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德

作者: 杨琥媚 | 来源:发表于2018-12-19 17:20 被阅读118次

长辈都告诉过我们:“说话积口德,做事留余地。”

当怀有敌意的人说些尖酸刻薄话时,我也在心中刻薄地想过:也不照照镜子看看自己是什么样子,我再怎样都比你好。

现在想来便发笑,大家彼此彼此吧;我何尝没有过刻薄的时候。

人在指责别人时,的确,真有三根手指是对着自己的。

谁都刻薄过,有的人在言语上,有的人在内心里。

亦舒曾说:"喏,谁叫你知书识礼,许多事不可做,许多事不屑做,又有许多事做不出。憋死活该!"

对,憋死活该。

我们这些人就是憋死活该!

的确想反击,可话到嘴边又得忍回去,只能自己跟自己生气,不由得生出挫败感。

当初为什么不反抗他?他都这么“毒舌”了,我为什么不可以?真是有点恨自己“怒其不争”。

可是我的性格和从小受过的教育只允许自己心里暗暗地想一想,嘴巴里还是吐不出来这些“恶毒”语言的;心中会想:如果说出来会不会真的太伤害别人了,让别人下不来台也太坏了。

大多数人都以为我温柔文静,但我真心承认,我也有毒舌的时候,我的刻薄都在心里。我其实也挺适合写讽刺文章的,却又不太愿意,良心会谴责我,我也不愿伤害人。

哈哈,人就是这样的矛盾。

刻薄的话语常常一吐为快,带有痛快的“爽劲”。可我相信,时常说刻薄话的人,他自己也是要承担后果的。

"笑人前,落人后。"

这样的例子太多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好了歌》早告诉我们了,标榜自己训有方,也保不定日后会作强梁,苦心择膏粱,哪承想流落在烟花巷。

这样的刻薄多是因为肤浅。

还有一种毒舌、刻薄之人,就是那种有点小才华,孤芳自赏的人。

我曾很崇拜那些孤芳自赏而又真正有才华的人,我觉得他们太酷了!

后来再大一点,我就有些怀疑了,那样孤傲又带有疏离感的外表之下,会不会藏着的是一颗孤独又敏感的心呢?

看许多文学作品,孤芳自赏的人通常是自负与自卑的矛盾体。

例如《红楼梦》里的妙玉,妙玉一心要想做高人。她做高人,就是处处要与众不同,表现得清高。

妙玉清高,连黛玉她也称为“大俗人”;她有洁癖,刘姥姥喝过一口茶的成窑杯,她嫌脏要砸碎。

妙玉对贾母周到殷勤,却又对刘姥姥厌恶之情溢于言表。违背了她这个佛家修行之人的"世法平等"的原则,很俗气。

再说,妙玉连宝玉的生日都记住,派人送祝寿罩子。丝毫没有清高的影子。

判词说她,“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信然。我评价妙玉便是:说高未曾高。

妙玉常攻击别人。

黛玉喝茶时问:“这也是旧年的雨水?” 妙玉冷笑道:“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

黛玉喝茶,只是品不出水的来历,就被攻击。

刘姥姥吃过一口茶的杯子,不管多珍贵,她都要砸掉,别人好说歹说,才送给了刘姥姥。

其实妙玉和刘姥姥都是贾府的“乞食者”,根子里都有些自卑,不同的是,刘姥姥很坦然,可妙玉是要面子。

而要面子是自卑深层次的表现。如果没有自卑,我想妙玉也就没有攻击性了。一个攻击性太强的人,往往是自卑的。

“一个人在家看电视并不算寂寞,苍白地坐在话不投机人群之中,才真正凄清。”我以前是很喜欢这句话的。

现在想想,未免自己姿态也太高了吧?

三人行,必有我师。真正有智慧的人,无论和谁谈话,他都会有收获。懂得的越多,越知道自己无知。

张爱玲和苏青都看不上冰心,张爱玲曾在文章中写道:“如果必须把女作者特别分作一栏来评论的话,那么,把我同冰心、白薇她们来比较,我实在不能引以为荣,只有和苏青相提并论我是甘心情愿的。”

苏青则评价冰心:“从前看冰心的诗和文章,觉得很美丽,后来看到她的照片,原来非常难看,又想到她在作品中常卖弄她的女性美,就没有兴趣再读她的文章了。”

