不及格。

她知道,再这样下去,她的人生和前程很有可能会因此而荒废。她心里告诉自己绝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所以,她义无反顾地找到班主任,跟他说明理由,请求他把她的座位安排到前排。

班主任被她要求上进、想要认真学习的诚心打动,当天就把她的座位安排到最前排讲桌的正下方。她于是带着感激之心更加努力地学习,刻苦钻研,渐渐把拉下的功课赶上,成绩才又回到了班级中等偏上的位置。

只是那时候的她,虽认真但学得并不灵活,学习并不是很得法。所以初中考高中的时候,她的成绩离最好的普通高中录取线又差了两分,而这次需要的择校费是两千元。

母亲又劝她去读职高,父亲征求了她的意见后,还是毫不犹豫地交了两千元(那时她家的经济条件在父母持续地努力下逐渐变得好转),让她上了县最好的普通高中。而她初中同班的两位好友,都回家务农了。

她和初中同班的另一位好友,一起走进了同一所高中,但对方是完全考上的正取生,没交一分钱的择校费,而且一进校就被分到了重点班。可是她,不仅多交了两千元的择校费,也只能被分到普通班。

从进校的一开始,她就清楚地知道她们的平台和起点已然不同,内心承受了巨大压力,而她唯一能选择的是埋头努力或许才有反转机会。

她一点一滴地脚踏实地地继续刻苦学习。成绩开始稳居班级前十名。由于爱看书和爱写文章,她的文章渐渐被老师拿到全班念,还得以在学校校刊上发表。

也由于她性格中的认真负责,她从班上的学习委员被老师推荐为学校的学习部长。

可由于在普通高中的普通班,第一次高考她还是失利了。有亲戚朋友冷嘲热讽,她权当是耳边风。玲子坚定地对父亲说:“我要再复读一年,如果能考上大学,我就上;如果考不上,我就回家再找出路。”

她父亲再次坚定地支持女儿,才使得她在求学路上一直走了下来。

她在暑假认真地盘点和总结了自己的得失,将这些全部化为文字写到了她的日记本上,她还分析了她的薄弱点和今后应该努力的方向和具体措施。

在复读的一年里,她一路高唱凯歌,学习成绩突飞猛进。高考也发挥得极其出色,以她所在的普通高中全校第一的成绩,考入国家级重点一本师范大学一一华中师范大学。

父母这才真正喜笑颜开,大宴宾客。

而她的那位一开始就被分到重点班的同学,却没能考上大学,她为此感到深深的遗憾。

进入大学的她,发现自己好不容易在高中积累起来的光环,与同班那些能唱会跳、多才多艺、活泼开朗的,从各地选拨出来的优秀同学相比,黯淡到无光。

于是她知道,属于她的新征程才刚刚开始。她清楚地知道,在大学里,除了每天晚上上自习努力学习外,还要努力发展自己的特长,增强各方面的能力。所以,她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活动。

军训期间积极向校广播站投稿、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院系排球比赛、几乎每星期五晚上去一次学校英语角、必听自己感兴趣的名人讲座等等。

由于在军训期间用心写稿积极投稿,玲子所写出的几稿件几乎都被校广播台广播,为学院争得了荣誉;由于在校运会1500米和3000米的长跑中,分别跑出了第7名和第5名的好成绩,她为学院挣得了积分。

由于每天晚上上晚自习学英语,大学期间她的四、六级全过;由于上课认真学习用心,她几乎门门功课成绩都达到八十分以上;连续两学期都拿到奖学金;后被选聘为学院宣传部长,“优秀实习生”“优秀毕业生”等荣誉。

在大学期间,玲子曾因为情感问题一度陷入困惑而抑郁。好在她及时找到兼任她们辅导员的院系书记,跟他说明情况后希望得到他的帮助,他于是把她带到省人民医院看精神科医生,医生给她开了抗抑郁的药物。她在坚持药物治疗的同时,又坚持每天跑步,她的抑郁症才很快好了起来。

