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119.唐宋词解析:晏殊《撼庭秋•别来音信千里》

119.唐宋词解析:晏殊《撼庭秋•别来音信千里》

作者: 山中居士 | 来源:发表于2024-03-18 05:46 被阅读0次

            撼庭秋•别来音信千里

别来音信千里,恨此情难寄。碧纱秋月,梧桐夜雨,几回无寐。

楼高目断,天遥云黯,只堪憔悴。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

译文:

分别后相隔千里,音信不通,心中的深情也无法寄出,令人惆怅。碧纱窗里看惯了春花秋月,听厌了梧桐夜雨点点滴滴敲打着相思之人的心,多少回彻夜无眠。

她日登上高楼眺望,天地寥阔,阴云密布,全无离人的半点踪影,让人更加忧伤憔悴。可叹啊!那厅堂里燃着的红烛,空自心长焰短,替人流着一滴滴相思的苦泪。

详细解读:

这首《撼庭秋》,调名奇特,是晏殊首创。始见于晏殊《珠玉词》,但其中仅有此一首,故《词律》卷五、《词谱》卷七俱列此首为标准之作。后来黄庭坚、王诜有《撼庭竹》,可能就是受此启发而新创的词牌。虽说词牌用了一个很有力的“撼”字,这首词却“怨而不怒”,是深心的悲哀,而不是感天动地的怨愤。

此词写与情人别后的千里相隔,难以排遣、无所寄托的思念之情。上片写秋天的深夜,月映纱厨,雨打梧桐,使人想起远在千里外的丈夫,音信全无,因而怅极愁生,几回无寐。“别来音信千里,恨此情难寄”即点明题旨。既言“音信千里”,可见相距虽遥,尚非杳无音信。但又说“此情难寄”,诗人没有明讲这样说原因,言下之意大约是情长笺短,绵绵无尽的相思不是尺幅彩笺所能容纳得下的。

以情语开篇后,作者接着以景写情,“碧纱秋月,梧桐夜雨”写的是:碧纱窗下,对着皎洁的秋月,卧听淅淅沥沥的夜雨滴梧桐叶上。“几回无寐”上承景语,点破相思,说的是:有多少回彻夜无眠!“碧纱”二句,代表不同时间、地点、景物,目的是突出“几回无寐”四字。对月听雨,本是古诗词中常用的写表情的动作,用于此处,思与境谐,表明主人公难以排遣的怀人之情。类似的意境有温庭筠的《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下片写愁人登楼远望,唯见遥远的天边阴云暗淡,甚至连聊慰离愁的归鸿也没有,因此更为惆怅。“楼高目断,天遥云黯,只堪憔悴”几句写的是:登上高楼极望,只见天空辽阔,层云黯淡,更令人痛苦憔悴。其中,“楼高目断”,另笔提起,与上片“几回无寐”似接非接,颇有波澜起伏之势。“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一结三句,是全词最精美之笔。

以红烛拟人,古人多有,如杜牧《赠别》诗:“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同样是使用“移情”手法,以蜡烛向人垂泪表示自己心里难过,但杜牧诗的着眼点“替人垂泪”而且“有心”,大晏词则以“心长焰短”一语见长。那细长的烛心也即词人之心,心长,也就是情长意长,思念悠长恨悠长;焰短,蜡烛火焰短小,暗示着主人公力不从心,希望渺茫。这三句景真情足,读来只觉悱恻缠绵,令人低徊。

这首词妙于淡雅闲适之外,透出一股深厚苍凉,反映了作者性情沉郁的一面。在结构上很有特色,点面结合,简洁概括。以自然界辽阔凄黯的景象渲染烘托的孤寂怅惘情,移情于物,亦物亦人,更为婉曲,感人至深,是大晏词的佳作。

相关文章

  • 晏殊《撼庭秋·别来音信千里》赏析

    别来音信千里,恨此情难寄。碧纱秋月,梧桐夜雨,几回无寐。楼高目断,天遥云黯,只堪憔悴。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

  • 《撼庭秋·别来音信千里》

    宋 .晏殊 别来音信千里,怅此情难寄,碧纱秋月,梧桐夜雨,几回无寐。 楼高目断,天遥云黯,只堪憔悴,念...

  • 《撼庭秋·別來音信千裏》晏殊

    《撼庭秋·別來音信千裏》 宋代:晏殊 別來音信千裏,恨此情難寄。 碧紗秋月,梧桐夜雨,幾回無寐。 樓高目斷,天遥雲...

  • 撼庭秋(晏殊体)

    撼庭秋(晏殊体) —-甘南美仁草原游记 晓韵 2021.9.22夜 驾车驰骋千里,绿暗牛羊缀。草衰秋月,羚...

  • 【撼庭秋】秋思(晏殊体)

    【撼庭秋】秋思(晏殊体) 文/墨痕(美国) 客中知已秋晚,月吐阑干畔。夜堂花映,西池雁过,不堪思远。 悠悠往事,依...

  • 撼庭秋 秋立(晏殊体)

    露沉荷败秋立。柳色穷轻碧。 画心随境,馨凉入驻,抚风花泣。 孤灯照雨,疏星云影,韵文排律。 任诗词长卷,磨平纸屑,...

  • “心长焰短”

    听一位山高水长的老者讲起她风烛残年的老故事,想起晏殊在《别来音信千里》写了一个很美的意象:“心长焰短”。张爱玲说人...

  • 清明节

    夜里雨声,闲读宋词,听北宋词人晏殊浅吟:“燕子来时春社,梨花落后清明”。翻过几页,又听见晏殊第七子晏几道叹息:“...

  • 心系故里,魂归清明

    起始 夜里雨声,闲读宋词,听北宋词人晏殊浅吟:"燕子来时春社,梨花落后清明"。翻过几页,又听见晏殊第七子晏几道叹息...

  • 2018-04-06

    夜里雨声,闲读宋词,听北宋词人晏殊浅吟:“燕子来时春社,梨花落后清明”。翻过几页,又听见晏殊第七子晏几道叹息:“舞...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19.唐宋词解析:晏殊《撼庭秋•别来音信千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kmaz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