谁说才女不刻薄?女生刻薄起女生来,简直不要太毒舌。

可笑到最后的是谁?是冰心。

张爱玲爱情坎坷,婚姻不幸,死在异国他乡,过世一周后才被发现。

文革中,苏青被下放到牛棚,身体日渐衰弱,肺病复发也没法看医生。苏青的晚年并不好过,与离婚的小女儿和小外孙三个人,挤在只有十平方米的小屋子里过活。

被她们挖苦的冰心呢?一生顺遂幸福,是享年九十九岁的长寿老人。

纵观民国女作家们的一生,只有冰心最幸福;与冰心不和睦的林徽因,同样因病早逝。

有学者猜测,也许是因为冰心总爱在文章里大谈爱与美,"显摆"她的幸福,而张爱玲和苏青却没有幸福的家庭,也没见过冰心所描述的爱。

爽直的苏青和刻薄的爱玲都热衷于在文章里展现生活中的“不完美”,而冰心是大谈真善美,甚至完美到不真实。

不谈她们谁的风格高一截。

可我觉得,阳关道,独木桥,客客气气便好。何必讽刺挖苦,缄默是美德。

还是那句话,风水轮流转。热闹红火不可能一直是你的,得意时“夹着尾巴做人”才为上策,刻薄对你没什么好处。

千万不要读了几本书,知识稍丰富了一点儿,见过的东西比以前多了些,说的道理就越来越大、越来越空,最后却面目可憎,变得不通人情世故,不懂寻常生活的滋味。

如果这样,那这些书真的不应该读,毁就毁在这读了几本书。很多人读了几年书后,知道了“读书人”是什么样子,却不再懂得“人”应该是什么模样了。

经验和知识让否定别人变得十分容易,我常提醒自己这一点。 ​​​

不要仗着一点聪明和小见识就逐渐变得刻薄起来,要做一个温暖而平和的人。

做人还是得接地气,不食人间烟火就不可爱了。

还有一些自视甚高的作者,他们有时实在是太刻薄了。

我想引用一段话送给他们:“作者们感到曲高和寡的苦闷,有意的去迎合低级趣味。存心迎合低级趣味的人,多半是自处甚高,不把读者看在眼里,这就种下了失败的根。既不相信他们那一套,又要利用他们那一套为号召,结果是有他们的浅薄而没有他们的真挚。读者们不是傻子,很快地就觉得了。”

认为自己怀才不遇的人,时常苦闷自己运气不好。

那是你自己不聪明。你不适应时势,却又想让世界来方便你,哪有那么好的事?

你叹世风日下,可世界从来都是有真有假,有好有坏的。如果这点都看不透,的确不算是聪明。

你说别人俗,别人笑你装。大家都是有七情六欲、得吃喝拉撒的人,谁也不比谁清高。

不是没有伯乐,也许是你姿态太高,还是不懂尊重人;或者,是你的才根本就不够,你就不是“千里马”,顶多算“百里马”。

喏,阿弥陀佛,恕我刻薄了一回。

对畅销书有误解的人,看不起大众文化的人;他们以为是因为自己高深而不受欢迎,其实并非如此。

读者的拒绝,是因为读者已经觉察到了作者的不真诚和居高临下的傲慢!

你们对读者的态度是轻慢的,人家自然不看你们的了。

嘴巴刻薄或是文字刻薄的人,真应该好好理解“口德”这二字。

相关文章

  • 口德

    在与孩子的交流中,有时候忍不住就会骂上孩子几句,但说话一定会适中,不会说的过分和难听。 爸爸经常对我们说,宁遭父母...

  • 口德

    修口德,以正心。 任何时候都不要说自己的事情。

  • 口德

    经过这次争吵,发现自己真的说话太差尽了,得罪别人还让自己难做,更是连累了身边的同事,没顾及后果,自己也只知道抱怨。...

  • 口德

    :人的一生须练就两项本领:一是说话让人结缘,二是做事让人感动。 口德,就是说话的道德,也就是不出口伤人。 一些朋友...

  • 口德

    祢(mí)衡是三国时期的名士,他的记忆力特别好,“目所一见,辄(zhé)诵于口;耳所瞥(piē)闻,不忘于心”。尤...

  • 口德

    早晨在小区门前过早,等单位车准备下乡,这个假期泡汤了。 等车的过程中,和小店老板娘聊天,聊着聊着突然来了无名气。 ...

  • 口德

    在朗诵群里,有一位素未谋面的朋友,她的脾气可能不太好,说话一点也不留情面,群里只要有人说话,她都要评论一翻,而且很...

  • 口德

    长辈都告诉过我们:“说话积口德,做事留余地。” 当怀有敌意的人说些尖酸刻薄话时,我也在心中刻薄地想过:也不照照镜子...

  • 口德

    【每日一句】 得饶人处且饶人: 1.直话:可以转个弯说; 2.冷冰冰的话:可以加热了说; 3.批评人的话:一对一的...

  • 口德

    我性子直,说话就是这么直你别介意啊;我就是刀子嘴豆腐心,我是为你好……总是会有人那么自以为是,总觉得全世界就自己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口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kwjkqtx.html