经历这件事之后,她变得开朗、积极、阳光,不再因为情感问题而自寻烦恼。

找工作时,名牌大学的证书和填满的历履表,让她轻而易举地签约一所省重点高中。

当她参加工作后又有新的难题出现,名牌大学的证书,真的只是一块获得工作的敲门砖。进入工作领域,一切都得从零开始。其实无论名牌大学还是非名牌大学,工作的起点都一样,都得重头开始。

由于她对高中教育领域的不熟悉,一开始,走了很多弯路。她用自己不切实际的所谓“素质教育的教育理想”来指导她的教育实践:课堂上她用绝大部分时间给学生讲国内外大事、讲社会发展的形势,讲生活中的奇闻轶事,而忽视了对教材知识本身的理解和分析。她以为这样就可以开阔学生视野,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就可以自然而然得以提升。

可是令她没想到的是,刚开始的几次考试,她的教学成绩差得一塌糊涂,与同组其他老师根本没法比。这也使她丧失了最初的发展机遇。领导觉得她的工作能力欠缺,让她一直待在高一年级,不再给机会让她带高二、高三。

她曾经怨恨过、抱怨过,觉得领导惯以老眼光看人,不给新人机会发展。但她心里清楚,她唯有选择努力。

她于是听遍组内所有优秀教师的课、做大量练习题和高考题、努力钻研教材,理解吃透教材,并看大量的教育书籍。从教材知识到做题到教育学生,她都逐步摸索出一些系列有用的体系、方法和步骤。

她越来越能走进学生心里,教学成绩也越来越好,自然也就得到了领导的认可和欣赏。她也因此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荣誉:多次被评为校优秀教师、最富责任心教师、师德标兵,荣获市级优秀共产党员、省教学标兵,两篇教育教学论文在国家级刊物发表,多篇教育教学论文获奖……

工作之外,随着儿子的出生,生活一下子忙碌的什么都顾不上,只有最简单地需求:吃饭和睡觉。虽然辛苦,但看着孩子甜美的笑容和快乐的眼神,觉得一切都值得。有什么,比生命、比生活,更重要的呢?

她开始全身地投入到照顾和养育儿子中。尽管很辛苦,她还是体会到儿子成长带来的种种欣喜和快乐。她用写信的方式,记录儿子的成长和反思总结自己的育子心得。到现在,她已写有满满三本,整整一百封《写给儿子的信》。

随着儿子的长大,她逐渐拥有一些自由时间,于是又开始追逐自己的梦想。

自加入我的长期班写作营,她坚持每日听课、打卡写文。她和我说起在写文路上曾遇到过许多困难和瓶颈:起初写文,有时写着写就感觉快写不下去了,但还是咬牙坚持下来;写过一段时间之后又陷入迷茫,不知道今后的写文方向,幸好通过分析自己的优势长处,找到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她的认真、努力和勤奋,终于开花结果:她的文章在《文苑》《哲思》《辽宁青年》《济源晨报》等杂志报刊上发表,此外,她还是《齐帆齐微刊》签约作者。在简书上已有连载文集《行走凡尘,内心花开》《我们都是有故事的人》《每次一个智慧教育锦囊分享》《与儿子一起的趣味生活集》 正在连载中。她还想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文学水平,写出能慰藉更多人心灵的文章。

玲子是一位天资普通的80农村女子,小考、中考都没考上,高考也是靠复读才上了大学, 只因她父亲的支持鼓励和她自身的不甘平庸,才使得她一路向前奔跑蜕变成自己想要的模样,成为省名校教师,教书育人,业余坚持读书写文,并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如今她依然在不断学习考取相关证书,精进自己,全面发展。

这是一个平凡女子追梦的故事,这是一个不断向上的人儿。上天会厚爱这样有冲劲,永不言弃的人。

看她的故事,你有什么感触呢?


(学员系列进行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她正努力用自己点滴的行动去争取实现大梦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jfsw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