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谈写作读书
读思|| 书,是要自己读的

读思|| 书,是要自己读的

作者: 读思之所 | 来源:发表于2018-10-15 09:43 被阅读105次

最近几个月,我接连报名了三个写作班。虽说最主要的目的是跟着看套路,但也不排除万一学点新东西的可能。目前的结果跟写作班的绝大多数学员一样,并没有通过写作班把学费赚回来。全都是我自己的原因,从这点上并不能得出“写作班没用”的结论,这个锅我不甩。套路方面则基本跟我想的差不多,报班只是验证了部分早先想法而已。

第一个写作班是简书上看到的,我报名的时候人家课都讲完了。九堂或者十堂课,我断断续续听了三堂,并没有发现什么我之前不知道的。我没有下载专门的app,每次只能从微信关联的小程序听,很不方便。所以到现在也没把后面的几堂课听完。我尽量安排时间听完,希望能学点新东西。

第二个课是一个自称先生的女人开的,我从微信朋友圈看到,就报名了,反正很便宜。这个严格来说不算课,应该算社群,眼下还在像便秘一样断断续续地更。“女先生”之前开过课,在知乎风评糟透了,不过不耽误她赚钱。我跟了大概一个月,还是没啥新东西。但她仍然能忽悠来不少人,说明这里面套路很深,值得研究一下。

第三个课有点意思,朋友介绍过来,打着X书的名头,60块可在微信群呆三个月,报书名通过后写共读稿,写完有人给你批改。批改者号称是该平台稿费月入17万的签约者带领的四十多人团队。批改完再修改,通过则有450元稿费。共读稿包括一篇预告和四篇(或六篇)正文,每篇字数1300到1800,有一定的写作范式。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对拆书一直很不感冒。虽然没搞明白共读和拆书的区别,但从写作指南来看,两者区别并不大。本着虚心学习的态度,我还是选了本书,自己琢磨着写共读稿。

过程颇顺利,先用两个小时速读一遍,接下来的一个星期每天一边精读一边写,每天一篇。交上去之后大概过了两周,批改意见回来了,顺带忽悠我去报300多的班。我当时用手机查看不了批注,就打了哈哈。等回到电脑上看,发现批注主要是在谈格式。修改的个别文法,很多也是可改可不改。比如,“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XXX的原因”改成“这也是我们要XXX的原因”之类。当然,还是得承认在行文上,有些修改意见很有必要,起码能让你意识到很多之前没注意的问题。很多批注给的也特别好,比如说某个段落太口语了,比如某些在我看来很著名的古人像赵孟頫之类的名字前面应该加个书画家什么的,大概是为了帮助文史基础薄弱的人来加深印象。从这个角度说,确实有收获。

然而对全书或者说对拆解后的文章内容把握上,批注显然是在胡扯。批注者很诚实地说自己并没有读过该书,靠着“但是我想……”,来给出关于内容的调整意见。批注者没有读过书,竟然认为我“自己的思考和观点表述太少”。这倒引发我思考一个问题:究竟没读过这本书的人,能不能给别人批共读稿(拆书稿)呢?

我一直觉得所谓共读稿或拆书稿最好是不要看不要听的。给出的解释像是抬杠:值得读的书,这帮拆书的拆不了;不值得读的书,他们拆完也不必读。别忘了焦书记可是说过:别人嚼过的馍,不甜。按照特定范式嚼过的馍,恐怕不只是不甜了,更可能是误导。因为拆书稿的作者为了所谓的“过稿”,会按照一个不懂装懂的编辑的意见来进行修改,改出一个可能符合编辑的理解但未必是原书作者本意的几篇废话。编辑的作用很多时候并不保证还原书中本意,他们只是保证这份稿子符合听众读者的口味就行了。在这个前提下,很多比较绕的拗口句子自然要修改掉。也就是说,这个流程本身就是谬种流传的温床。

我很爱读书评。我发现好的书评,如果评论我读过的书,则给我很多新的启发,有时候会启发到我非要拿来重读不可;如果评论我没读过的书,那更是让我特别想去自己读读看。书评可不是别人嚼过的馍,这是别人做出的菜。你吃了好吃的菜,就想看看这么好吃的菜是用什么做出来的:想去看看做菜的原料,想去了解颠勺的厨子。

但现实如此吊诡。目前市面上贩卖拆书稿内容的媒介似乎不少,其中也有几个颇有市场。他们迎合了人们的知识焦虑也好,满足了人们想读书又想偷懒的美好愿望也罢,总之,人家是成了。反观书评,仍然小众,仍然离十万加遥遥无期。

本号的很多文章怀有一个不可告人的目的——希望大家能自己去读一本书,而不是看看这里的文章,回头就可以假装自己读过了。这也是我经常说的“有门槛”的意思。

任何一本小说里面的故事,都可以用一个几百字的梗概来介绍。可一本几十万字的优秀小说,能谈的话题,几辈子都说不完。书中无数的小细节会让你意识到什么叫做“常读常新”。小说如此,其他门类的书更是如此。这是经典的意义,也是阅读的意义。

先贤珠玉于前,即便一个爱读书的人,恐怕几辈子也读不完那么多好书。然而,书还是要自己读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进一步有一步的欢喜。毕竟,饭是要自己吃的,读书同理。


欢迎关注公众号“读思之所”,在这里阅读和沉思

相关文章

  • 读思|| 书,是要自己读的

    最近几个月,我接连报名了三个写作班。虽说最主要的目的是跟着看套路,但也不排除万一学点新东西的可能。目前的结果跟写作...

  • 要不要读书?

    书是要读的,但不是死读书。 兼具读死书的同时还要有胆量,有情商,敢于大胆说话。 读书要有自己的思考,才能有自己的思...

  • 锻炼3:要多读书

    无论是畅销书还是经典书,要多读。尽量读有点兴趣的书,读书是爱好,要多读。

  • 读书

    人啊要多读书 还要读好书 读有教益的书 读进步的书 读健康的书 读能发家的书 能致富的书 能提升自己的书 才能从书...

  • 缘深缘浅

    有些书要深读,深读的书读浅了,是浪费了书和时间;有些书要浅读,浅读的书读深了只会让人矫情;人也是一样的,深读的东西...

  • 读书的意义

    转载 sinly 慢读慢思 “读书不必只读纸书,山水可以读,云雨可以读,官场可以读,商界可以读。赌徒和妓女也都是书...

  • 不讲究就只能将就

    书非借不读。要读书就借着读,买的书觉得是自己的了,要读时总觉时间有的是,反正书是我的,我要什么时候读都可以。一有这...

  • 【摘】谈读书

    要形成个人的风格,读和自己气质相近的书。 也就是说,读自己喜欢的书,对自己口味的书。 我不太主张一个作家有系统地读...

  • 橡果书院‖大人为什么要读童书?

    阿甲:大人为什么要读童书? 01读童书不是孩子的事情吗? 为了教孩子,大人读读童书尚能理解; 为了自己,大人读童书...

  • 《Us and Them》读后感

    上周读的系列书籍主题是认识自己,接下来要读的系列书是如何认识他人。《Us and Them:the science...

网友评论

  • 梦都行者:很多写作班之类的纯属赵本山的忽悠,即能把好的忽悠瘸了。
    读思之所:@梦都行者 我就是觉得我要是按照编辑的批注来改,不光是把书的意思曲解了,还把自己的文路改废了,所以我直接退了。

本文标题:读思|| 书,是要自己读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jwx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