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笔记 汉代篇 共3796字
第二篇笔记 唐代篇 共5421字
第三篇笔记 清代篇 共3797字
第四篇笔记 宋代篇 共4323字
第五篇笔记 明代篇 共4763字
按理说,清代篇应当是最后一篇的,但是我之前受了些刺激,觉得应该把清代篇拿出来先读了。
于是明代篇就成了最后一篇了。
这里先大体讲一下明代的开局。蒙古人南下灭掉南宋小朝廷后,就基本完成了全国的统一,但这也是盛极而衰的开始。
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争夺汗位,导致四大汗国自立。军事上攻伐东南亚与日本也都联系失利;行政上始终没有上正轨,地方行政一直混乱,于是在南宋被灭的70年后就爆发了红巾军其一,又过十几年,曾经的基层小混混朱重八将蒙古人赶出了漠北。
从开局上来说,明代地缘问题是很好的,西北和东北都已经收复,南方也完全统一(不像宋代还有个大理),朱元璋本人活的也比较久,不像赵匡胤那样北伐打了一半就跪了。
那么大明这次表现如何呢?
一、明代的中央政府
前面几个朝代都看过之后,可以基本总结出来钱先生的套路,中央政府的核心矛盾是皇权(国家代表)和相权(政府机关)的矛盾。
自唐代确认三省制度后,政令制定,政令复核,政令执行制度就一直被延续下来。到了宋代,收到谏官制度影响,门下省基本是废了,宰相只是率领政事堂而已。
明初的时候还有宰相,自胡惟庸案后,朱元璋废掉了宰相,自此起,中国的中央政府中就再也没有名义上的政府首领了。
中书省没了中书令,只有了七品的中书舍人做些文笔工作,给事中也是七品的小官。尚书令和左右仆射也没了,只剩下了六部尚书。
于是这些尚书们就成了实际上最高的官阶了,在此之上,再无更高层次的统领机构。
除了六部外,还有都察院,负责监督官员;通政司,负责章奏;大理院,负责案件平反。但后两个存在感都比较低。
武官部分则分设了五个大都督府,只管指挥只能,征调军队,动员都归兵部管。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官员都归谁管?
之前的朝代,一旦出现大事,是需要廷推、廷议的,有的涉及到高官任命的事宜,还需要召回外面的巡抚来开会推举。
朱元璋自己的设计是直接由皇帝管,六部尚书直接向皇帝汇报。可以说明代的皇帝才是真正的一人独裁了。
朱元璋自己也真正的做到了,每天上朝三次,平均每天处理一千一百八十件奏章,可以说是人形自走奏章处理器了。(同样每天处理几百斤竹简的嬴政对老朱点赞)
后来朱棣抢了自己侄子的位置,跑到了北京来之后,突然发现这个工作量有点吃不消,就正式设置了内阁学士这个官职。
所谓内阁,就是中极、建极、文华、武英、文渊阁、东阁这几个皇帝经常办公的办公室,内阁学士和内阁大学士的官阶不高,主要是给皇帝做顾问,做一下文笔工作。
这种秘书类工作,一旦被秘书的那个人不给力了,秘书当然就给力了……
自正德皇帝开始,后面的几任皇帝都比较年轻,没什么政治经验,于是大学士就需要给奏章上贴上自己的小纸条,也叫票拟,皇帝看到后觉得没问题,就用红笔写一遍,叫做批红。
最开始的时候,皇帝还在内阁办工,后来有几个皇帝连办公室都不去了,在哪个没法 remote 办公的时代,大臣们也比较苦恼。
最夸张的就是万历皇帝,有二十年都不上班,所有的事情都得大臣们处理一遍,然后送到宫里,甚至很多大臣都开始怀疑皇帝还活着没有。从成化年间到天启年间,前后一百六十七年,朝会制度都废掉了。
皇帝不上朝,于是太监们就可以上下其手了,太监们可以帮皇帝看奏折,写处理意见,盖章,可以说是假皇帝了。
偏偏明代有政治抱负的大太监还挺多的……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那个官员想做点事情,最快的办法居然是和太监勾结在一起,因为如果不勾结太监,便见不到皇帝,政事便传不给最上层。张居正就是这样的,虽然是神宗皇帝的老师,也是内阁大学士,却也见不到皇帝,于是他只能和司礼监大太监勾结在一起,推动政令的执行。
