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我看蔡礼旭老师《弟子规四十讲》,第三讲——落实圣贤教诲,一生造福社会。反省了自己,想到几个很重要的点。
也许有不少人都可以把《弟子规》倒背如流。大部分人都觉得这就是一篇古文而已,与平时老师让我们背的古课没啥两样。
很多会背的人,因此会感觉自己很厉害,生起傲慢心理。
我虽然只能背其中几句,可从来没有仔细看过《弟子规》,更不知道为什么要去践行。
当我看到蔡老师在文中说的一段话,瞬间把我敲醒。
这段话是:
当你的孩子学了《弟子规》,回去帮你端洗脚水,你应该怎么样?你可不要说:“不要这么麻烦,等一下烫到你怎么办?”不然,他要学习的机会都被你断送掉了。
所以,我们为人父母要懂得跟老师配合,要懂得成全孩子的孝心,成全孩子的德行。
上面这段话,让我想到自己曾经做了好多错事。
生活中,我经常说孩子不知道感恩父母,关心父母,自私自利。原来都是我自己的原因。
孩子其实很喜欢帮助我和先生,特别喜欢给我和先生捶背,洗脚等。她喜欢用自己的方式来关心我们。
只是我和先生缺少智慧,很少给孩子机会,甚至把孩子的孝心都扼杀掉了。
我们一心想让孩子做我们喜欢的事。这样,就导致孩子越来越没办法学会关心我和先生了。最后,孩子变得越来越冷漠了。
每个孩子原本都是最天真、可爱的,只因为我们做父母的太无知 、太愚昧,不知道怎么正确引导,才会把孩子教育成我们认为的不听话。
如果我不学习《弟子规》,就不会反省自己,就会一直怪孩子,这将是多么愚昧的做法。
《弟子规》中,我连自己都没做到几条,又有什么理由怨自己的孩子去做到呢?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复印件。当我们在责备孩子不听话,缺点多时,很有必要到原件(自己)身上找问题。最后,再反省改过。
当原件(自己)变好了,复印件(孩子)自然就会变好。
感恩文友心晴爱心结缘蔡李旭老师的《弟子规四十讲》;感恩蔡礼旭老师的智慧开示。
它就像面镜子一样,照见我身上还有诸多的不足。它告诉我怎么做一个合格的女儿、妻子、妈妈、儿媳,最后做最好的自己。
原来《弟子规》不是用来背的,是用来做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