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是微博推送消息。
“日本邮轮公司因疫情破产。”
一场灾难在2020年的开端降临人间,不是蚁穴溃堤的逐渐衰败,而是措手不及的悄然袭击,令人恐慌的不明病毒迅速扩散,一点点渗透,一寸寸腐蚀。
虽然明白这场意外势必要给各个企业、整体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同程度的冲击,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西贝呼救、
海底捞吃紧、培训机构关张、大小公司纷纷压降成本收缩现金流,豪华游轮公司瞬间倾覆等消息,还是令人心惊。
电影院成了空旷剧场,一场场演出延期或取消;
朋友圈中旅游行业的同学每天线上处理退订问题忙得不可开交;
还有人感叹说:如果疫情持续两个月还不结束,我们的公司不可避免走向破产。
作为员工,在收入降低的情况下心慌地与房贷、车贷对抗;
作为企业,不仅要在经济发展缓慢的情况下自保,还要保障员工及背后的一个个家庭。
至此小编不禁要问:有多少企业在面临意外灾难的时候,具备高强的抗风险能力?企业又如何提高抗风险能力?
01
反人性的996,如何破局?
近年来社畜界不断出现新词汇,朝九晚五成了梦,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频繁经历996的工作制度,有的人甚至自嘲化身“007”。
工资低,工作强度大,员工成长速度跟不上,成了企业和员工之间矛盾的死循环。
企业的目的无非是在最低成本之下,将效率提到最高。大经济环境下,大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一批批层出不穷,构成了强力的竞争关系。
经济江湖中明争暗斗,持续的高成本、低效率对于企业来说无异于将自己推向穷途末路。
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组织架构,每个部门的组成人员各司其职,具体工作都是靠员工推进,因此从每一位员工“下手”,尽可能提升产出,变相加班等逐渐成了不成文的常规。
无休止的加班使企业与员工的矛盾逐渐尖锐,年轻人的诗与远方被迫延迟成了奢望,有点脾气的提个申请,就想去看看那么大的世界。
大企业还好,就算工作累,图个平台,求职者还是会纷纷砸简历。然而小企业经历过于频繁的人员流动,总归是吃不消,结构不稳,顽疾得不到处理,连组成企业最基本却最主力的细胞都变成了不安定分子,长此以往对于企业来说弊大于利。
而本次疫情对企业经营冲击巨大,挽回损失,抢回进度,开源节流,可能都会给已经白热化的加班大战雪上加霜。如何在保障员工权益的前提下,实现降本增效,稳定现金流,推进业务流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既是每个企业不得不思考的当务之急,也是数字时代“血汗工厂”杯具的破局之道。于是,AI+RPA逐步从幕后走到台前。
02
AI+RPA,打造“数字员工”
AI,即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PA,即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
RPA这个机器人画风不太一样,跟扫地机器人、饭店的刀削面机器人、智能音箱机器人等等不同,RPA没有实体,它是一堆存在于程序中的代码数据,所以RPA也被称为“软件流程自动化。”
疫情期间为避免接触带来的交叉感染,企业纷纷开启了云办公模式。
RPA技术在此期间大显身手,它主要帮助人类处理那些需要重复执行且工作量大的环节。它无需改造原有业务系统,即可为企业实现业务流程自动化的部署,在非侵入式实施的同时也有效确保了信息数据安全,因而受到许多企业的青睐。
RPA技术可应用的领域可谓包罗万象,只要具备一定的数字化、信息化基础的场景都可以大显身手,如财务会计税务、人力资源、制造、物流、零售、采购、供应链管理等行业,如费用报销、单据审核、税项拨备、薪酬发放、招聘管理、物料清单、发票处理、订单处理、库存监控、销售数据核对等流程。
举个疫情时期买保险的例子,亲戚推荐我签订新保单,链接发来,信息填写、签字确认、自动扣款完全通过线上完成,简化了许多步骤。
如果说实体机器人解放的是人类的体力劳动,那么RPA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办公室里重复、规则、繁琐的低层次脑力劳动,使得企业员工有更多的时间学习成长及聚焦更有价值工作的创新创造。
相比于RPA,AI技术近年来知名度更高一些。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
AI与RPA技术的结合,不仅可以实现“下达指令-执行-反馈”等一系列流程,对于复杂场景和复杂问题还可以进行系统分析,通过算法模型给出智能决策建议方案,在提质增效方面对企业有极大的帮助。
还记得钢铁侠的AI管家Jarvis吗?他是超级程序而不是台式计算机,必要时可以转移存储。能独立思考,计算各种信息,处理大小事务。钢铁侠的机甲开发以及方舟反应炉的更新都离不开它的协助。
AI+RPA模式虽然目前尚无法达到科幻电影中的理想高度,但在当下“弱人工智能”时代已可以在特定场景下大幅解放劳动力,使得企业无论在经济上行还是下行时期都能够平稳运行,为企业发展持续蓄能。
疫情之后,相信AI+RPA会成为许多企业的第一选择。而供应商的技术实力、稳定性和前瞻性,特别是在真实场景下的应用和效果,将成为AI+RPA行业逐鹿胜出的关键因素。
03
实在智能,从“AI辅助人”到“人辅助AI”
疫情期间,一款名叫“波波”的智能疫情问答机器人突然火爆网络,活跃于各种微信群、公众号和APP。它依据官方权威数据和动态信息,为老百姓提供疫情相关的各种智能交互问答,甚至还能解闷聊天、打趣逗乐,赢得坊间不少口碑和点赞。
“机肉搜索”之后,发现背后的开发商是一家叫“实在智能”的AI科技公司,进而发现也是一家做AI+RPA的企业。公司介绍中提到,“聚焦大规模复杂问题的智能决策,通过AI+RPA技术打造广泛应用于各行业的智能软件机器人,助力企业客户从“劳动密集型”向“AI密集型”转型,进一步提质、降本、增效,从而推动生产模式与业务流程实现颠覆式创新升级。”
公司名字挺实在,也挺接地气儿,小编来给大家划重点:
1、 “劳动密集型”向“AI密集型”转型
先打个比方,企业的发展类似游戏中的打怪升级,在第一阶段主角英雄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升至满级,必须先将英雄强化转型至第二阶段,才有继续升级的空间。如何让有限的英雄发挥最强战力,获得最快成长,投入到最核心的战斗中是企业始终需要关注的核心问题。
长期以来,员工是企业经营活动的主要劳动力资源,在劳动合同约定的生产关系框架下,通过体力脑力等生产资源贡献价值,进而为客户提供服务。而AI+RPA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一方面可以帮助企业解决有限投入下劳动力资源终归有限的瓶颈,另一方面还可以提升扩展劳动力资源的能力边界,使得在AI+RPA技术加持下,员工“开着机器人”办公,从事更有价值的创新工作。
据了解,除了波波之外,实在智能还研发了可“零代码+托拉拽”开发各种软件机器人的全套工具,以及智能客服质检机器人、智能报税机器人、智能招聘机器人、包小黑·智能法律咨询机器人,甚至智慧数字园区等多个产品,并已落地为用户带来实效。
2、提质、降本、增效
据官网介绍,实在智能的创业初心就是帮助企业客户实现全面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员工价值三大目标。这也与后疫情时代,大部分企业经历冲击阵痛之后的亡羊补牢思路非常契合,毕竟开源节流才是生存之道和发展基础。
这次疫情对整个社会、对企业乃至个人都是一次代价沉痛的大考,对社会治理、企业经营及个人价值观人生观也是一次冲击和洗礼。正如春天总会来临,相信经此一役,方方面面都会主动拥抱或被动迎来变革创新,让我们拭目以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