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直觉通常强大但有时也危险。在多数情境中,“快捷省力”的直觉判断方式足以满足我们的需要,但在另一些情境中,最好用批判性思维来抑制直觉冲动。-----《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本周开始看心理学系列的第三本书《社会心理学》,又是一本大部头。吸取上一本的经验教训,保持每天阅读进度,尽量当天作业当天做,有空就往前看,这样后面会轻松点。可以预想等到4月中旬,作业会很多,不能掉队了。
第一章导论讲的是社会思维,更多是基本概念的阐述。看到直觉这节,很受触动。生活中,有太多时候是靠着直觉或者经验,甚至有些时候是想当然。如果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人,并且在自己擅长的领域,直觉更多是程序型记忆,可以快速指导我们工作。但当一个人的系统认知本来就很落后了,也不学习、不思考,还懒惰的靠直觉,在这个信息快速迭代的时代,被淘汰是必然。
因此,靠直觉不是坏事,但是你得让自己的直觉准确率高点,投硬币都有50%几率,靠错误的直觉认知,只会继续沉沦。
社会心理学完全是关乎生活的---你的生活:你的信念,你的态度,你的社会关系。-----《社会心理学》
信念二字,最近对自己而言有莫名的感触。异地工作了2年多,各种波折险滩。思考再三,还是觉得回去。通过几个月的筹措,总算在本周有个结果,处理完交接事宜,便能在月底回京了。
回顾这两年的工作,辛苦不少,成果一般,遗憾很多。反思问题的症结,很大的问题出在信念,也可以说是思维模式。自己的魄力还是不够,可能是受限于当下的约束,或者自己内心的逃避,很多事情可以做的更好,但就是没有推动,停在原地不动。按照领导谈话说的,哪怕往前推推,总能有些成效,不会像现在一样,老是未完待续,不了了之。和同事临别谈心,复盘过去的种种,才发现信念是决定成败的关键。之前领导讲的话,现在回想起来,是自己没能理解,老是觉得太大太空。其实,领导能够提供一个平台,供你发挥,已经很不错了,哪有那么多送到嘴边的鸭子,直接咬的。
没有那么多如果,走过的路都不会白费,哪怕曲折了点、笨了点,但是再面对新的问题时,我知道自己的信念是什么了,哪怕资源条件差点,但是自身的磨练是没有阻挠的。
在行为预测中最常见的一个错误是低估我们完成一项任务的时间,也称为规划谬误。最好的解决方式是参考过去相似情境下的行为,避免错误记忆。--------《社会心理学》
本周继续坚持早起,继续晨读,并尽量按时完成作业。控制好早上的间隔时间,白天的主业工作也会相应的专注,有序推进一个个任务,用番茄钟记录和约束。当每件事在自己的掌控中时,会有一种愉悦的感觉。
自己的管束能力不太强,带来的后果是拖延症严重,事情虎头蛇尾,畏难、怠惰多。看到书中讲到规划谬误,其实解决方案就是不要在一个坑里掉2次,要学会复盘,也就是避免错误记忆。但如果自己不愿意是复盘、追溯,那么就会在失败的坑里反复循环。正如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读着心理学,想着自己的人生,继续前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