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清晨,我都会带一本书进教室,坐在讲台前安静阅读。7点半到8点前的时光,倏忽即逝,多希望孩子们能在书中遇见一个更好的自己。
当然,这只是我的美好心愿,孩子们并没有这种觉悟。有打打闹闹一前一后冲进教室的,也有欢快地聊着天结伴走进来的;有打着哈欠睡眼惺忪的,也有精神饱满雄赳赳气昂昂的;有戴着口罩一声不响的,也有高音喇叭不见其人先闻其声的......
进教室后,不同的孩子状态也完全不一样。有马上打开书包交作业的,也有放下书包坐在椅子上休息的;有在教室里走来走去游荡的,也有在走廊上迎接同学的;有赶紧做值日的,也有慢吞吞拿着杯子去接水的。当然,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在说话。人来得越多,教室里越吵。
为什么孩子们会有这么多话好讲呢?顾同学最大的烦恼就是话多,在课堂上也忍不住讲废话,写小纸条提醒自己没有用,想讲话了自主站起来清醒一下没有用,就算上课戴着口罩,废话还是间歇性地漏出来。
难得看见几个孩子在安静地阅读,心无旁骛地。也有些孩子给老师面子,打开了课外书,但他的心思明显不在书上。前面传来一点声响,他立马抬头。同桌来了,他侧过身子,打开了话匣子。
希望孩子们阅读是因为喜欢,而不是被迫。也希望他们有自己的时间并合理安排。
身教重于言教。虽然收效甚微,但明天我依然会带一本书,守望在教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