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八章,沙棉小吃。

第八章,沙棉小吃。

作者: 徐云喜 | 来源:发表于2017-07-09 23:11 被阅读401次

工作忙,身体累,国企巨轮未熬一甲子。

味道美,价格廉,沙棉小吃回忆三代人。

临江仙,沙棉小吃。

客似云来常聚往,曾书十里华章。都说沙棉小吃香。早堂牛肉面,锅块麻辣烫。

莫道红尘多怅客,只因旧事难忘。半生羁旅断柔肠。多年还入梦,醉语在他乡。

缘让我们微笑相迎,爱让我们认真相守,离别就把它留给时间,时间会教会我们如何取舍,如何忘却,又如何记得一朵花的馨香,一杯茶的冷暖,还有一个故事的心动。

若干年后,当我们再次随手翻开时光的画卷,那里有欢笑,有悲伤,有美好,有感动。有挥之不去缠缠轻愁,也有袅袅升起的醉人烟火,有轻轻流淌的云水溪月,也有翩翩飞舞的美丽蝴蝶,有你有我,还有暖暖的阳光落在时光的缝隙,恰好那里开出的一朵小花来,瞬间,时光轻轻,内心柔软,十里幽香。

沙棉虽然不复存在了,但她的一草一木,一楼一房,大政小事,喜忧悲欢,都留在沙棉人的记忆里。

对沙棉印象最深的是两个字:辛苦。数十年的四班三运转,转得工人晕头转向,转得失去了日与夜的作息规律,少了照顾老人孩子的应尽柔情,少了所谓城里人的多彩人生,多了劳累成疾的诸多病症,多了早生华发的深沉叹息。

生活在最底层的工人,累啊!在温水煮青蛙的环境里,只知道埋头苦干,盼望着早点退休养老,盼望着孩子早点成人,盼望着政策多加关注,盼望着每月多发工资。什么雄心壮志,什么铁血阳关,在震耳欲聋的机器声里,在挥汗如雨的工作之中,慢慢消磨贻尽,青丝变成了白发,佝偻了身躯,模糊了双眼。灯红酒绿的花花世界,壮美秀丽的万里河山,与他们,是那样的遥远。

但是,如此艰苦的环境下,老一辈沙棉人一步步走过来了,他们乐观坚强,用心呵护着沙棉的成长,他们知足常乐,在朴素的生活中爱家爱厂,在平淡的日子里寻找快乐。

年轻人对沙棉的感情较复杂,像我们那一批年轻职工,说走就走,好像没有什么留恋,但若说完全没有感情,那是虚言,毕竟在那里工作生活了多年,亲情、友情、爱情,在如花似锦的岁月里,留下深深浅浅的痕迹。

沙棉子弟的感情又不同,那是他们出生成长的地方,无论相隔多远,无论时光流逝,沙棉,都是他们永远的故乡。

所有的沙棉人都不会忘记沙棉的小吃,丰富多样,美味可口,价格便宜。沙棉楼房林立,人口密集,也许一不小心转个弯,便有一个卖麻辣烫的,或是一个卖锅块的,坐在小摊边,来几串麻辣烫,辣得张嘴吸冷气,或是买一个锅块,边走边啃,再到生活区买一碗绿豆汤,便简单地解决了一顿午餐。

沙棉的商业街呈东西走向,南北商铺相对,与沙印相连,约一公里,有衣食住行的各种商品,吃喝拉撒的各种便利。以生活区铁门为中心,形成了一条繁华的街道。

紧挨铁门,左边有两家百货店,他们在店门口卖有冷热小吃,以绿豆汤,红豆,藕粉,西米等为主,四季都有供应。

最喜欢喝的是朝南开的那家店的绿豆汤了,五毛钱一小碗,在炎热的夏季,在去上中班的途中,喝一碗冰绿豆汤,凉在口中,爽在心里。

店老板煨那个绿豆汤也是很有技巧的,到超市选色泽光润,颗粒饱满的绿豆,先一天晚上用冷水浸泡,使之发软,第二天赶老早用猛火煨开,待皮开肉绽,用汤勺淘清表皮,再放入冰糖,用小火慢熬,直到肉稠如羹,与汤溶为一体,拿开放凉,然后放入冰箱冰冻,在大热天喝一碗冰绿豆汤,那绝对是一种享受。

在商业西街,有两家面馆,南北斜对门,生意相当好,供应早餐与宵夜,他们采用传统老沙市的煲汤法,用一口大锅,内放入牛骨头,下用煤火猛烧,沸腾的汤呈米黄色,几根大骨头若隐若现,香气飘到老远,面条的味道就在汤里,那种鲜汤,远比广东这边随便用开水烫一下便捞起来要好喝多了。码子有牛肉与猪肉两种,牛肉切成小丁块,用很多辣子小炒,用铝钵子放在锅边搭汤锅的热气,需要时师傅用勺子掏出一些,瞬间满碗面条便成了红色。猪肉相当于五花肉的做法,未过炒锅,是蒸熟的,切成片状,师傅的手很温柔,总是轻轻一夹三两片,连抓两三下,平摊在面碗里,这是不辣的吃法。面条用的碱水面,先到开水里烫个七分熟,用物件摊开散热,再用篓子放在锅边备用,热干面也是一绝,有武汉热干面的味道。

