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幸福》
今晚收到嚴伯伯之道德文章 《幸福原来如此这般》小輩無以為報便以一篇隨筆《關於幸福》作為回報。
“福”
有衣穿有飯吃
“福”,左邊是“衣”,右邊是“壹口田”。在古人看來,有衣穿有飯吃,就是幸福。
現代物質生活如此豐富,可很多人卻高興不起來,整日愁眉苦臉。究其原因,還是因為欲望太多,得不到滿足。
幸福,不是擁有多少,而是懂得滿足。
據說是明朝的事兒,且聽且看吧。
有一個人每天半夜跪在庭院燒香拜天,極為虔誠,一拜就是堅持三十年。終有一天感應到上界神明,神明有一天忽然出現在他面前,對他許願說:妳天天夜裏拜天,非常誠懇,妳有什麽要求我可以滿足妳。
這個人想了想,說:我什麽都不求,只想一輩子不愁吃穿、有點閑錢可以一輩子遊山玩水,沒有病痛,無疾而終。
這位神明聽了搖頭說:妳求的這個乃上界神仙之清福,我無法給妳。如果妳求世間的功名富貴、升官發財,我都可以答應妳。神仙之清福,不可妄求,我沒法子給妳。神明的意思是,妳要人間富貴功名這些福氣福報我可以給妳,但妳要神仙之清福,我做不到。
這裏有二個詞:洪福與清福。
洪福是什麽?
清福是什麽?
洪福:功名富貴、聲色犬馬、山珍海味、美酒佳肴、事業成功、妻賢子孝、兒孫繞膝,這就是人間洪福,常有洪福齊天之說。但是,洪福越多,煩惱疲勞越多,壹時歡愉,卻如火上澆油,身心無法清凈,每天奔碌掙紮、勾心鬥角。朝為廟堂客、夕為階下囚,今日富貴成功,明日貧窮破敗,易來易去,起伏無常,這就是洪福。
清福:清靜安適、享受孤獨、淡泊寧靜、衣食無憂、逍遙自在、無事於心、無心於事、清茶壹杯、三幾好友、田園閑話、自由自在、隨緣任運、怡然自樂。正是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這是人生的壹種境界,能懂清福者,能享清福者,多是高人,多是福氣深厚者。這就是清福。
福自內求
通常所說的福氣,主要就是指這二種。
洪福,屬於世間法,主功名富貴,聲色犬馬,這是世間每個人都殫思竭慮去追求的。其實這都是煩惱,洪福越大,習氣越重,跟清福越遠,跟真正的福報越遠,有洪福的人往往享受不到清福。清福,屬於出世間法,主清凈智慧,心靜智明,淡淡歡喜,有近覺悟之境。清福並不是每個人都有福報來享受的。一個人的清福,多是從前修十善業道來的,無內在的慧根福種,是不能覺悟感知到這種福氣與享受到這種福氣的。
清福,才是這世間最珍貴的福,也是最為難得的、但也是最易得的福。
為什麽極為難得?
清凈無為、淡泊平靜、心無掛礙,試問有幾人能做到?
清福,需要智慧、境界、悟性,這個就是所謂上界天人的福報。
但為什麽又容易得到?
因為清福每個人都有,每個人都有清閑安靜時、寂寞孤獨時,但很多人並不知是那是壹種清福,福在眼前卻不知,就象我們通常四處去拜佛祈福時,卻不知佛在心中,迷失心性,身外求福,這是智慧不夠,妄想顛倒啊。
在這裏,我要告訴有緣人一個秘密:
當我們煩惱痛苦、顛倒低迷時,去找一個清靜的地方,一個人靜靜的坐坐,讓自已沈靜下來,讓自已感受這種孤獨與寂寞,讓自已慢慢品味這種清福,靜靜的、淡淡的、緩緩的、心無掛礙、從容歡喜。這種清靜的狀態,接近修佛證到了空性,一聲青磬萬緣醒,這時是妳醒悟與超越的時刻,是真正認識自已的時刻,這時妳以虔誠心、以歡喜心、以感恩心,來面對這壹分清靜時,妳的智慧就開始增長了,妳的福報就開始增持了,妳的命運就開始轉化了。
願每位有緣人,忘卻世俗與塵勞,從心而覓,多去感悟與體驗這種本來具足的清凈之福,必帶給妳塵垢的清除、能量的提升、福運的延續、幸福的加持。
幸福的密碼——幸福是什麽?
到底什麽是幸福?
根據24歲的哥倫比亞大學哲學系博士霍華德金森的調查結果終於得出;這個世界上有兩種人最幸福。
一種是淡泊寧靜的平凡人,
一種是功成名就的傑出者。
他的《幸福的密碼》的論文發表在《華盛頓郵報》上,得到世界上無數人的稱贊。
論文結尾,他總結說;所有靠物質支撐的幸福感,都不能持久,都會隨著物質的離去而離去。只有心靈的淡定寧靜,繼而產生的身心愉悅,才是幸福的真正源泉。
這就是真正的幸福密碼。
妃子笑祝願您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