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7618349/218f4ea00bbfbb6a.jpg)
最近发生一些事。
闺蜜的母亲刚离世不久,父亲带了一位女子回家。中间人介绍认识时,该女子直言需其父亲付费十万元且每个月给五千元生活费,方答应与其父亲在一起生活。其实,闺蜜的父亲为人条件并不差,不论是外貌长相身体健康或者说社会能力来说,都不差于该女子,但即便如此,其父亲还是答应了该女子的要求,这让作为子女的闺蜜及其兄弟姐妹很难理解和认同。一方面,母亲刚过世,第二方面,父亲对该女子的为人底细等并不是很了解,在这样的情形下,父亲的决定让子女们甚是堪忧。
对于丧偶的长辈,一般情况下晚辈们都会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关照,不论是生活上希望老人能吃穿用度正常、有人陪伴,还是说心理上的丧偶分离之痛,晚辈们其实也都能理解。这样的创伤对任何一个人都是重大甚至致命的打击,毕竟是一起生活了几十年的伴侣,而暮之年会有很多恐惧。
他们会恐惧日渐老去的容颜和一天天退化的身体零部件,还有社会发展带来的新知淘汰,当一个人的存在感日益下降时,失望随之而来的焦虑和恐惧会涌上心头。为什么说丧偶的老人,尤其是男性,会在伴侣离开人世后变的越发的“无理取闹”呢?我们可以设想他就是个小孩,是的,从心智化层面他真的就跟孩子一样,无助和害怕,他希望的是像母亲般的包裹和呵护能及时填补他丧偶的孤独,而这些,年轻人虽能理解但很难共情。
我不由得开始担心:如果这个心理需求被某些机构商业化,那这些丧偶老人将面临的会是什么呢?钱财的流失,情感的二次伤害,还有子女无尽的担心和无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