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公子日思录

公子日思录

作者: 唐公子1 | 来源:发表于2019-06-07 23:23 被阅读0次

公子日思录

20190505

为什么你那么努力,还是学习不好

大学同学从深圳来,老友见面,当然天南地北的聊,作为老师,肯定会聊到学习这件事。

朋友讲的她和她姐姐的事让我很有感触:她姐姐比她大两岁,两人同一年参加高考(姐姐留了两级),我朋友考上了川大,而她姐姐只上了三本。朋友说到一些生活细节,妈妈给姐姐任务的时候,姐姐拿到任务就开始干,而且一般是蛮干;而妹妹会先想想怎么干,做完之后还会思考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

这两姐妹的做事方法恰好和她们的学习成绩事对应的,成绩好的学生一定是善于思考和总结的,而成绩差的学生可能比成绩好的还要努力,但是他们的努力只不过是低水平勤奋,做的太多,想的太少。

苏格拉底有段话:教育并不能把灵魂中原来没有的东西灌输到灵魂中······知识是每个人灵魂中都有的一种能力,而每个人用来学习的器官就像是眼睛。整个身体不改变方向,眼睛是无法离开黑暗转向光明的····

我觉得这句话很符合我们教育工作者的终极目的,我们并不是要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要转变他们的观念,让他们学会学习,于是他们自然就能“看到”知识了。

公子日思录

20190506

想当年,我也拖延过

深圳友人来,谈到工作的态度。我记得记得以前共事时,她跟我差不多,做事都喜欢拖延。这次朋友说:我现在做事都会尽可能提前完成,因为拖到最后总会有各种意外导致完不成任务。

这话我特别有感触,因为我也是拖延症重度患者,很多事情不拖到最后时不做的,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如果意外来临,往往来不及做或者做的质量很差。

以前专门论述过,要想过的优雅就要自律,因为自律方可从容不迫。而拖延导致的结果就是:没做的时候心里惦记,做的时候慌里慌张,太不优雅。因此拖延这个毛病时一定要改掉的。

公子日思录

20190507

为什么有些人就是比你更受领导喜欢

上周看到一篇文章,大意是说两个同时来公司的小青年,一年后却有了不同的境遇,然后下面放了两个截图,内容都是老板让员工安排以为嘉宾的行程。甲员工就只做了老板交代的事情,老板接着问嘉宾什么时候到,酒店这类的问题,甲员工一律不清楚;而乙员工不待老板问,就已经都安排好了跟老板汇报。结果可想而知,有升职机会的时候当然是乙员工会被老板委以重任。

前两天和朋友聊天,她说自己做的事情都是重复性劳动,交给新人呢,他们往往只能完成要求的20%,比如打印个东西,把事情都交代清楚了,结果他们交上来的东西就只是一堆纸,完全没有按顺序排列,最后朋友还的自己来整理。

前面两个例子意在表明下属力的重要性,什么叫下属力,也就是做下属的能力。做下属需要什么能力呢,好的下属不光是完成领导的任务,而且往往能超出预期的完成。背后的逻辑也很简单,首先要知道任务背后的目的是什么,而不只是领导说什么你做什么。其实不客气的说,领导说的不一定就是最好的,你要能提出更好的办法,那领导还会不用你吗?

公子日思录

20190510

在不擅长的领域怎么做

这周公司组织万米跑,运动这件事我太久没锻炼肯定是做不到很好的,这是我在跑前就明白的。

我的目标也很简单,第一是坚持跑完,第二是每公里用时都在6-7分钟。我想个两个办法,第一是不要让自己停下来,第二是不要在意被别人超越,而是只关注自己的脚下。

只要停下来了,再起步就要耗费额外的毅力,而且我知道懈怠只要有了第一次就会发生链式反应;而只关注当下让我不会心生退意,我把自己的感知都放在每一次的抬脚落脚,一旦思绪纷飞就重新拉回来,如冥想一般,我知道如果我总是想着前面无尽的路那很容易就丧气。

最终我坚持下来,并且成绩也让我自己很满意。

我是怎么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也做到比较好的呢?我想是因为一开始就知道自己的能力边界然后制定了合适的目标与执行方案。

公子日思录

20190511

早起勾当自家事

韩维晚年声色美酒以自娱,苏东坡就给他讲了个故事:

有个老人临别之际,儿子们让他留个遗言吧。他说“只且第一五更起”,为什么呢?“惟五更可以勾当自家事,日出之后,欲勾当则不可矣。”“所谓自家事,是死时将得去者。”

苏东坡认为人到老年也不应该放任自流,他认为早起可以做自家事,什么是自家事呢,就是你死了还能被你带走的,那当然就不包括财富权势声色美酒了。这些应该是日出之后应该做的。

