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沐阳,见字如面~
今天我们聊一聊一些关于我国心脏骤停的数据。
经常做急救培训或学过急救知识的都知道,我们之前一直说我国每年发生心脏骤停患者人数超过54万,但这个数据是怎么来的,很多人不知道,其实它是来自于一次关于人口的心脏骤停的调查,这个调查时间是2005年7月1日至2006年6月30日,分别在北京、广州、新疆克拉玛依、山西省阳泉市盂县几个地方进行,调查期间共计观察678718人,期间共死亡2983人,因为心脏骤停死亡的人数是284人,其中男154人,女130人。然后把这个调查结果:每年10万人中因心脏骤停死亡率是41.8人;然后把这个结果套用到全国人口进行计算,当时全国总人口大概13.08亿,得出来全国每年发生心脏骤停的人数为54.73人。
而距离2005年已经过去了19年,人数早就超出了当时的计算。而在2023年齐鲁医院急诊科、山东省急危重症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陈玉国教授和徐峰教授团队牵头建立的国内首个全国性、前瞻性、基于人群的院外心脏骤停队列研究——“中国人群心脏骤停发病率、病死率及危险因素调查”院外部分(BASIC-OHCA)的设计、实施及运行情况。依据国际统一的 Utstein 标准,规范、连续地采集了中国人群 OHCA 发病、救治及预后的全链条数据,填补了这一领域的国内空白。
经过大量研究调查,得出总结:这次大数据分析有32个急救中心参与,参与点涵盖了中国大陆地区总人口9%,2019年8月至2020年7月一年中总共接收到的OHCA(院外心脏骤停)患者有:92913人。做个简单的换算,根据目前中国大陆总人口的推算,中国每年心脏骤停患者为:1032366人。
103万人!!!
进一步解读分析:
在统计治疗心脏骤停的28969人中,基本特征为,中国心脏骤停患者中平均年龄约为68岁。其中有19800位男性即占比高达68%;有22264人发生在家中即占比高达77%;另4736人发生在公共场所也达到不小的占比,约为16%;只有1733人在抢救后能够恢复自主循环,占比不到6%;仅有330人存活到出院,占比稍大于1%;甚至只有238人抢救后神经系统能够恢复良好,占比为0.83%。
从中可以看出从2019年到2020年,我们OHCA患者的拯救成功率还是很低。在这篇研究中也提到希望通过对OHCA的发病率和预后的持续监测,可能有助于让公众和政府关注OHCA的一级预防,并且CPR+AED的普及也直接影响着院外心脏骤停患者的存活率。
2020年开始,我国AED的普及率和CPR的急救知识科普已经直线上升,这两年AED在公共场所救人也开始逐渐变多。
同时,中国的各种法规也开始跟上,希望在日后的观察中,我们的OHCA患者拯救成功率能够有不一样的改变。甚至可以看到像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公布了修订后的《广州市社会急救医疗管理条例》。其中明确规定:政务服务大厅、机场、火车站、客运码头、城市轨道交通站点、高速公路服务区、风景旅游区学校、体育场馆、养老服务机构、大型商场等公共场所和单位应当配置自动体外除额器,并定期检查、维护保养和做好记录。违反本条例,未按照规定配置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由卫生健康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由卫生健康行政主管部门处以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这样非常硬性的规定出台。
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
今天就聊到这里,欢迎大家关注、转发、点赞,您的支持是我前进的动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