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跟着脑袋走
帮你是因为我的“自私”

帮你是因为我的“自私”

作者: 马不理馒头 | 来源:发表于2016-05-02 19:00 被阅读19次

    小时候,老师教导我们的第一项美德就是助人为乐,帮助别人永远是评价一个人人品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自己好是小爱,帮助别人变得更好才是大爱之举。所以,我们从小就被灌输了凡是要多为别人着想,自己有一张饼分给别人决不能少于一半。有一天,我突然产生了迷惑,心里不禁功利的想:帮助他人究竟是为了什么?
    这时,心中的“白脸”会跳出来,义正言辞的对我说:“混账,帮助别人还需要理由吗?这是应该的!”我猜他就是长辈们从小在我的心里植入的观念——帮助他人是一个没有理由的行为。但是事物的存在从来都不是没有道理的,存在即合理,道理却从何而来?
    人是聪明的动物,因为我们能够从历史中寻找事物存在的原因,不久前,在刚看完《邓小平时代》之后,我发现,即使梦想着创造共产主义社会的先辈们,也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人是自私的动物。正因为我们的自私,所以我们才能创造这个精彩的人类社会。而你我口中的大爱——帮助他人也正是源于我们内心的自私。
    其实那句我们早已麻木的话已经告诉了我们这个答案。助人为乐,不仅是助人之行能够成为一种快乐,其中的另一层寓意是:帮助他人正是为了让我们感到快乐。我们常常将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割裂,或许是因为我们都是从苦中来,自然难以摆脱在苦中养成的思维习惯,认为只有物质上的获取才能成为自私的表现,而精神上的收获却不值一提,而恰恰相反的是,精神需求作为更私人的一种需求,比起物质来说更符合“自私”的表现,“没事儿偷着乐”不正是一种真实的写照吗?那么,为什么对于快乐、自豪、胜利的自私之举没有人会去指责呢?
    这也正是精神需求最大的优点——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手里用的,嘴里吃的,一个不注意就难以维系,但精神上的获取完全取决于个人,即使是在寻常人都认为你应该悲伤的时候,自我的调节都能够将精神上的困境转危为安,这是相当私人的东西,每个人都无法向对方索取。你不能走在大街上看见别人正乐呵就声称别人偷了你的快乐,也不能简单的对爱你的人说:“喏,把我的不开心拿走。”人应该学会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却永远无法真正的感同身受。但也正因为这份私人的性质,我们在帮助他人是所获得的快乐不会对其他人造成困扰,这一种需求的满足在使他人获益的同时不去触及其他的人,可谓一石二鸟。
    而在理解了助人为乐这种“自私”的本质之后,我不禁想到:为什么当今我们国家的慈善事业难以做大做好?除去体制机制的问题,也许是因为我们还没有让精神需求上升到与物质需求平起平坐的地位,当人们还在为吃饭问题而烦恼的时候,很难去要求人们舍小家为大家,这是美德,但当下人们却更热衷于谈生存。我们看过许多在精神超越肉体的先进事迹,但他们之所以成为标杆,正是由于他们的稀罕。我相信中国人将不再仅仅关注慈善事业,而是积极的参与到其中,因为我们 的生活越来越好,精神上的需求也必将越来越迫切,但是我担心的是,在精神上的引导会不会出现差池,人们会不会在一些不良的“向导”的指引下去追求骄奢淫逸。这样的歪风邪气可以让人堂而皇之的把钱投进慈善机构,却背地里做着损人利己的勾当;也可以打着“无私奉献”的旗号,吟诵着“醉翁之意不在酒”的诗句。我们除了要去发掘潜藏在人们心里,逐渐萌发的精神需求,更需要警惕这颗精神的幼苗不会长歪长折。
    自私并不可怕,因为有些自私是可以让社会变得更好的,可怕的是,披着“无私”外衣的狼群正笑容满面的向你走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帮你是因为我的“自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jjlr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