以我的理解,早起应该做的是学习,是自我提升,这才是“死者将得去者”。老人尚且需要勾当自家事,作为年轻人,更不能醉生梦死了。

公子日思录

20190513

失恋的人不听情歌

每个失恋的人都曾经单曲循环过,觉得歌里说的都是自己,往往听着听着就泪目了。

我经常会在朋友失恋的时候扮演安慰者的角色,其实他们需要的不是安慰,如张爱玲所说,治愈失恋的,是“时间”和“新欢”。

失恋是一件让人悲伤的事,同时也是一件让人坚强的事。不知道有一天我们会不会百炼成钢,心坚如铁,不知道那时的我们还是否怀念那个在被子里哭着听歌的人。

公子日思录

20190523

左右互搏修炼指南

金庸的世界里有一种很神奇的武功,叫做左右互搏。左右互搏是周伯通关在桃花岛想出来的,后来这套武功郭靖和小龙女学会了,反而是机敏的杨过和黄蓉没有学会。

左右互搏的入门就是一手画圆一手画方,我们自己试一试就回发现这是蛮难的,两头兼顾非常不易,这和聪不聪明没有关系。

郭靖和小龙女是怎么做到的呢,我觉得最关键的就是他们不够聪明。因为不够聪明所以他们更容易聚焦,更容易心无旁骛,这就是左右互搏的精髓。

公子日思录

20190524

婚姻

婚姻对我们来说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似乎人天生就该结婚,两年之前我就对这事儿不很同意,没有那么多的理所应当,背后应该有更深刻的理由。最近刚好在看《第三种黑猩猩》,书中对这个问题的论述挺具有颠覆性。

婚姻是男女双方的缔约,目的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神圣,只是为了更好的抚育后代。大部分的动物幼崽在出生后就能开始捕猎了,但人类是个例外,直立行走和脑容量增大导致人类婴儿不能带母体内呆足够长的时间,所以我们都是早产儿。人类婴儿会有很长时间需要照顾,如果只靠母亲是不够的,但是怎么才能让父亲也愿意抚养幼儿呢?男性必须要确保幼儿是自己的后代才会愿意抚养孩子,婚姻是一个很好的策略,女方承诺忠于男方,男方负责幼儿的抚养。

加入婚姻确如作者所说,那么今天的婚姻基础已经不再了,新一代的年轻人对婚姻的看法确实也不一样了:婚姻是寻找一个志同道合的人携手,所以是宁缺毋滥的,如果暂时没有,那就不妨再等等看。

公子日思录

20190525

20小时学会一种技能

前两天看了TED上的一个视频:如何通过20小时学会一个技能。

几年前第一次听说“一万小时定律”和“刻意练习”的时候,觉得太强大了,后来发现随着学习方法的精进,学习时间可以被压缩很多。但是我们经常有一个困难:一件事学习了很久都不得其门而入。

我觉得是有三个方面的问题:前期准备不足,中期专注度不够,后期巩固不够。

在学习这项技能之前,有没有去了解过这项技能的基本情况,行业内高手的学习建议,哪些途径可以找到更优质的学习资源,有没有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

在学习技能的时候,是否使用了刻意练习的方法,是否定期进行复盘。

基本掌握一项技能之后,是否会进行巩固,巩固的周期是多少,方法是什么。

公子日思录

20190526

工具的选择

滑轮有两种:定滑轮和动滑轮,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法,动滑轮可以改变力的大小,如果想要既省力有改变力的方向,那可以使用滑轮组。但是能量守恒原则限制了:省力的同时不能省距离,二者不可得兼。

所以当我们选择某个工具来达成某个目的时,其实我们并不是要求有个完美的工具达到所有方面的便捷。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时候,我们是放弃了一些不太重要的方面,选择我们更关注的方面。比如省力杠杆,省力是我们需要达成的目的,为了达成这个目的我们可以忍受多出来的那部分距离。

所以最好的选择是你明白自己要什么,更明白自己失去了什么。

公子日思录

20190527

永生是否可能

永生这个词大家都不陌生,古代帝王求长生的太多了,当然最后都死的比较早,我们现在都知道长生不老就是幻想,但近两年永生这个词被提及很多。

赫拉利在《未来简史》中有三分之一的篇幅是论述未来永生给人来带来的变化。为什么现在永生成为话题了,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医药技术的发展使人类平均寿命一直在增加;而是生物手段的发展使人类在未来可能破解生命的秘密,找到长生之路,比如身体克隆。

人类能否永生这也说不好,不过今天正好在看《第三种黑猩猩》,里面对人的老化和死亡的推理我觉得是可以参考的:人类的身体并不是所有机器的最好状态,而是整体的最好状态,就好像我们不会给一辆奔驰装上一个廉价的发动机一样,所以我们的老化也不是某种单一因素的问题,而是全方位的老化;而现在的技术手段还是想要找到一个关键因素然后就能让人长生了,如果人体真的有一个“寿命基因”的话。

