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处和群居是两种不同的状态,当然两个人相处也是一种不同的情景。
除了人数,环境的不同也会带来相处方式的区别,比如公司、学校、家庭、公共场所等。
我们习惯上强调怎么与更多人相处,注重表达、交流、关系、感情。而常常忽视怎么和自己相处,对于跟自己怎么相处,通常的观点是要自律、自强、自信等等。
问题是,相处,无论是独处还是多个人相处,都已经不是一个人事了。这么说的原因是,相处本身不是为了如何度过一段时光,而是如何找到一个合适的方式保持自己与这个世界的动态平衡。
动态的意思是说万事万物都在变化中,看着熟悉的人或事物,也会因为环境、所处位置、时间、事件而发生变化。这就好比最初《复仇者联盟》里美队、钢铁侠、雷神几个人单独独斗,后来才团结协作一起对抗外星侵略者。可是到了《美队·内战》里复仇者成员们分成了两个派系,一派是自由行动继续打击罪恶,一派则是接受自身行动要政府监督和管控。于是两派以美队和钢铁侠为代表,展开了激烈的对抗。两个超级英雄也在战斗过程中思想发生了变化,从而出现两派对立的情况。
人的观点、立场不是静止的,昨天坚持的,今天可能就反对了;昨天怀疑的,今天可能就相信了。变化或是悄然的,或是突然的。
那么相处就是如何与这个变化的他人或者自己找到新的相处方式,不一定是妥协自己,但是需要觉察到已经发生的变化。就像一个孩子已经长大了,还在用对待3岁孩子的方式去管教一个十五六岁的孩子,肯定会适得其反,虽然孩子的身份没有变,但是他的想法和认知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的管教方式不仅已经过时,而且已经毫无用途了。
不仅是他人,我们自己又何尝不是在逐步变化,回想下三年前你的想法和现在的是否一样的,比如三年前你想着要在公司成为骨干精英,三年后你或者已经成为了精英,可是此时你的追求肯定不是继续保持精英,而是增加自己的商业操盘能力或者大局管理能力;而如果三年后你没有成为精英,此时你的想法也不一定是继续做个精英,而是可能是更换一家企业,寻找更适合自己的机会。可是在变化过程中的我们很难主动发现自己的变化,这也导致自己可能还是在用过去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从而出现努力和追求不匹配的矛盾和冲突。
回到一开始,什么是相处,这有点像骑自行车,表面看是我们自己在驾驶这辆车,其实这里面包含着至少三个要素,自己、车子、道路。自己在动、车子因为自己而动,道路则是车子可以行驶的地方。在这三者互相作用的过程中,人要骑车,要把握方向、要给车子一个动力,车子向前走必须克服与地面的摩擦力,整个骑车过程又是动态变化的,随着路面平整起伏而变化,随着方向不同而变化,而自己想骑好车子就必须保持在动态行进中的平衡,只有平衡了才会持续驾驶它,否则早晚会摔倒。当上坡时,我们不由自主地加速,当下坡时,我们也会自觉地放慢速度。相处也是如此,平衡是首位,察觉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动态变化是找到平衡的根本。变化又受到环境、角色、权力、目标等多重影响。这么一说看似很复杂,其实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和思考,也会发现其中的规律和变化。重点不是多么快速找到变化的地方,而是要有这种动态变化的意识和视角。
相处,从变化开始,到平衡结束,再到新的变化,再到新的平衡,周而复始;
相处,从改变开始,到共识结束,再到新的改变,再到新的共识,循环往复;
相处,从关注开始,到认可结束,再到新的关注,再到新的认可,有始有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