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金水桥小学执教了二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推理》第1课时。本节课是按照学习共同体课堂的理念设计的。虽然一直想站在佐藤学教授的肩膀上攀升,实践起来,仍是问题重重。反思是为了进一步提升。
学共体课堂《推理》实践反思先从口算训练说起。从使用三单教学开始,赵主任跟我们约定好,把口算训练作为每节课开始的必要内容。因为,我们一致认为,学好数学,口算能力很重要。
开始的时候,我把口算题设计在“预习单”第1题,要求学生不能提前做,留在课堂上开展口算抢答。发现这样处理,对口算能力较好的学生能起到集中注意力和调动积极性的作用。但是对口算能力差些的学生,容易产生心理压力,导致整节课都感到压抑。反而限制了思维,没有安全感。这和共同体安心安全的课堂是相违背的。
所以,本节课调整了口算题的处理方法。先让学生提前口算训练,课堂口算接龙只是一种检测形式。这样大部分学生的应对都变得游刃有余。并且让学生确定前后左右的接龙方向。这样即起到训练目的,还调动起学生兴趣。何乐而不为呢?因为,比,只是形式,会,才是目的。
“预习单”围绕挖掘学生的已有经验设计。增加了让学生在小组内自行设计“猜一猜”的游戏。通过课前调查,发现小组间容易效仿,出现不少雷同设计。虽然学生都会根据条件猜出结论,但并不知道这个过程就是推理。此时,我努力引导学生用推理的思维理解游戏。总觉得有点硬拽的感觉。而且用时较长。以后需注意预习单的处理要干脆、利索、快!
学共体课堂《推理》实践反思再说 “学习单”中核心问题的处理,本该把学习推向高潮,却陷入了困境,迟迟不见课堂的“气息”。反思原因,首先问题设计有些大,高估了学生的思维水平。其次,学生缺乏交流合作的训练,不会表达自己。这也引发了研讨时的争论。我们要直面学习共同体课堂之初,学生讨论不起来,不想说的尴尬境地。因为,这是需要长期训练才能形成的能力。此时,教师就要慢,再慢,等等那些落后的灵魂。否则,协同学习仍然会留于形式。
学共体课堂《推理》实践反思学习共同体课堂高深,但也不是不可测。教态、时间分配、教育机智,语言组织……无处不在考验着教师的专业性。无论是作为“匠人”还是“专家”,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