因此我们可以说,如果我们的技术只是停留在修理层次,几乎是无法实现寿命的持续增长乃至永生的。

公子日思录

20190528

线性思维

昨天对永生这个话题谈了些看法,虽然永生很多人还是存疑的,但我们这代人的寿命能稳定到100岁,这是很多人都相信的,还有一本书叫《百岁人生》,专门讲怎么过好100岁的人生。关于寿命的猜想,其根基之一就是从上个世纪开始人类寿命一直在持续增长,而这种增长如果持续下去,我们这代人就能活到100岁,甚至更长。

这个推理最大的问题就是完全是线性的,我们相信过去发生的在将来也会继续发生,如果世界真是这样运行,那我们只要看那只股票在涨就买好了,一定不会亏的,而这不就是很多投资亏损的问题吗:追涨杀跌的本质就是这种线性思维。

要打破线性思维也简单,思考三个问题:产生这个事件的提前是什么?什么改变会导致提前不再成立?这种改变会发生吗,已经什么样的情况下会发生?

公子日思录

20190529

不畏惧的勇气

高中的时候有一件事:大概是一次演讲之类的活动,本来就特别紧张,一直磕磕绊绊,果然中间完全卡壳了,就冷场在那,特尴尬。

我现在也忘了当时到底是什么感受了,单估计是难受的要死,觉得这是自己最丢脸的时候了。但其实这件事比我想的小多了,这么多年过去了,如果不是今天突然脑中闪念,可能这事儿都不会被我想起,甚至当时之后很快就把这件事忘了,因为其实除了自己没多少人真那么在意你。

我们的大部分畏惧都来自担心别人的看法,但这恰恰是最不应该担心的,因为你不是主角,没人那么在意你。所以你如果真的去做了就发现,原因也不过如此,比你的想象更简单。

公子日思录

20190530

“好”、“好吧”与“好哒”

大家现在用微信聊天比较多,尽管大部分时候我们用的是文字,但文字背后的语气其实观者是能感知的。

比如,我们说“好”“好吧”“好哒”,这三个词表达的意思都是同意。但是语气是截然不同的,“好”非常简洁,语气是偏严肃的,是一种公事公办的同意;“好吧”传达出一种无奈,无可奈何之下的同意;“好哒”带点可爱,是一种欢喜的同意。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嗯”和“嗯嗯”,“哈哈”“呵呵”“嘿嘿”和“嘻嘻”,我们现在天然就能区分这里面的不同,但是你在发微信的时候,是不是也注意到这个不同了呢,还是说,你的目的就是要表达出自己当时的情绪。

公子日思录

20190531

老实的男人

吴军在《见识》里对女生提出了一点建议:没有老实和不老实的男人,只有对你好和对你不好的男人。

如果认为老实的男人可靠那就错了,老实可能只是没有机会。

“对你好”也常常让人误解,它有两层含义,第一是行动上对你好,第二还要有这个能力。

嘴上说的好不算,要体现在行动上,吴军老师有个观点:夫妻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大于子女和父母的,所以对方应该具有最重要的地位。

能力是什么呢?很多人以为值得仅仅是金钱上的,但是我觉得还有一点就是和你价值观共鸣的能力,否则的话,他以他的标准对你好,但对你来说这一点都不好,那就不算真的好。

相关文章

  • 公子日思录

    公子日思录 20190505 为什么你那么努力,还是学习不好 大学同学从深圳来,老友见面,当然天南地北的聊,作为老...

  • 公子日思录-20200105

    公子日思录 20200105考试的时候怎么应对意外 我在高中的时候就明白一个道理,原来大部分人考试的时候都发挥不出...

  • 公子日思录-20200110

    公子日思录20200110为什么我们总是在同一个地方跌倒在学习中我们会做错题本,在工作中我们要做工作复盘,目的都是...

  • 公子日思录-20200112

    公子日思录20200112考试前的复习这两周学生开始陆陆续续期末考试了,这又让我想起了我高中时候,每次考试前都没有...

  • 公子日思录-20200107

    公子日思录20200107康奈尔笔记法 康奈尔大学的教授发明了一种记笔记的方式,就叫做康奈尔笔记法。这种方式总结起...

  • 公子日思录-20200106

    公子日思录20200106怎么建立一份考试清单昨天说了建立清单的必要性,今天我们具体来看看怎么建立一份实用的清单。...

  • 公子日思录-20200115

    公子日思录20200115关于看书的一点解释昨天写了看书是没用的,有小伙伴提出了疑问,当然,这只是个观点,而不是事...

  • 公子日思录-20200108

    公子日思录20200108考试得时候应该先做简单的题吗通常我们考试的时候会先选择做简单的题,把难题留在最后,毕竟要...

  • 公子日思录-20200113

    公子日思录20200113交叉学习法为什么我们的课堂都是学科交叉涉及,而没有周一语文周二数学这样的模式。你可能会说...

  • 公子日思录-20200104

    公子日思录 20200104好的笔记和坏的笔记 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我们都经常会记笔记,特别是学生,记笔记是很重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公子日思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jkbx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