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诗界诗魂一一 [ 原创 ]
家风淳正 , 启蒙初心。

家风淳正 , 启蒙初心。

作者: 悟理趣道 | 来源:发表于2019-10-06 12:31 被阅读0次

苏轼的初心源于眉山的苏家。

眉山,古称眉州。宋代的眉州,文化底蕴深厚、文教兴盛。苏轼在《眉州远景楼记》写到“士大夫贵经术而重氏族,其民尊吏而畏法,其农夫合耦以相助”。

眉州苏氏是唐宰相苏味道的后裔,于唐代迁居眉山。苏轼先人们乐善好施,淡泊名利,忠敬笃孝,重义行侠。苏轼曾描述其家是“门前万竿竹,堂上四库书”。父亲苏洵教导苏轼兄弟“内以治身,外以治人”。母亲程氏是大理寺丞程文应之女,知书达理,勉夫教子。

苏轼、苏辙两兄弟年幼时,母亲程夫人曾教他们读《后汉书·范滂传》。范滂是个敦厚质朴、谦逊节俭的人,为官清正有学问,虽然位卑官小,却很有胆识和才干。他因同情百姓疾苦,抨击奸党豪强而遭到诬陷,惨遭杀害。临刑前范滂向母亲告别,请母亲不要悲伤。范母对儿子说:你为正义而死,我不觉悲伤,很为你自豪!苏轼听后,感慨地问母亲:我如果像范滂那样,母亲认为如何?程夫人说:你能为滂,我怎么不能为滂母呢?在母亲的教诲下,一颗正义的种子深深地埋在苏轼兄弟心中。

后来,苏家搬进纱縠行新居,发现前人窑藏的一坛宝物。这意外之财对一般人来讲是一个发财的好机会,可程夫人却叫人重新埋好,并把土夯得严严实实,用此事教育启发苏轼兄弟。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凡非分之财,一分一文也不能妄取。这种“非义不取”的家风滋养了苏轼“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和“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的正确财富观。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苏洵与程氏言传身教,启发着苏轼兄弟进退不改初心、贫困不改超然的人生处世哲学,对苏轼兄弟意义重大。读书正业、孝慈仁爱、非义不取、为政清廉的优良家风,在苏轼心中早早埋下一颗“信道直前”“奋厉有当世志”的种子。

相关文章

  • 家风淳正 , 启蒙初心。

    苏轼的初心源于眉山的苏家。 眉山,古称眉州。宋代的眉州,文化底蕴深厚、文教兴盛。苏轼在《眉州远景楼记》写到“士大夫...

  • 从春晚小品看家庭教育

    春晚离不开教育主题! 家风正!则民风淳! 民风淳!则国风清! 国风清!则家国兴!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

  • 酒题二首

    山凹 山凹大甑香,赤水煮红粱。 艺正初心永,淳绵酱味长。 20220419 ...

  • 家风正 国家正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国以家为基,家廉则国安。国有国法,家有家规。通过家庭都有家风、家教的和家训,那么,什...

  • 演讲赞

    家风正,则后代正,则源头正,则国正 家风良俗星火传, 王旭献身感人深。 诗礼传家不染尘, 风清气正春风临。

  • 《共性家风 代际传承的家族命运》

    第一,关于华正智库家风研究的顶层设计。华正智库的家风研究立足把家风文化转化为人类社会凝聚力,立足于在推广家风文化中...

  • 贯庄籍大学生积极参与信息采集工作倡议书

    秋朗气清,硕果满枝。近些年来,我们的家乡贯庄村因家风淳良,民风朴正,家校共育,英才辈出,成为藁城区远近闻名的教育名...

  • 一个家 影响孩子一生

    家风,是一个家庭最贵的财富,家风,是一个家庭的根基,看似无形,却时刻影响着孩子的三观、人品和修养。家风正,则后代正...

  • 我的家风:“孝”和“俭”

    古语云:“家风正,则后代正,则源头正,则国正。”家风是一个家族世代相传的做人准则和做事作风。“中华千古第一完人”曾...

  • 【家风家教】润物无声 正家风

    曾国藩曾为后人留下16字箴言家风:“家俭刚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不错的,一门好的家风,胜过千万所名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家风淳正 , 启蒙初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jsup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