大家都批评张居正不改弄权专政,但张居正也很尴尬,因为官制中并没有一个统领所有其他行政官的职位,一旦有了这么一个职位,他的这种行为就是“当权”而非是“弄权”了,这两者在中国传统政治中区别很大。
别人弹劾张居正,张居正对皇帝说“所处者危地,所理者皇上之事,所代者皇上之言”,就说明了张居正的窘迫情况。要管事的人不管事,想管事的人不能管事。
从这个角度来说,就反过来的说明了皇权和相权的关系,皇权是标识,是象征,不需要继承者的素质,但是相权是政府首脑,是需要最精英的这部分人才能胜任的。
当然出现一个特别厉害的皇帝,也能兼职做政府首脑,但是这毕竟是个例中的个例。(当然后面还有大量的皇帝不自量力)
二、明代的地方政府
钱先生首先提到了地方驿政系统,认为地方与中央的信息沟通,就决定了地方政府的效能。然而明代在此并没有什么建树,官道,驿站甚至很多还是唐代修筑的。
要知道明末的李自成,就是驿政系统出身,后来崇祯皇帝为了节省开支,裁撤了官驿,导致闯王就此诞生。
明代的地方格局很大来自于元代遗留。
首先说说“省”,这个字其实最初的含义是办事的部门,比如中书省,门下省。到了元代后,宰相府也就是中书省设立在大都,也叫做“都省”。由于地域实在广泛,加之元代的行政执行能力真的有限,所以元代中书省会向各地派驻工作人员,有点像是现在的派出所。
由此地方上的最高权力机关就变成了一个中央的派出单位,比如“中书省驻河北办事处”成了河北的最高权力机关,于是就变成了“河北省”。
钱先生还拿了英国作比喻,为什么英国国内是民主的,是有选举和党派的,而对于海外的殖民地则只有总督府呢?这是因为英国人从不拿殖民地当做国土,把殖民地的民众当做国民,因此他们也就没有这样的权利来参与到行政中。很遗憾,元朝的中央政府估计也是这么想的。
所以元代的地方划分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压制地方,或者说是更好的管控地方。比如江苏徐州,一面是山东,一面是河南和安徽,尽管徐州本地是军事重镇,但是这样的行政区划就导致江苏总督或者江苏巡抚无法凭借徐州向中央对抗,毕竟战略纵深都被割掉了。同理还有南京,如果广德和芜湖都防御不住,那么南京片刻可下,然而芜湖和广德都不在江苏的管辖内。
这边是设立行省制度的内在精神。
明代连中书省都没有了之后,就把行省改为了承宣布政使司,一听名字就知道这是个行政机关。全国共分为了13个布政使司,因此我们不应该说明代有多少省,而应该说有多少布政使司。(这都是行政区划,而不是指地理区划)如果硬要说省,那便是名不正言不顺了,清代一统志甚至还将广东广西福建叫做岭南三省,这种叫法便没有传递下来。这种名称上的混淆还经常被侵略者和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比如日军侵华之前,一直就在鼓吹东三省是满洲国云云,然而满洲实际上是吉林松花江外长白山附近的区域,也就是明代建州卫(建州女真)的卫所范围。如果一个国家有人在可以对其中的一些区域做名称上或者认知上的划分,那么一定是别有用心的。
明代地方官有三个,承宣布政使(藩司),提刑按察使(臬司),都指挥使,分管行政,司法,军事。清代把前两个部门叫做藩台,臬台,这就很不合理了,毕竟布政使司是固定的办公部门,不是各处移动的行台(指临时部门)。
按察使会派遣一些官员到地方,叫做分司(也叫监司官),相当于又把高级部门的官员派驻到更低一级的部门去。这个行为有原因,一是省区大,一个省分管好多县不一定管的过来,比如山东有六个府,但有十六个分司,二也是基层政府建设不到位,导致上级要不停的派遣官员到地方来。
然而这些派遣官员到地方不是管事情的,而是管人的,这就比较扯了。地方官员头顶上就是长官,不仅施政掣肘,而且还得自费尽心思的讨好长官。
明代的另一个问题是吏胥,之前的朝代,吏胥也是由参加科考的人来担任的,没什么区别,结果到了明成祖时期,规定吏胥不能做御史,后来又规定吏胥不能考进士,这不就将干这行的人卡死了上升通路了么。
近代很有名的绍兴师爷也是自此出名。说来也是搞笑,本来负责实务的官员,都是考八股出身,行政上多是管人;负责执行的人却都是父子相传的老油条吏胥,这些人自知没有上升空间,便只能在执行的时候上下其手。
