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撷浪(之八十六)

作者: 武商路漫漫 | 来源:发表于2020-04-25 21:31 被阅读0次

文/王漫

导语:

我泱泱大中华,乃五千年文明古国,国学文化博大精深,渊源流长。那些才华横溢的文人雅士,留下许多精妙的故事,浩如烟海。笔者只撷取其一部分,分享给文朋诗友,命名《文海撷浪》。

①千古佳句的得来

北宋词家晏殊,在其名作《浣溪沙》中曾写道:“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两句也成了千古传诵的佳句。

晏殊自幼聪慧,曾以神童被荐于朝,后来官居宰相。但此句的得来却曾颇费了一番周折。

一个暮春的黄昏,晏殊漫步在西湖岸边,面对落花流水,不禁感慨万分,想写一首《浣溪沙》以抒情怀。不料写至“无可奈何花落去”时,却难续出下句了。

第二年,晏殊奉旨南下,从扬州路过时,听说江都尉王琪诗才不凡,便让人请王琪过来相见。把酒倾谈之间,晏殊面对眼前的晚春景色,禁不住又想起自己至今未能完成的《浣溪沙》来,便对王琪说:“去年老夫游西湖,偶得'无可奈何花落去'之句,却一直未得下句,今日重见此景……"

在晏殊沉思之际,王琪起身拱手答道:“何不对‘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听罢,立即拍手称妙,便把这一句写入了他的词中,于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燕归来"被传为千古佳句。

两句诗被传为千古佳句,二人联句之事也被传为千古佳话,后来人们便以“似曾相识燕归来"作为一个谜面,打一字,此谜甚妙。

归来的燕子,即昔日之鸟,谜底就是“鹊"字。


②济公续联

济公(李修缘)幼年时,父母早已为他订了一门亲事,可他对婚姻十分淡漠,小小年纪竟对佛事发生了兴趣。

济公出家后,这位姑娘坚守贞节,矢志不再嫁别人。谁知家运不济,正当她青春妙龄之际,公婆相继去世,万般无奈,只好寄居在舅老爷家中。

济公一去不回头,众亲友出于关心,都前来劝说姑娘,不要久守闺房,耽误了青春,应重新择婿,另觅途径。

姑娘找不出理由来谢绝亲友们的规劝,便对众人言道:“我已拟好一个上联,现誊写好抄在屋外墙上,谁能对出下联,我就嫁给谁!"上联是:

寄寓客家牢守寒窗空寂寞。

上联贴出后,远近轰动,多少读书人纷纷赶来,但一个个抓耳挠腮,冥思苦想,终无所对。

过了一段时间,济公因事返乡,听说姑娘求对,便来到贴联之处,取过笔墨,对出了下联:

远避迷途退还莲迳返逍遥。

舅老爷家人见到下联,即刻抄下,疾步跨入门内,送给姑娘。姑娘一看,惊喜交加,吩咐道:“快叫他进来见我!”家人急忙返转寻找,济公已杳无踪影。

此上联全是宝盖头的字,下联全是走之旁的字。上联大意是说:寄居别家,坚守贫寒、节操,不免有空虚、寂寞之感;下联大意是说:远避世俗,走向佛门,达到逍遥的境界。


相关文章

  • 文海撷浪(之八十六)

    文/王漫 导语: 我泱泱大中华,乃五千年文明古国,国学文化博大精深,渊源流长。那些才华横溢的文人雅士,留下许多精妙...

  • 文海撷浪

    我写文章,并不是有才华, 而是有感情,有生活。 写作不是为改变世界, 而是为了安顿心灵!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 文海撷浪

    文/王漫 导语: 我泱泱大中华,乃五千年文明古国,国学文化博大精深,渊源流长。那些才华横溢的文人雅士,留下许多精妙...

  • 文海撷浪

    文/王漫 导语: 我泱泱大中华,乃五千年文明古国,国学文化博大精深,渊源流长。那些才华横溢的文人雅士,留下许多精妙...

  • 文海撷浪(之九十)

    文/王漫 导语: 我泱泱大中华,乃五千年文明古国,国学文化博大精深,渊源流长。那些才华横溢的文人雅士,留下了许多精...

  • 文海撷浪(之七十)

    文/王漫 导语: 我泱泱大中华,乃五千年文明古国,国学文化博大精深,渊源流长。那些才横溢的文人雅士,留下许多精妙的...

  • 文海撷浪(之八十)

    文/王漫 导语: 我泱泱大中华,乃五千年文明古国,国学文化博大精深,渊源流长。那些才华横溢的文人雅士,留下许多精妙...

  • 文海撷浪<之十六〉

    原创:王漫 导语: 我泱泱大中华,乃五千年文明古国,国学文化博大精深,渊源流长。那些才华横溢的文人雅士,留下许多精...

  • 文海撷浪(之七十五)

    文/王漫 导语: 我泱泱大中华,乃五千年文明古国,国学文化博大精深,渊源流长。那些才华横溢的文人雅士,留下许多精美...

  • 文海撷浪(之七十七)

    文/王漫 导语: 我泱泱大中华,乃五千年文明古国,国学文化博大精深,渊源流长。那些才华横溢的文人雅士,留下许多精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海撷浪(之八十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jrlw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