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水》是《故事新编》里的又一篇。故事是大禹治水,新编内容为何?
第一章写治水之前。
谁治水?大禹。
大禹为何人?
这正是小说写大禹治水之前的主要内容。
作者把笔墨集中在学者身上,通过描述他们对大禹的认识,刻画了一群嘴脸丑恶的形象。
尧帝时,洪水泛滥,百姓居无所,食无粮。尧让大禹的父亲鲧治水九年,没有效果,把他充了军。
尧禅让给舜,舜用禹治水。
在文化山上聚集着许多学者,他们是反对禹的,或者不相信世界上真有禹这个人。
听听他们的论调。
有持“遗传论”的。“阔人的子孙都是阔人,坏人的子孙都是坏人。所以鲧不成功,他的儿子禹一定也不会成功,因为愚人是生不出聪明人来的。”
持此论调的不止一人,甚至有人说,“顽”可以不遗传,“愚”是一定遗传的。
不仅如此,他们竟然拿出“上智下愚”的腔调,断定“乡下人都是愚人”。
有的从考据学来论证,认为“禹”是一条虫。“禹”为什么会是一条虫?在1923年发表的著名的《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中,顾先生写道:“至于禹从何来?……我以为都是从九鼎上来的。禹,《说文》云,‘虫也,从厹,象形。’厹,《说文》云,‘兽足蹂地也。’以虫而有足蹂地,大约是蜥蜴之类。我以为禹或是九鼎上铸的一种动物,当时铸鼎象物,奇怪的形状一定很多,禹是鼎上动物的最有力者;或者有敷土的样子,所以就算他是开天辟地的人。流传到后来,就成了真的人王了。”所以在小说里,鲁迅先生编了考据学这个情节。既然禹是一条虫,虫怎么会治水?言之凿凿。
除了直接对这群自以为高明的文化人的描写,鲁迅先生还塑造了一个踏实、聪明、伶俐的乡下人形象,和他们形成对比,更加衬托出他们学说的虚无、荒谬,他们不仅对治水没有信心,还是一群废物。
至此,需要我们深思:文化是什么?文化人该干什么?文化和现实有什么关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