三、明代考试制度
明代的科考亮点不多,翰林院算是一个,考试进来的学生能在翰林院里学习和熏陶,对他们的成长比较有帮助。
汉代培养人才靠对部下的提拔,唐代则是靠门第,宋代在各种馆阅校理中培养,自明代起,终于把培养人才和考试制度里合并起来了。
八股文则是最糟糕的事情。一开始也并不是制定了这种格式,只是考试的人是在太多,为了确保程序正义,总要有一个客观的测验标准出来,结果导致一道好好地主观题渐渐就有了客观题的答题标准,这是很糟糕的。
学生摸清楚了套路,知道怎么答题才能拿分,于是两相呼应,就成就了八股文。
说来这个八股文真的和现代考政治的感觉有点像,明明都是主观题,非得要找答题点……
四、明代赋税制度
明代开始,国家新建了两种重要的册籍。第一种是黄册,用于登记人口,以户为主,每十年登记一次,一套四本,一本送到户部存档,另三本送到布政使司、府、县里。
黄册用了四柱记账法,记录原有,流出,流入,新数值,可以说是比较先进的方法了。本来记录户口下的土地流转是为了抑制土地兼并的,然而时间长了之后,有的人就会打黄册的想法,在里面篡改数据,来实现自己侵占土地兼并土地的目的。黄册中还规定了一百户为一里,十户为一甲,都要出人来管催征,但是兼并很严重,大户千亩也是一里长,小户三十亩也是这样,小户就非得倾家荡产了。
鱼鳞册有趣一些,将各县的土地已图形的形式画在册子上,表现是田地还是山丘,是官有还是民有,是好田还是贫瘠田地,标注上业主的姓名。是一种图形化的管理方式,很先进了。
然而和黄册一样,时间长了之后,一旦造册的监管出现问题,就会有人在鱼鳞册上想花样,无非就是想要多侵占一些罢了。
明代赋税制度的最后一个亮点便是一条鞭法,这是讲差役杂项合并到田赋中,按照土地征税。这个方法最早在南方实行过,后来推广到全国,然而在南方的时候认为他很方便,到了北方后就开始感觉不便了,不就就开始紊乱了。
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土地制度和税法一直都是相辅相成的。春秋时期的井田制就是当时很理想的土地制度,然而为了简化税制最终就把井田制破坏了。北魏的均田制是需要三长制作详细的人口册子的。唐代的租庸调制度,也最终毁于账籍的混乱。
然而各个朝代的政府鲜有投入精力整理土地制度的,而是大多选择了修改税法,修改了税法后大多能沿用个十几二十年,后面就因为账籍混乱或者土地兼并而崩坏了。
五、明代兵役制度和国防
之前提到,明代开局是不错的,南方完全统一,东北和西北都已经收复。然而老朱的口号是“养兵百万而不费一米”,怎么做到的呢?
卫所制。
卫所就是一种特殊的行政军事单位,里面会住着士兵和军属,他们不仅要肩负服役的责任,还需要完成生产任务,比如说给中央缴纳生产的铠甲等等。
我觉得大家想想就知道这个制度有多不靠谱了,完全就是把卫所的军户朝死坑,不仅要打仗,还得要自己负责自己的生产。最可怕的是一旦自己是军户,那么自己的儿子后代也都是军户。
这些地方卫所当然也不太靠谱,那么中央的常备军呢?本来有三大营小十万的常备军,也包括了开国的勋贵等武家门第,结果来了一次土木堡之变,导致明代中前期的军事优势丧失殆尽,经常被蒙古人打到北京城下。直到戚继光时期才有一点改观,但是戚家军是募兵制并不是卫所制。
所以卫所制最终的结果就是,指挥使和手下的卫所士兵变成了地主和佃农,还是没什么地位的地主和更没有地位的佃农……
之前宋代的时候提到过,因为有军事轮换制,导致士兵天天在路上跑。虽然这样劳民伤财,但起码是有可用的军事力量的,明代这样马放南山就导致了一旦战事起了,就需要从全国动员,向作战方向集中,而且士兵素质和装备可想而知。
明代的后期,蒙古人衰败后,建州女真开始兴起,女真人和蒙古人的区别是,女真人是种地的渔猎民族,战争潜力比游牧民族强得多。所以很快明朝就转入了消极防御时期,开始搞关宁防线,如同宋代人一样养了一只耗资甚大,却不敢打仗的军队。
从个人看,明代还是有不少著名的将领,但是从制度上来讲,是彻头彻尾的失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