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纯真无邪的童年,和一个满是伤害的童年,哪一个让你记忆犹新.
我想大多数人,记住了伤害,遗忘了美好,快乐,纯真的童年.
被父母冷落,忽视,甚至是没完没了地压榨;
总是在父母的争吵中入睡,亲耳听见父亲出轨,亲眼看见分崩离析的两人;
从小就感受不到亲人的温暖,关心与呵护……
小时候受的伤,到底有多厉害,不少人都能感同身受.
朋友小艳,家中的老大,平时除了干家务活,还要照顾年幼的弟弟妹妹.
难得抽空做一点功课,却被父母揪着耳朵说,女孩子不用读那么多书,能认字,算数就行,反正以后早晚要嫁人.
长而久之,小艳功课总是跟不上,还好自己努力上了初中.
可父母关系却非常不合,老是吵架,不是钱,就是孩子.
父母决定不让她上学,跟着村里的人进厂上班挣钱.
她一边哭喊一边跪着求父母,让读完初中.
在哪之后,小艳变得更加懂事,做事小心翼翼,生怕父母生气.
不敢有丝毫的反抗心理,父母让干什么就干什么.
初中毕业后,父母离婚了,小艳和妹妹跟着母亲,而小艳也辍学去了广东.
初到广东的小艳每月3000元,除去房租,水电,生活费,所剩无几.
但母亲严厉要求,每月打1000元回家.
就这样,长期以来,小艳一直被母亲压榨着,每次母亲来电,除了问钱,还是钱.
赤裸裸地把她当成了养家的工具,不闻不问.
过年本事团聚的日子,而小艳却只能待在出租屋里吃着泡面,伤心流泪.
母亲也从未打电话,让她回家,而是说别浪费车费,留着打给我们用多好.
渐渐地小艳与母亲的关系更加疏远,就算两人见面,也说不上几句话,无外乎母亲总念叨着妹妹,关心妹妹.
小艳直到现在内心都无法释怀,可能说不上偏心,也说不上爱吧!
童年的经历,深深地藏在小艳心理,不管是伤害的话,还是父母冷漠的行为,始终成了一个圈套,深深地把自己套在了里面,永远走不出来.
身体的伤可以治愈,可心理的伤却很难.
它不是一道疤,而是一颗易碎的心.
不触碰安心跳动,可一旦触碰就会呼吸不均,甚至影响生活.
更严重的是,
也会因为某些声音或行为,不断阻止我们前进,过不好生活.
比如说:
因为从小怕父母,性格唯唯诺诺,即使深受欺负,也不敢反抗;
从小形成的自卑,在工作中从不敢冒头,缺乏自信,眼睁睁看着机会被别人抢走;
因为缺爱,非常信任伴侣,即使对方做出什么背叛的行为,也会选择原谅;
不敢结婚,生怕会像父母一样,每天生活在激烈的争吵中,对婚姻充满畏惧;
与父母关系紧张,即便时隔多年,看到他们依旧选择躲避;
其实以上的种种情况,是因为我们童年的伤口久久未能愈合.
曾有人说:”只有选择与过去释怀,才能过好当下,展望未来.”
我想是的,如果心里一直住着一个受伤的小孩,那做什么事都会很痛苦.
著名的心理学家荣格曾说过;
真正的疗愈,是内在小孩的成长.
对曾经的伤害试着坦然面对,慢慢抚慰受伤的心灵,相信自己,你可以的,没有人可以否定你.
把多年身上的枷锁,一点点的解开,推开窗,你会发现这个世界原来如此美好,空气如此沁人心脾.
只有试着与过去的自己和解,逐渐对过去的某些事与人释怀,才能更好地看周围,从内在小孩中剥离出来,发现生活点滴,充满朝气地向未来人生走去。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是一个很不错的指引书,建议正在受伤你看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