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与杨仕鸣》

《与杨仕鸣》

作者: 天使之翼666 | 来源:发表于2022-12-24 16:17 被阅读0次

美好的一天,从学习和践行阳明心学开始~

本周学习《与杨仕鸣》,读原文3次,听导读1次,本篇文章主旨旨在告诉我们真正的致良知就是经营好自己的生活。要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小事去做到,而不是把焦点放在文字上、理论上。只有在事上磨、境上练,不断在日常的洒扫应对中去践行体悟,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才是真正的活学活用。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二段“不可迁就习气以趋时好”就是说不可以迁就自己的旧习气,迎合世俗的喜好。这一点要做到,很难,人毕竟是社会性动物,难免受世俗习气的影响,会有不中立、为了面子和利益而违心的时刻,就像《风吹半夏》中童晓骑为了低价租到滩涂,不惜冒着坐牢的风险污染滩涂,虽然最终租到了,但也付出了代价,他不仅会受到良心的折磨,更会在人前抬不起头来。马克思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商人为了追逐利益,有时候就是会不择手段,久而久之就会被冠之以无奸不商的骂名。我自己也没有做到时时在心上致良知,会有间断或者侥幸的时候,归根究底是没有把致良知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没有达到无意识有能力的阶段,现在还在第二个阶段挣扎,有意识无能力,所以只有通过不断的修行学习,磨自己的这颗心,才能渐渐过渡到第三、第四阶段,我们每天写功课就是这个目的,有意识地去体察我们的起心动念、我们的情绪行为,是否在依良知而行,只有真正致得良知,面对杂质灰尘、私欲贪念,才能如太阳一出,魍魉潜消。期待有一天可以从刻意致良知过渡到自然而然的状态,成为自己的本体。

相关文章

  • 《致良知》第23~25篇读后心得

    23,《与杨仕鸣》 这篇是阳明先生回复杨仕鸣的一封信,在信的开头,杨仕鸣先生说,在学致良知的过程中,每个人的理解程...

  • 23.与杨仕鸣

    【23.1】差人来,知令兄已于去冬安厝,墓有宿草矣,无由一哭,伤哉!所委志铭,既病且冗,须朋友中相知深者一为之,始...

  • 23.与杨仕鸣 辛巳

    【23.1】差人来,知令兄已于去冬安厝,墓有宿草矣,无由一哭,伤哉!所委志铭,既病且冗,须朋友中相知深者一为之,始...

  • 【2017-7-7】 读《与杨仕鸣》

    原文 差人来,知令兄已于去冬安厝,墓有宿草矣,无由一哭,伤哉!所委志铭,既病且冗,须朋友中相知深者一为之,始能有发...

  • 学习与杨仕鸣和象山文集序

    心得:学习与杨仕鸣和象山文集序,主题正法眼藏,通过学习圣学十六字心法,明白了心学的意义何在?致良知。我看起来很努力...

  • 《致良知~是一种伟大的力量》(原文版)阅读笔记(20)

    廿三、与杨仕鸣 1、本篇启发、感悟: “以此磨勘先辈文字同异,功夫不合,常生疑虑”。 先生所答并未解惑。只说不应有...

  • 【功夫不合,常生疑虑】

    《与杨仕鸣》一文“功夫不合,常生疑虑。”这句话又在警醒自己,告诫我,对人对事不要有分辨心,不要评论孰是孰非。人人事...

  • 王阳明:与杨仕鸣-《致良知是一种伟大的力量》原文及译文

    23.与杨仕鸣 正德十六年辛巳(1521年) [背景] 1521年,正德十有六年辛巳,阳明先生五十岁,在江西。升南...

  • 致良知线上21期正心班学习第94天

    今天学《与杨仕鸣》,一连听了三遍博仁老师的导读。人生四大毒瘤:傲慢、懒惰、自私、好胜,对照反思自己,原来样...

  • 学阳明心学 024

    《与杨仕鸣》这篇文章虽然短小,却非常精彩! 此时阳明先生50岁,对于弟子们身上存在的问题也能明察秋毫。 先生的两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与杨仕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kfwq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