在厂对门,也有两家的面条很好吃,在冬天下夜班后,我和朱磊肯定要在那儿吃一碗早堂面,喝一碗热汤,然后回去洗澡了睡觉。靠西边那家还有特色的炸酱面,味道也相当不错。97年那时候的荤面是一块五一碗。

读书的时候很喜欢在学校斜对面小松林那儿吃包面,书面语叫云吞,有一个二十来岁的女子,个高肤白,手脚麻利,包馅的速度相当快,她卖的包面皮薄肉鲜,深得同学们的喜爱。

在幼儿园南边小树林,有卖汤圆米酒的,有卖油条糯米饥与豆浆的,电影院门口有卖糯米包油条的,有卖绪碗子泡糯米的,款式多样,味道鲜美。

在理发店余老先生的旁边,在菜场门口,在沙印生活区转角处,有三家卖锅块的,书面语叫“锅盔”,沙棉人习惯叫锅块,有咸与甜两种,是沙棉孩子们与懒做饭的大人的美食,我常在余老先生那儿下象棋,肚子饿了用五毛钱买一个锅块,边啃边下棋,也不觉得口干。

锅块的做法也很有讲究的,取麦面精粉,先和成死面块,放在案头上用木杠压,边压边折,然后逢中划成两块,分别加入酵面和碱水再揉压,视面的软硬程度,适量加入干面或是碱水,直至面光色润,酵面均匀时,用温布盖严待用。

需要做锅块时,把面拉长成条状,用刀切成均匀的略100克的面团,再推擀成长约20厘米,宽约10厘米的圆形条饼,在面团中放入些许瘦肉沫,在表面撒一点芝麻,再抹上食用油,然后粘在炉内烘烤,炉内炭火旺而无烟,待皮色金黄,中间微鼓时即熟,其间需刷两次食用油,以防烧糊。

若是压成圆饼形,中间放一勺白糖,那样便是甜锅块了。视各人口味而定,很多人吃咸锅块时,要在外面刷一层豌豆酱,以增其味。

在女单宿舍门口,在沙棉子弟学校后门与沙印交界处,便是著名的麻辣烫基地,先把数十种味料用布包扎,放在锅内煮出味儿,在炉子四周围有矮圆桌,吃货们围着桌子,坐在小板凳上慢悠悠吃麻辣烫,凡是能炒着吃的,店主都洗净切条,串在一根根竹签上,素菜两毛钱一串,荤菜五毛至一块。特别是女生,三五成群地坐在炉子旁,吃着碗里的,不时瞄瞄锅里的,那模样相当可爱。

沙棉的特色小吃还有很多,如五月端阳,很多阿姨便拿个椅子,用盆子卖自己包好的粽子,家乡的粽子个儿小尖尖角,不放馅味儿香。在元宵节会卖汤圆。在中秋节生活区会有自制的月饼卖,最老式的嫦娥奔月包装,多层面皮,内有冰糖或葡萄干等多种味儿,七毛钱一个。

我的同学和学长都说过,只要去沙棉,总是会去喝一碗沙棉的绿豆汤,吃几串沙棉的麻辣烫,那儿的味道好,那儿的人情浓。

相关文章

  • 第八章,沙棉小吃。

    工作忙,身体累,国企巨轮未熬一甲子。 味道美,价格廉,沙棉小吃回忆三代人。 临江仙,沙棉小吃。 客似云来常聚往,曾...

  • 沙棉一一序

    听同学说沙棉四周已经打了围墙,准备拆迁,那个昔日的庞然大物,终于被最后一根稻草压垮了。 沙棉全称沙市棉纺厂,前世是...

  • 第十六章,沙棉技校。

    崇高师德,精心辅育学子, 奋发向上,毕业回报沙棉。 沙棉技校创办于1974年9月,全称为“湖北省纺织工业技工学校沙...

  • 第九章,父爱如山。

    就业沙棉,生产一线说辛苦。 同窗好友,张黎二丹述父恩。 撼庭秋。感恩父亲。 摸黑长路往返,护送沙棉远。性直心善,为...

  • 古风诗律

    观彼图,提我诗 沙非沙,棉非棉 裙湿暮野绕篱边 偶得暗语妾窃喜 夫君寄思月明圆 北国风,国北城 弓角飞马满军营 塞...

  • 第十八章,沙棉民兵。

    一腔热血参人武, 赤胆忠心保沙棉。 沙棉武装部建于1971年6月,武装部干部由荆州军分区直接下达仼命,其行政级别由...

  • 第十七章,职工医院。

    妙手仁心医患者, 深情厚义爱沙棉。 早期的沙棉职工医院座落在生活区北部边陲,它的前身是筹建处时期工地上的一个医务室...

  • 小吃之 反沙芋头

    今日给大家推荐一款好吃甜食:反沙芋头 准备材料:大芋头 白砂糖 油 准备过程: 1.将芋头去皮切成厚厚的条状,注意...

  • 第八章 退钱!

    第八章 退钱! 周一的早晨用是用来忙碌的,下关早期的我从未来像素下楼去到对面的保定学院的小吃街去吃早点。小吃街在一...

  • 第二十章,沙棉荣誉。

    无数荣光,省市名誉常拿手。 一声叹息,怜惜疾苦有几人。 临江仙 万里风霜尘满面,归程泪沾衣襟。兰桥何处觅芳音。几回...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八章,沙棉小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jweh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