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想法
《道德经》(36)知足常乐

《道德经》(36)知足常乐

作者: 搏通经典 | 来源:发表于2021-11-02 23:40 被阅读0次
第一部分: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第二部分: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第三部分: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第一部分:

知是由矢和口字组成。矢的意思就是弓箭的箭。口的意思就是目标。我知的大概意思就是言行一致。

有很多方法可以判断这个人品德与能力,而这些方法是可以通过我们后天努力而获得。而我们把这种能力称之为

我们自己往往不能正视自己的能力与品德。如果能正确看待自己,而这种态度我们称之为

没有一个人可以做常胜将军,因为我们会老去。我们渴望胜利,但是我们都明白有胜利的一方,也有失败的一方。可是我们不希望我们失败。

是力量的胜利,而力量终有一天会衰竭。

我们能正视自己优缺点,也能战胜自己的缺点与不足。而这种精神与力量我们称之为强。

这一部分就是以内因和外因的方式阐述观点。内因与外因是根据人的需求划分的。

如果说我们过分的追求外在事物,就会努力学习“知人者智,胜人者有力”的这套逻辑思维。

而这套思维就是想通过力量改变自己的现状。

正是大众所熟悉的思维,却被老子所嫌弃。

不相信力量让我们相信什么呢?接下来,我们看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

什么是富?什么是志?

这里的富不是指金银珠宝,而是指精神上的富有。

这里的志不是指志向,而是指的是结果。什么样的结果?那就是改变自己自身缺点,发扬自身优点的结果。有这样毅力、决心、坚持又有什么志向完不成呢?

为什么说知足就会富有呢?

知足就是根据自己的能力范围和现实允许的条件设定目标。而这个前提条件就是要有‘自知之明’。

而这样的目标很容易完成,同时也能满足自己需求,这难道不是一件开心的事吗?

人心不足蛇吞象、螳臂当车都是在说我们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从而给自己带来危害。

富有与财富的关系是什么?

富有多半指的是精神上的富有,而财富多半很金银珠宝有关。

一个富有的人不一定很有钱但是他很快乐也很幸福。一个拥有很多财富的人,他不一定很快乐。

富有与拥有财富没有太多关系。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这种人拥有多少,才能才能开心呢?

答案拥有多少他也不会开心,因为他的眼睛只看得见别人的碗里有啥,为什么自己的碗里没有。

看到这里我们也就知道我们是否能拥有更多财富,那还要取决于你的能力与品德。而能力与品德的提升取决于我们愿意不愿意改变。

第三部分: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句话很能体现第三部分的含义。

不失其所者久的就是自己的立身之本。不忘记自然会长长久久。

死而不亡者寿,精神是会跨越时间而永久存在,而身体早就消失在泥土之中。

相关文章

  • 《道德经》(36)知足常乐

    第一部分: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第二部分: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第三部分: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

  • 2018年5月14日软笔练习

    《道德经》第36页

  • 2018年6月29日小楷练习

    《道德经》第36一38章

  • 北大国学大师如何败在毛头小伙

    走马观花道德经(36) 36.道德经第三十六景点——致胜之门 第三十六章 洞烛先机 明察秋毫 将欲歙之, 必故张之...

  • 2019-05-12

    坚持系统读《道德经》第36天。 早起学习第36天. 体重:66.5Kg 跳绳:0 眉心舒展,面带微笑。 上士闻道,...

  • 知足常乐

    知足常乐,意思是知道满足,就总是快乐。形容对已经取得的成就感到满足并取得快乐。出自先秦·李耳《道德经》。《...

  • 《道德经》|知足常乐

    文|Sinopec淡然 知足常乐,语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四十六章俭欲:“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 2019-05-11

    坚持系统读《道德经》第36天。 早起学习第36天. 体重:66.5Kg 跳绳:0 眉心舒展,面带微笑。 反者道之动...

  • 道德经 36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举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 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

  • 智慧父母百日功课第5天(8月24日)

    读智慧父母祈祷文1遍,读心经3遍,读道德经36到40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36)知足常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jlxz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