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你吃什么包子,素的还是肉的?”
“两个肉的,再加一个鸡蛋。姐!”
“好嘞!”
看着眼前忙碌早点摊的女人,突然想起了第一次光顾小摊,女店主和一个中年男人的对话。女人看上去五十多岁,一个七八岁的小孙子跟着进进出出。顾客男人也就四十多岁的模样,可能是老主顾光临,说话比较随意。
更或者,对大家来说,哥呀姐呀的就是一个称呼,礼节性的,没有什么年龄之分。俗语说:出门叫声哥,少走十里坡。在外做生意,更讲究为人态度谦和。
两家之间的“三尺巷”,透明石棉瓦遮盖出来的一片小天地。东西放着一个灶台,银白色的铁皮擦拭得干净透亮。大炉子上熬米汤、蒸包子。
靠墙的位置,南北摆放着两张课桌高低的小饭桌,能容纳四个人同时吃饭。旁边的平房开了一个小门,应该就是厨房了,据说屋里还有包间。不过,吃早点还是露天的畅快。
一进巷口,醇厚的小米香扑鼻而来。包子个大馅足,价格也不贵,朋友戏言:你见过哪家的包子吃的时候还往外掉馅?嗯,仔细想想,确实没有。大多都是干瘪的,馅跟皮紧密贴合在一起,中间镂空。
鸡蛋也比平常的要大,剥开,颜色有点发黑,我以为是煮好后,剩下的,放的时间有点长。今天才知道,人家那是茶叶蛋,是用黑茶煮的,跟平常的大叶茶煮出来的略有不同。
就连那米汤,也是稠稀刚好,上面一层长时间熬制的米油金灿灿,碗底还窝着晶莹剔透的花生米,一看就有食欲。跟别家可以照出人影的清汤寡水有着天壤之别。一个包子一碗米汤或者一个鸡蛋一碗米汤,足矣饱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