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楠萍过我住的附近“红山”站,邀我下午见面聊聊。恰好在中午十一点多有个客户让我把过去合成的文件做成分层的给他,要的特别急。我就火急火燎的在一点多时做完发给客户了。后面发现楠萍的留言说临时有事回宝安了,下次再约见。
女儿在旁边说:“约你的人怎么总是临时有事?”我想到上周日一个客户也是约我约好了,也是我匆忙准备中他电话问我出发了没?出发了就见我,没有的话很不好意思临时有个朋友有事要去见他。实际我也算是有事,因为这个客户中午有约,我就早上去见了另一个朋友。
我在想隔了四天发生同样的事情似乎提示我要注意点什么?一、我生活中老是重复“白着急”一场的轮回。二、我是不是该进一步打开觉知,更放开自己的感受,识别别人的需求,中立的表达自己?
这两件事我可以怎样做更好?在客户来电话后我可以先跟楠萍打个招呼,我要赶个稿子,可能会晚点见她。甚至打电话给她来沟通这件事!
1、我想跟她表达你可以在你朋友那里多呆会儿再跟我见面,我临时有个事。这个想法在我脑海里浮现,为什么我没说出来?
我跟她真实表达后,她会说那就不打扰你了,我先回去了,我就失去了相聚的机会,会感受“孤零零”的深层意识。
2、我跟她真实表达后,她会说那就不打扰你了,我先回去了,我就失去了相聚的机会。我可以尽快做事,在她还没表达时先做完。
3、因为我觉察过很多次,深层我知道我害怕的是“孤零零”。她早上给我说今天过来时,我不晓得为什么本能反应是不想出去的。 因为我觉察过很多次,深层我知道我害怕的是“孤零零”。我愿意有空时电话交流,弥补不能见面的缺憾。
4、我有时候会有点“预知能力”,上次去美容院我不知道为什么?本能反应是她们的龙总不在,她们自己都不确定,但是却被我说中了。下次我愿意诚实的面对和表达自己,因为这两天陷入想认真学习和总结这样的氛围中。
5、害怕别人等待,我自己深层害怕自己等待别人,所以投射别人也会害怕等待自己。内心深处有自己不够好,别人不会等自己这样的受伤感。不愿意面对别人不等自己后自己又一次感受到“不够好”这样的深层逃避机制。
翻转:
别人不等自己就证明自己不够好,别人等自己就证明自己够好?
为什么要证明?因为觉得不好。真的好需要证明吗?好不好能被证明出来吗?好的标准是谁定的?
既然你的好不好要别人来决定,别人来证明。那别人的标准又是基于什么定的?她自己的受伤需求。是的,每个人的标准都不一样,别人如何来定你“好不好”?
“好不好”是你内在的状态!是主关系的,是内在的感受。你在关系中创造好的能量,消融过去的“受伤需求”,才是向“好”迈进的正途。
你内在相信了自己“不够好”,谁能做外在动作让你相信自己内在“够好”?
你的本在已经在人生中有很多次“好”的体验了,只是需要你一次次释放“受伤”,认领“好”。我们出生时“纯净无暇”,自然高频,我们的本在就是好的,无需证明。消融后天污染的意识物,回复“本我”即可。
这件事里我的内心戏是:反正承诺客户两小时内给他,楠萍说下午见面,说不定她还没说,我就做好了。
她说她走了表面我觉得没什么,我赶单比较辛苦,还是想休息下。她的离开正好配合我了。同时,内心深处不去觉察不知道,女儿的话之后,我在解释的时候,楠萍说她没听明白。我又解释了。我实际第一遍说完后也想她可能听不明白。可是我为什么要解释那么多呢?我看到内在深处多少都在掩饰内心的“不够好”,虽然看起来平淡无奇,但是只有自己知道,为什么要解释到别人“听不明白”?本质上还是想掩饰什么?
我一方面是个很热情的人,另一方面也是个抓取的人,以老师说的“羞愧抗争型”为主。深层在孩子时感受到的“孤零零”,还有要应对对妈妈要打掉我的“恐惧感”,我只有有更多“支持”才会不那么“恐惧”。
我总是在各种关系中找自己的位置,所以总是在一开始热情转到后期的“多变”,因为自己的位置是由心安和心定给的,不是自己找出来的。内在要积蓄力量,外在也要去创造,才会越来越知道自己的“位置”。而不是在关系中深层的“张皇失措”。
去体验这份“张皇失措”,让你感到~害怕~被抛弃~就找不到家了~不知所措~迷茫~不知道往哪走~没有方向~害怕~一个人~没有家~
总之,“修复”之路虽然漫长,但是也越来越清晰,至少我已经跨出第一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